在寻找布列斯特要塞保卫者,同保卫战参加者会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这是一段至今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尚未载入伟大卫国战争的史册。
一九五四年秋,当我在埃里温同马捷沃相见面时,他给我讲过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开战第一天布列斯特上空发生的空战。
这事大约发生在上午十时左右,当时要塞已被包围,激战正在进行,马捷沃相同他的战友们在里塞院内抗击着德军步兵的进攻。这时他们看到我国的几架驱逐机——那时它们被称为“海鸥”—一正在布列斯特上空同一队“梅塞施米特”式敌机进行空战。敌机在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苏联飞行员战斗得异常顽强,打下了两三架敌机。这时空战已近尾声,突然,我方一架飞机急速朝一架“梅塞施米特”冲去,在空中同撞相应。两架飞机都燃起了大火,栽向地面不见了。
据马捷沃相说,无名飞行员的功勋使要塞保卫者深为激动。大家都认为这位英雄肯定已经牺牲,他那英勇的行动在无比困难的斗争中为大家增添了新的力量。
后来当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英雄时,不少人也是这场空战;的目击者,他们完全证实了马捷沃相所讲的事件。
在此之前认为,伟大卫国战争中第一次飞行撞击行动发生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当时共青团员飞行员彼得·哈里扎诺夫在列宁格勒的要冲地带向敌机撞击,因此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现在看来这样的撞击行动在战争的头一天,甚至在头几个小时之内,在布列斯特空战中就发生了。确定这位无名飞行员的名字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一件事。但当时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第一天,布列斯特地区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敌人冲入了我国国土的纵深,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功绩很可能被人忽略,更何况要在文件中有所记载呢。
幸亏我想错了。
有一次,我应邀到一个航校去演讲。这座航校有着光荣的历史,它的毕业生中有几十名苏联英雄。
在俱乐部大厅就座的有学员、教员和指挥员。我向他们讲述了布列斯特要塞的事件,由于下面坐的是飞行员,我自然也就提起了布列斯特地区的空中撞击,并遗憾地表示,这位英雄飞行员的名字我们也许将永远无法搞清了。
晚会结束后,航校的一位教官扎哈尔琴科少校在俱乐部休息室里走到我跟前。
“您可弄错了,”他笑着对我说,“您怎么会认为这位飞行员的名字谁也不知道呢?比方说我吧,就知道他。”
我想,你们会理解,当时我追问他的心清该是多么急切。
战前扎哈尔琴科还是个中尉,在第一二三驱逐机团工作,驻防在布列斯特附近的几个机场,保卫着这一地区的空界。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飞行员们同敌人的空军打了第一仗。
“大约在上午十时,”扎哈尔琴科少校说,“那是我方驱逐机第五次或第六次起飞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目击了一次空中撞击行动。一个飞行员——根据我的记忆,好象是航空大队长斯捷潘诺夫少校——一在战斗中打光了子弹,便向一架‘梅塞施米特’冲去。飞行员牺牲了,我们把他埋葬在机场上。”
至于别的情况,扎哈尔琴科少校就再也谈不出来了,不过这倒也已经足够了.他的证实给我提供了进一步寻找的可靠线索——部队的番号。回到莫斯科后,我跑到军事档案馆,找到了第一二三驱逐机团的文件。
那里保存着参谋人员编写的部队战斗史,我在其中发现了该团在布列斯特地区空战情况的描写。在至为简洁、寥寥数语的团史中,收有关于第一次空中撞击的记载。然而,这里却发现扎哈尔琴科少校犯了两个根本性的错误。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他对我讲的事情都是十五年前的事情。第一,布列斯特上空进行撞击的不是斯捷潘诺夫,而是彼得·里亚勃采夫中尉,第二,这位英雄在撞击后并未牺牲,而是跳伞得救。
下面就是一二三驱逐机团团史中关于布列斯特地区空中撞击事件的记载:
