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拉娅也是一个聪明.美丽.高傲的姑娘.她性格坚强,不为贵族社会的世俗成见所囿.她力排众议,大胆地爱上了被人视为“白痴”的梅什金公爵.书中对她的爱情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腻.生动.逼真.她心里爱他,但嘴上却对他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口口声声说她不爱他,而且无论谁,一提到她的婚事,她就发火.她心中的症结,就是公爵始终忘不掉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阿格拉娅不愿意将公爵的爱与别的女人分享,因此才有那场情场“决斗”.在最后关头,“她甚至受不了他片刻的动摇.”当时,阿格拉娅的“目光流露出这么多痛苦,同时又显露出无限的仇恨.”
罗戈任是因继承父亲遗产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是个生性粗野而又不学无术的人,“甚至连普希金的名字都不知道”.他追求的是女人的外貌美,而不是心灵美,他“爱”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就因为她美艳绝伦.为了得到她,他可以一掷万金.十万卢布被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扔进火里,他连眼睛都不眨,甚至还十分欣赏,陶醉:“这才是女王的气派!这才是咱应有的气派!”他忘乎所以地大叫.“喂,你们这帮骗子手,谁有种来玩这把戏,啊?”为了得到她,他可以拨刀相向,行刺与自己刚交换过十字架的把兄弟.因为得不到他心爱的女人,他可以一刀结果了她.如此看来,这是个坏透了的人,毫无价值的人,是个有钱的流氓喽?其实不尽然.他的人性并未完全泯灭.在作者看来,只要引导得法,他也是可以挽救的.这人就如他的穿戴一样:“围巾上别着一枚很大的甲虫形钻石别针,右手的肮脏的手指上还戴着一枚很大的钻石戒指.”……“肮脏”与“钻石”并存,虽然主要是“肮脏”.比如说,他捐弃前嫌,与梅什金公爵结为把兄弟,就是为了约束自己,因为按照基督教教义:不可杀人,更不可杀害自己的兄弟;与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相处的日子,在她的开导下,他开始读书,自学《俄国历史》.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一个但知性爱的既野蛮又粗俗不堪的人,在与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朝夕相处的那几天,居然没有对她强行非礼,而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不吃不喝,不睡觉,硬要她原谅他.在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被他刺死以后,他也没有畏罪潜逃,而是悄悄地把公爵找来,两人一起守护在心爱的女人身旁,因为他知道她在公爵心中的地位,他不忍心在她死后,还不让公爵见她一面.他被捕后对自己的罪行直言不讳,并没有嫁祸于公爵.他默默地.若有所思地听完了对他的判决……十五年苦役,然后平静地走上在苦难中净化自己的灵魂的赎罪之路.
再看加尼亚的父亲伊沃尔金将军,他浑浑噩噩,穷愁潦倒,撒谎吹牛,最后甚至偷了自己的好友列别杰夫的四百卢布.但是,后来.他还是良心发现,把偷的钱一文不少地悄悄送了回去.他曾向公爵大吹法螺,说一八一二年拿破仑打进莫斯科的时候,他作过拿破仑的少年侍卫,而且出入宫禁,非但了解拿破仑的许多军事秘密,而且还知道拿破仑的不少隐私.公爵是个非常有礼貌的人,他恭恭敬敬地听着,假装信以为真.但是将军心里是明白的,公爵只是出于礼貌才洗耳恭听,因此将军对他十分感激.与此同时,他又感到恼怒,感到受了污辱,因为公爵只是可怜他,才屈尊装出一副信以为真的样子.他在这种复杂的心态下,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急速地跑了出去.
书中最复杂的两个人是列别杰夫和伊波利特.列别杰夫已如上述.
伊波利特的主要特征是二重人格,内心分裂,集好坏于一身.上帝和魔鬼同时占据着他的心灵.正如作者形容《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德米特里一样,集圣母马利亚与所多玛城于一身.
