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卡波尼系意大利佛罗伦萨望族之一。

②拉第斯波恩在今德国境内,现名累根斯堡,一八〇九年拿破仑在此打败奥地利。

③瓦格拉姆,维也纳附近一村庄。瓦格拉姆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一八〇九年拿破仑在此大败奥地利的查理大公。

④路易十四幼时马扎兰主教执政期间,巴黎发生了反王权的起义(1648—1649),称“投石党”运动。除广大平民外,大资产阶级及一部分贵族也参加了,后以贵族及大资产阶级与国王妥协而失败。因巴黎市政府禁止使用投石器,违者入狱。该运动以此命名,含有反抗政府之意。

⑤马扎兰(1602—1661),继黎塞留之后的红衣主教,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时代任首相,其原籍为意大利,托斯卡讷是意大利地方,故云。

⑥弗阿和格拉伊都是法国古老的贵族世家。一三九八年通过婚姻将两家的封号联在一起。

⑦诺迪耶(1780—1844),法国作家,以写富于幻想的故事见长。

侯爵夫人说:“而这,正是我们时代最动人的笑话中所缺少的唯一的东西。”

拿当继续说道:“您再了解一些我的朋友拉帕菲林的特点,就能对他作出判断了。有一次,拉帕菲林发现他的一个朋友——当然也是浪荡公子——正在街头与一个自称被冒犯了的布尔乔亚争吵。这些浪荡公子对当代权贵是极为蛮横无礼的。眼看就要发生一场格斗。

“‘等一等,’拉帕菲林发话了,他拿出当年洛赞公爵自己都会望尘莫及的洛赞气派①,‘这位先生府上?’”

①洛赞公爵(1633—1723),路易十四时期的元帅,以勇于冒险着称。

“‘什么?先生?’那布尔乔亚问道。‘是的,我问您府上,您怎么称呼?’‘戈丹。’‘嗯?戈丹!’拉帕菲林的朋友说。‘亲爱的,等一等,’拉帕菲林止住他的朋友,‘有个姓氏叫特里戈丹,您是这家族的吗?’那布尔乔亚瞠目不知所答。‘不是的。那么您是属于皇家册封的加埃特的新公爵之家喽?也不是的。那么,您想,我这位朋友,将来是要当大使馆的秘书,并成为大使的,您总有一天要对他肃然起敬。他怎么能跟您打架呢?……戈丹!名不见经传;无名小卒,戈丹!我的朋友不能对空搏斗啊!有身分的人只能跟有点名望的人打架。请吧,亲爱的,再见!’‘向尊夫人致意!’那位朋友追加了一句。”

“有一天,拉帕菲林同他的朋友一起散步,那位朋友把烟头扔在一个过路行人的鼻子上了。那行人缺乏雅量,竟然发起火来。年轻伯爵走过去对他说:‘您把对手的火给碰灭了。证人宣布:双方都保全了体面。’他欠了他的裁缝一千法郎,一天早晨,裁缝没有亲自去,而是派了他的大徒弟到拉帕菲林家去收钱。那孩子在鲁尔郊区一个庭院尽头六层楼上找到了这位倒霉的欠债人。房间里没有家具,只有一张床,那是什么床!还有一张桌子,哪儿算得上是桌子,拉帕菲林听取了在清晨七点钟向他提出的这一荒唐的、而且据他说简直是无理的要求。”

“他以米拉波①的风度和姿势回答说:‘回去把你看到的我的情况告诉你师傅!”

徒弟道着歉退出去了。拉帕菲林把这年轻人送到楼梯口。楼梯扶手上的装饰是《布里塔尼居斯》中情节的插画。②拉帕菲林对他说:‘注意这楼梯!好好看看这楼梯!回去好跟你师傅讲这楼梯!’不论他陷入什么困境,拉帕菲林从不为危难所压倒,从不垂头丧气,从不沾染任何庸俗趣味。他总是充分显示出黎瓦洛尔③的才华和法国王公贵族的优雅风度。那则脍炙人口的,关于银行家拉斐特④的朋友的轶事,就是他发现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拉斐特的朋友来到了国民公债交易所——当初发起公债就是为了让这位银行家保住他开的一家旅馆,一八三〇年的革命就是在那旅馆里策划的——这位朋友一进去就说:‘给你五法郎,找我一百个苏!⑤’有人把这件事画成了漫画。有一次,他不幸——借用起诉书的语言来说——使一位姑娘变成了母亲。那个已不算纯洁无瑕的女孩子向她母亲坦白了自己的错误。她母亲,一个善良的布尔乔亚,跑去问他打算怎么办。”