“四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四架歼击机——马扎耶夫大尉、热多夫中尉、里亚勃采夫中尉和纳扎罗夫中尉——同八架‘梅一109’式飞机进行空战。热多夫中尉的飞机受伤后下降。三架法西斯飞机见有机可乘,便从上方向他进行攻击。但马扎耶夫大尉在掩护热多夫中尉退出战斗时以准确的机枪火力打下了一架‘梅塞施米特’,第二个法西斯被热多夫击中燃烧。空战结束时里亚勃采夫中尉打光了全部弹药。于是他不顾生命危险,把机头拉向敌人,猛地一撞把敌机控成碎片,坠毁于地。这次战斗法西斯损失三架歼击机,我方仅损失一架。”
在这第一篇记载之后,还有许多记载,其中常看到里亚勃采夫的名字。尽管团史记录上行文极其简单枯燥,但它毕竟可以说明,彼得·里亚勃采夫是该部队最积极、最勇敢的飞行员之一。
六月末,全团从前线奉调回莫斯科,用新式的“雅克”(即由雅科夫列夫设计的飞机)武装起来。后来该团各大队又奉命扼守通向列宁格勒的空中通道,彼得·里亚勃采夫在叶德罗沃服役。德国飞机向列宁格勒猛冲,空中战斗不停,年轻的飞行员在这些日于里进行了数十次白热化的空中激战。
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彼得·谢尔盖耶维奇·里亚勃采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于本部队的机场上空。
在军事档案中还找到了彼得·里亚勃采夫中尉的个人档案。它告诉我以下一些情况:
彼得·谢尔盖耶维奇·里亚勃采夫一九一五年生,出身于工人家庭,家里人口很多,居住在顿巴斯的工人村。
共青团员里亚勃采夫十六岁在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即转入工厂业余学校学习,后来又在该厂某车间担任电工。当共青团号召团员参加空军时,立刻得到了彼得·里亚勃采夫的响应。一九三四年,他成了航校学员,并以优异成绩毕业。里亚勃采夫的档案中装有他的毕业证书和鉴定,这些材料向我们说明他是一个爱国者,一个好同志,一个具有首创精神、精力充沛的共青团员,一个技术高超的飞行员。从一九三八年起,彼得·里亚劲采夫成为候补党员,一九四〇年转为正式党员。
上述情况仅是三言两语,简短得象填履历表一样,但从中完全可以看出一个优秀苏联青年的形象,一个在战时勇敢地保卫祖国的人物的形象。
一九五七年夏天,我在一篇特写中谈到了彼得·里亚勃采夫和他的功勋,发表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我希望彼得·里亚勃采夫的亲友会看到这篇文章,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关于英雄的情况。
果然不出所料。特写发表当天,莫斯科近郊一家大建设工地的总工程师菲利浦·里亚勃采夫——彼得·里亚勃采夫的亲兄弟——就给编辑部打来了电话。又过两个星期,报纸上登出了他的文章。这是一篇谈里亚勃采夫工人家庭的文章,这个家庭培养了整整一代年轻的劳动者和军人。
这个家庭的家长是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里亚勃采夫,六十年如一日在顿巴斯一家工厂当锻工。直到我开始寻找他那英勇牺牲的儿子的踪迹之后不久才去世。彼得的妈妈伊琳娜·伊格纳捷耶夫娜直到现在依然健在。她是个生了十胎养活了九个孩子的妇女,荣获过一级“光荣母亲”勋章,现跟大孩子们一起住在工人村。
谢尔盖·里亚勃采夫早在革命发生以前就踏上了劳动的道路。他同许多布尔什维克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他走上了革命斗争之路。他曾多次挺身而出,反对厂主,为捍卫工人权利而斗争,从而深受同志们爱戴和尊敬。一九一七年,当苏维埃政权刚刚在顿巴斯建立时,他当选为厂工会委员会第一任主席。一九二四年,顿巴斯的工人推选他为代表,到莫斯科参加过列宁的葬礼。
这位老锻工是一个饱经风霜、深知人世艰难的人,他以工人阶级的优秀传统来培养子女,教育他们热爱劳动,忠于祖国忠于党。整个大家庭生活得极其和睦。
革命前里亚勃采夫家住在一套小小的住宅里——两个房间,其中一间是专给儿子们住的。九个男孩合睡一张父亲给他们订的大板铺。家里订有严格的纪律,父亲对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严加管束。例如,出门时每个孩子,其中包括成年的孩子,都必须报告去向和回来的时间。家务方面人人有分工,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洗衣服,擦地板,劈木柴——孩子们干起来高高兴兴,从来不讲条件。
革命后,工厂给里亚勃采夫家分了一套四间房的宽宽绰绰的住宅。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岁数大的几个孩子在父亲的厂里干活,小的还在学习。里亚勃采夫这家人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孩子中谁满十六岁,从学校毕业,父亲就给他买一顶新帽子,把他送进工厂。“先干三年活,打个劳动底子,日后再自己决定该走哪条路,这样就不至于犯错误,”他总是这样说。
