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挪威的海岸犬牙交错,鬼斧神工,象一条长长的、用花岗岩砌就的花边,北海的浪涛在它的怀抱中不停地呼啸、咆哮。这种景象怎能不使有想象力的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又有谁能不浮想联翩去憧憬那没有沙滩的岩岸,那星罗棋布、无一雷同、深奥莫测而又无路可通的小港湾所呈现的庄严博大的奇景?人们难道不会说,大自然使这些海岸具有巨鱼骨骼的形状正是故意用永不磨灭的图形勾勒出挪威生活的象征吗?因为当地居民屈指可数,几乎主要以打鱼为生。他们象一丛苔藓,依附在荒凉的悬崖峭壁之上,横跨十四纬度的幅员,只有七十万人口。挪威这个名字本身已经使人闻之胆寒,更兼峰峦峭拔,从未有人问津,终年积雪,旅游者亦望而却步,因而其俊秀奇美之处尚未为世人所领略,如同该地发生的事情,至少其风流蕴藉之处,外界无从知晓。山川之美,人事之奇,二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下面就是这里所发生的故事。
有这样的海湾,它们在绒鸭的眼里只不过是小小的裂缝,其实相当宽广,海水在这里并不全部结冰而是不断拍击周遭的石壁,当地居民把这些小港湾称为峡湾①,几乎所有的地理学家都曾经企图把这个名词翻译为他们各自的语言。尽管此等海峡彼此有其相似之处,但其形状又各有特点。虽然海水同样从湾口流入,两岸由天工劈凿的悬崖峭壁却迥然不同,巉岩怪石,千姿百态,即使用几何学上的古怪名词也难以形容。有的凹突尖锐,状如锯齿,有的高耸如壁,甚至皑皑的白雪也无法停留,树冠轻柔如羽毛的北方冷杉也无从扎根;稍远,由于地球的震动,地形的起伏减缓,形成美丽的峡谷,一层层黑色的树林从谷底一直铺到谷顶。面对这样的景致,你很可能会把这个地方称为海上的瑞士。在德隆泰姆和克里斯蒂安尼亚②之间就有这样的一个峡湾,叫做斯特罗姆湾。虽然这个峡湾并非本地第一美景,但至少可以说,它是挪威土地上一切奇妙景致的缩影,一个人间少有的绝妙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①挪威文fiord,意为峡湾,湾窄如峡,长可达数十公里,是挪威特有的地理现象——冰河时期地壳变动的结果。
②德隆泰姆,克里斯蒂安尼亚,挪威地名。后者一九二五年后改称奥斯陆。
斯特罗姆峡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被海水冲缺了一角的漏斗。浪涛涌入的狭长通道在人们的眼前展开了一幅大洋与花岗岩这两个一静一动的大自然巨人进行斗争的壮丽图景。可以证明这种斗争的是那形状怪异的礁石。它们砥柱中流,阻挡船只的进入。某些地方,胆大无畏的挪威孩子可以从一块岩礁跳到另一块岩礁,根本不理会脚下宽可六尺深逾百丈的深渊。有时,一片单薄而摇摇欲坠的片麻岩象横木飞架,把两块礁石连接起来。有时,猎人和渔夫以冷杉为桥,沟通陡峭如削的两岸,一任海水在崖下怒吼翻腾。这条危险狭窄的通道蜿蜒向右延伸。忽然,一座海拔约六百公尺的大山拦路,山的下半部形成一座直上直下,长达两公里的平台,只是在离水面二百法尺①左右的地方,不折不挠的花岗岩才开始碎裂,出现波浪冲激的痕迹。奔腾而入的海水忽遇大山堵截,两力相当,海水于是被迫掉头冲向山的对岸,在岸边的岩石上刻下一道道弧形的波纹。
①法尺,法国古长度单位,一法尺等于325毫米。
峡湾尽头是一大块片麻岩,上有森林,岩上一条小河挂下一层层瀑布。化雪季节,小河变成大川,一片汪洋,然后挟着几乎难以分辨的千年老松和冷杉震天动地般倾泻而下。那些树被水流猛冲到海底,很快地重又浮出水面,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浮岛,漂到左岸,住在斯特罗姆湾岸边的村民会看到这些树支离破碎,有时候,即使还是整棵未断,但也成了光秃秃、缺枝少叶的树干了。斯特罗姆湾里这座山,上有北风压顶,下有海浪冲击,被称为法尔贝格崖山。山巅终年覆盖冰雪,可说是挪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