①米拉波(1749—1791),法国大革命初期的著名人物之一,贵族出身,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一年期间是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中最有号召力的一个政治活动家,后因转而拥护路易十六,在人民中丧失声望。他是著名的演说家,其演说辞、演讲艺术和风度都为当代所称道。

②《布里塔尼居斯》,法国著名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1639—1699)的名剧之一。这里情节指第二幕第二场尼禄赞扬朱妮那种毫无装饰的美,此处喻指拉帕菲林住所简陋,楼梯扶手毫无装饰。

③黎瓦洛尔(1753—1801),法国作家及记者,仇视法国大革命,经常对共和派进行尖酸刻薄的攻击。

④拉斐特(1767—1844),十九世纪法国金融巨子,波旁王朝的反对派,在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⑤一百个苏等于五个法郎。此处是讽刺布尔乔亚的小气、庸俗。

“‘可是,太太,我既不是外科医生,又不是接生婆。’一句话顶得她无言以对。但是事隔三、四年之后,她又来找他麻烦了,还是坚持问他打算怎么办。‘啊,太太!’他答道,‘到这个孩子七岁的时候,那是孩子们从女人手中转到男人手中的年龄(母亲作赞同状),假如他确实是我的孩子(母亲作手势),假如他长得惊人地象我,假如他看来有希望长成高贵绅士,假如我从他身上看到我的气质,特别是吕斯蒂柯里家族的气派,噢,那么,(对方又一个动作)君子一言为定,我一定给他……一块大麦糖!’”

“请允许我借用一下圣勃夫①写不知名人士传的笔法: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强硬的世族的玩世不恭而又有些腐败的一面。这一面更使人想起他们狩猎的鹿苑,而不是那谈诗论文的朗布依埃公馆②。这不是文质彬彬的族类,我倒倾向于认为他们有点骄奢淫佚,超出了风流倜傥,不拘小节的范围。但是这却是黎塞留式的殷勤,只是可能玩笑开得太过分些;这也可能是十八世纪的极端放纵的作风。往前说,可与当时的宫廷火枪手联系起来,而有损于尚瑟内兹③的声誉,但他们那轻浮的作风却是从瓦卢瓦故宫的画栋雕梁中养成的。在我们这个道德高尚的时代,遇到这样大胆放肆的行为当然要予以严惩;但是这块大麦糖也可以使年轻的姑娘们看到,这种开头充满着迷人的梦幻,盛开着玫瑰花的游乐,是多么的危险;在那无人守护的斜坡上滑下去不知节制,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件轶事生动而全面地刻画出了拉帕菲林的性格,因为他具备了帕斯卡尔④所希求的折衷性格,既温柔又无情;他象古希腊的伊巴密浓达将军一样,在两个极端都同样的伟大。再说,折衷一词正好恰当地形容这个时代;只是过去没有人制造新词就是了。这一特点足以解释我国文明的精妙之处,它将永存。”

①圣勃夫(1804—1869),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②朗布依埃公馆,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65)在巴黎建造的一所住宅,于一六〇八年开始接待宾客,十七世纪上半叶几乎法国所有上流社会人士和作家都做过该沙龙的座上客,开沙龙文学风气之先。

③尚瑟内兹(1759—1794),黎瓦洛尔的朋友和合作者,法国大革命期间极端保王派的宗教刊物《使徒报》的编辑,一七九四年在巴黎被革命派送上断头台。

④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古典主义散文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倡以“自我克制”,“温和折衷”为主要内容的“理性”。

“啊!亲爱的拿当,您向我讲了一通什么晦涩难懂的话啊?”侯爵夫人愕然问道。

“侯爵夫人,”拿当答道,“您不懂得这种高深的文辞的价值,我刚才是套用圣勃夫的笔法,是一种新型的法文。我接着讲下去吧。有一天,拉帕菲林同朋友挽着胳膊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最凶的债主迎面走来。债主向他说:

“‘先生,您想起过我吗?’‘半点也不!’伯爵回答道。您要知道,他当时的处境有多困难。因为当年塔莱朗在同样的场合已经说过:‘您真奇怪,亲爱的;’他得避免落个效颦之讥。这位伯爵和白金汉公爵一样慷慨。他一时手头拮据,拿不出东西来给那扫烟囱的孩子,感到难为情,于是就把手伸进一家杂食店门口盛葡萄的木桶,给那个小萨瓦人①的帽子里盛满了葡萄,这孩子是很爱吃葡萄的。那店主人起初是笑,终于向拉帕菲林伸出手来要钱。”“)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