所有九个儿子都在工厂走过这条劳动的路。
里亚勃采夫家有三兄弟战时牺牲在保卫祖国的战场。费奥多尔是列宁格勒一家工厂的厂长,一九四一年在莫扎伊斯科耶附近的民兵组织中牺牲。阿列克谢是高射炮兵,在格罗特诺附近阵亡。彼得则是在保卫列宁格勒的空中通道时献出了生命。
里亚勃采夫家的两个哥哥——伊万和弗拉季米尔——一生都在父亲干了六十年的工厂工作,现在已经退休。帕维尔至今仍在那里当车工。两个小弟弟——一亚历山大和维克多——一是苏军军官。
菲利浦·里亚勃采夫记起一九四一年七月初的一天,晚上下班回来,发现门底下塞进了一张彼得写的小条子。他在一张小纸片上匆匆写道:“亲爱的哥哥:由此路过,没见到你们,深表遗憾。时间太紧。我是来领新飞机的。我在天上已经跟一个希特勒坏蛋撞了一下。把那家伙送进了阴曹地府。好,祝你健康。紧紧拥抱你、嫂嫂和侄儿。彼得罗”。
“撞了一下,”这是无意之间对布列斯特上空那次冲撞的提及。
两个月后,菲利浦获悉弟弟牺牲的消息。顿巴斯的里亚勃采夫家也接到了这一令人悲痛的通知,这时最小的弟弟维克多便向航校提出申请,希望能代替哥哥彼得在战斗队伍中的地位。这一愿望得到了满足。航校毕业后他转战于各条战线,总共击落过十余架法西斯飞机。战后维克多在民航部门工作,驾驶最新式喷气飞机,直到不久前才退休。
自从《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了这篇文章以及我在全苏广播电台发表了有关布列斯特空中撞击的讲话之后,收到了几十封来信。给我写信的有彼得的亲友,以及一般听众和读者。彼得七十四岁的老母亲伊琳娜·伊格纳捷耶夫娜的来信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母亲的悲痛和对儿子的骄傲。他童年、青年时代的朋友和原来的战友也谈到了对英雄的回忆。
不过,最有趣的当然还是彼得·里亚勃采夫完成空中撞击壮举的那次空战参加者提供的回忆。列宁格勒的一封来信写道;
“给您写信的是后备役近卫军上校尼古拉·帕夫洛维奇·马扎耶夫。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我同飞行员热多夫、里亚勃采夫、纳扎罗夫中尉进行了您描写的那场空战。
假如我记得不错的话,您对那场战斗进程的描写是正确的。这场敌我悬殊的战斗到了子弹打光的时候,出现了必须退出战斗的问题。彼得·里亚勃采夫早已没有子弹,于是他冲撞敌机,引起对方混乱,迫使对方退出”战斗。彼得·里亚勃采夫跳出飞机,利用降落伞安全着陆。这次冲撞绝不是一次偶然的碰撞,在战争中有时的确也会发生这种偶然的碰撞事件。这次冲撞也不是无法避免的事件,而是一个战士为了争取胜利所进行的一次自觉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勇敢的、而且相当危险的行动。
我替彼得·里亚勃采夫感到惋惜,因为他过早地牺牲了。更使我遗憾的是人们竟忘记了他。
彼得·里亚勃采夫于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在敌大队‘梅一110’式飞机俯冲袭击我机场时驾机起飞坠毁。
里亚勃采夫坠落在离师指挥部观察哨二百米以外的一片灌木林中。我们找了他两三天,后来才在空中偶然发现了他,原来他的飞机翻了过来,舱盖没有打开(他已来不及打开)。在机舱上部和前灯部位满是被弹片击穿的窟窿,看来他已被弹片击中了头部。”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空战的另一名参加者、当年的中尉、如今的苏联英雄热多夫上校是这样描写那次难忘的空战的,他在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七日的《苏联航空报》上写道:
“……那一天天气晴朗。上午九时至十时之间,敌机开始轰炸离机场不远的我军某联合部队。一队歼击机为敌轰炸机护航。
我方一个分队起飞迎敌:有马扎耶夫大尉和三个中尉——里亚勃采夫、纳扎罗夫和我。大约在三千五百米高度,我机同敌“梅一109”式机队遭遇。
激烈的空战开始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向我展开攻击。
我们的飞行员想彼此靠拢,互相有个掩护。战斗进行了八到十分钟。希特勒分子遇到苏联飞行员的坚强抵抗,便决定用诡计取胜。四架“梅一109:’式飞机急速盘旋升高,另外四架仍然同我们周旋,此外,“赫一113”式飞机又从上方向我们扑来。
情况十分危急。我调头向敌人冲过去,但一架“米塞尔”却咬住了我。这时,马扎耶夫大尉向它开了火。不过法西斯有一架“梅一109”在此之前就退出了战斗,爬到一定高度,这时朝马扎耶夫扑来。里亚勃采夫也从横里向敌人冲去。他由于一时打得兴起,竟已把子弹全打光了,但他无论如何也要阻挡住敌机冲向马扎耶夫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勇敢的飞行员作出了一个决定——撞击敌歼击机的长机。里亚勃采夫急速调过‘海鸥’的头,向敌人直冲过去,距离愈来愈近。