伊波利特出身贫苦,父亲早逝,母亲中年守寡,但是弟妹成群,他又身患不治之症……肺痨,已不久人世.他身居社会的最低层,处境屈辱,但是他又受过较好的教育……中学毕业.他曾经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是疾病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他在上学的时候洁身自好,看不起那些贵族出身的公子哥儿.即便重病缠身,他也尽力做了些好事,帮助过一位因开罪上峰而丢掉职务的医生.他曾想在他离开人世前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您投下您的一颗种子,投下您的一份’施舍,以及您不论用什么形式做的一件好事,您也就是向别人献出了您身上的一部分,并把他身上的一部分化为己有;你们彼此互相接近了.”
这是他内心的“天堂”,但是他内心还有一个“地狱”.他因为不久于人世,因此看到一切健康的人和幸福的人就嫉妒,就憎恨.他特别恨公爵,因为公爵本来跟他一样,甚至还不如他,竟出乎意外地得到一份遗产,成了“百万富翁”,成了叶潘钦将军心目中的“乘龙快婿”;再加公爵心肠好,许多人都喜欢他,而伊波利特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优秀的人”,是“人世间公认的至善至美的人”,他只要向人民大众说一刻钟的话,人民就会拥戴他,跟他走,可是天不假以永年,造化存心作弄他,把他这个“至善至美的人”创造出来以后,又要亲手毁掉他.公爵是个孤儿,是个“白痴”,却这么幸运,什么都有,而他却什么都没有.因此他声嘶力竭地当着众人的面,口吐白沫地嚷道:“我恨你们大家,恨所有的人!但是世界上我最恨的是您,您这个口蜜腹剑的伪君子.白痴.假仁假义的百万富翁!我刚听到您的情况的时候,就一眼看穿了您,恨您,对您恨之入骨……我不要您的恩赐,我不接受任何人的恩赐……我诅咒你们大家,永远诅咒你们!”
他偷偷地爱着阿格拉娅,可是阿格拉娅却爱上了公爵.这也是他受不了的.因此,他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极力破坏他俩的婚事.最后,阿格拉娅与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为争夺公爵进行的那场情场“决斗”,就是他从中策划.挑唆,安排的.他还极力激怒阿格拉娅,说她跟公爵好是吃人家的“残羹剩饭”.当他的目的达到以后,看见公爵真的撇下阿格拉娅,要跟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结婚了,似乎也很幸福,他又觉得受不了,于是反过来又把他俩即将举行的婚礼作为嘲笑对象,心怀叵测地对公爵说:“以爱报爱,以怨报怨;您抢走他(指罗戈任)的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他也可以杀死阿格拉娅.伊万诺芙娜嘛;虽然她现在并不是您的未婚妻,但是您毕竟会难过的,不是吗?”他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一.破坏公爵的幸福感,使他惶惶不安.二.以此劝说公爵到国外去结婚,把阿格拉娅留给他,以免节外生枝,虽然他明知道阿格拉娅不爱他,也决不可能爱他.
值得注意的是,伊波利特这一人物的某些特点,是影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比如伊波利特说他只要向人民大众说一刻钟的话,大家就会拥戴他,跟他走,等等.试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六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写给卡特科夫的信中曾提到,“我们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常说,他只要跟人民谈一刻钟的话,他就会立即说服他们转向社会主义.”(《书信选》第一五一页.)
可见,伊波利特这一形象具有极大的论战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心是一分为二的.有些人身上常常是善恶并存,人性与兽性并存.他不承认“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恶之分.但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战胜恶,还是恶战胜善,应该由每个人自己负责,而不应归咎于社会,归咎于环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说:“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是那么美好,仿佛是上帝恩赐的一般,你甚至不敢设想他们有朝一日会变坏.”又说:“刽子手的特性存在于每一个现代人的胚胎之中,然而人的兽性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的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胜过了他的其他特性,这个人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死屋手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第七九.二五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