看来法西斯不想让步,但神经又受不了。希特勒匪徒刚把飞机一侧,想要向下滑去,可是为时已晚!里亚勃采夫的飞机撞上了敌人。两架歼击机——德国的和咱们的——都向地面坠去。不一会儿,空中出现了一个白点——降落伞。我们正在空中作战,无法确定跳伞的是谁。后来才知道,里亚勃采夫的伞打开了,德国佬跟飞机一块儿栽进了地里。”
这样看来,战争第一天上午九时至十时之间布列斯特上空出现飞机撞击是确定无疑的了。这一战功在第一二三歼击机团的历史中有文字记载,并为空战参加者所证实。布列斯特要塞保卫者几年前向我讲述的英雄传说,如今已成为事实,成为顿巴斯青年彼得·里亚勃采夫所建立的赫赫战功。
因此,当我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撰文讲述这次战功时,我当然以为里亚勃采夫在布列斯特上空进行的这次撞击是伟大卫国战争中出现的首次空中撞击。然而,我却突然发现自己搞错了。读者和听众的来信给我带来了完全出乎意料的消息。我国空军的战斗历史比我想象的更为令人惊讶,更为光荣。
莫斯科钳工费奥多尔·伊林首先告诉我,战争第一天清晨六时左右,在别洛斯托克和洛姆查两地之间的维戈达镇上空,他看到一位不知名的苏联飞行员驾驶着‘乌一2’式飞机向朝他进攻的“梅塞施米特”撞去,飞行员当即牺牲,烧死在飞机里,坠落在离伊林当时的住宅不远的地方。
接着,又来了两封信,一封是共青团员飞行员扎戈鲁伊科、卡巴克、马列茨基写的,还有一封是现住伏尔加格勒州的原第十二歼击机团中士阿列克谢·沙宁写的。他们向我讲述了与沙宁同团服役的少尉飞行员列奥尼德·布捷林所进行的空中撞击。列奥尼德·布捷林早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晨五时十五分已在西乌克兰斯坦尼斯拉夫市三十公里外的博舍夫机场上空向敌“容克88”式飞机实行撞击。
原来,二十二岁的白俄罗斯共青团员布捷林撞击敌机的事迹,已经记载在第十二团的团史上。于是我认定这是伟大卫国战争中对敌机的首次撞击。但是几天之后,邮局又送来了出人意外的新消息。
两位过去的飞行员——雅罗斯拉夫尔的退休中校安德柳科夫斯基和基辅的预备役上校莫洛多夫——写信告诉我,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五点左右,即战争开始后的半小时,他们在第四十六歼击机团的战友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在乌克兰杜布诺市附近的姆雷诺夫地区空战中,同“亨克尔3”式飞机相撞。牺牲于撞击的伊万诺夫上尉因这次战功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后来,赫尔松共青团员科尔切夫内给我寄来一张《乌克兰真理报》,上面有一篇文章引用了第四十六团的战史,其中就有关于伊万诺夫功绩的描写。
看来,这次不会再有什么疑问了,战争一开始就向敌机撞击的人,应该被认为是莫斯科州的伊万·伊万诺夫上尉了。然而,奇迹还在继续出现:后来又发现,原来也是在这个时候,即凌晨五时左右,在战线的另一段,在赞姆勃罗夫市附近,第一二四歼击机团的一个飞行员也曾在空战中向一架‘梅赛施米特”撞击,此人是少尉德米特里·科科列夫。这件事是上尉利沃夫写信对我说的,他在信中还引录了一段团史,描述了科科列夫的功绩。飞行员本人在冲撞后还活着,又回到了部队,并被授予红旗勋章。后来,直到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二日,科科列夫才牺牲于西维尔斯卡亚机场上空保卫通向列宁格勒咽喉要道的空战中。
请看,当我追寻一个上午十时左右在布列斯特上空撞击敌机的无名飞行员的踪迹时,竟得到了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收获。我国空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最初几小时中的英勇历史,在我面前就象一个魔线团似的展开了。彼得·里亚勃采夫的撞击发生在上午九、十点钟之间。无名苏联飞行员用小小的‘乌一2”飞机在维戈达镇地区撞击“梅塞施米特”的事件发生在早晨六点钟.少尉列奥尼德·布捷林建立的功勋发生在凌晨五时十五分。最后还有两名飞行员——伊万·伊万诺夫和德米特里·科科列夫——则是在凌晨五时左右完成了他们的空中撞击。
读者会问,谁究竟是卫国战争中第一个向敌机撞击的人呢?到底是伊万诺夫,还是科科列夫?我看,要想准确无误地判定这一点已属根本不可能。不过这又有什么重要呢?
让这些姓名——德米特里·科科列夫、伊万·伊万诺夫、列奥尼德·布捷林和彼得·里亚勃采夫——永远载入我国空军战斗的光荣史册吧!祖国将不会忘记这些勇敢的飞行员,他们在战云骤起灾难降临的时刻,用自己的胸膛保卫了祖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