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缘不成中分为二节:一显相,二校量
第一节显相
○戒疏云“阙缘方便、随相众多。且以事约分为七种、所谓阙缘乃至心息。”见戒疏记卷四
显相中分为七项:一阙缘,二境强,三缘差,四境差,五想差,六疑心,七善心息
第一项阙缘
○戒疏云“初明阙缘、泛解有三。一通名阙缘。七方便者阙不至果、并为缘来岂非通也。”
○○戒疏续云“二别名阙缘。如诸戒下各有阙缘、不可以盗而开杀戒、各不相通、故名别也。”行宗释云“上二泛论总收一切、第三两亦正示初缘。”
○○戒疏续云“三者亦通亦别。何者是耶。凡是犯戒、体是婆塞。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终、舍戒、邪见、二形生等。或病狂痴。但有二缘不名犯戒、俱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阙婆塞缘。望下六别、对戒并通、故兼二号。”行宗释云“初标征。凡下示相三、初标缘。若下次明阙相。罪未果者方便义也。列相有二、初列四舍体坏无法、后病狂等自不了知。初则体相俱坏、后谓体具相乖。钞中仍加受戒不得等。但下三总结、初结阙缘。望下次结两亦。问、已下六缘可例此否。答。亦可例也。以互望皆别、对戒并通。但境强一种不必尽通。如是思之。”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第二项境强
○戒疏云“二境强者。如欲行杀前境反强、倒欲害我。差此进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然境强非中罪、中罪由强而生。余之上下、类此可释。”行宗释云“初叙缘。然下定罪。强非罪缘故曰非中罪、因强壅住故云由生也。余下指例。如云、阙缘非中罪、中罪由阙缘而生等。问、境差中亦有境强、与此何别。答。此本境强、下异境强。故不同也。”见戒疏记卷四
第三项缘差
○戒疏云“三者缘差方便。如欲杀盗。往逢异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毁坏、或要期未遂。总号缘差。就义通名、七缘皆是。随相取别、唯此第三。”行宗释云“初列相有四。一非本所期、二虑他所获、三杀具有阙、四如不见前境等。总下结名。以名通七缘、相局四位。”见戒疏记卷四
第四项境差
○戒疏云“四境差者。随戒并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畜生、杌木。”行宗释云“初示缘通。且下次标所出。人是同类、非畜是异趣、杌木即无情。”见戒疏记卷四
境差中分为二支:一明人异境,二明余异境
第一支明人异境
明人异境中分为三类:一正明,二问答,三指广
第一类正明
○戒疏云“如欲杀人、克心在张、王人异境而代张处。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行宗释云“初明差相。且举张王两姓、以分本异二境。缘下二结犯又二、初结异境。由下结本境。罪是中罪、号阙缘方便也。”见戒疏记卷四
第二类问答
问答中分为二端:一问异境无心,二问因果差别
第一端问异境无心
○戒疏云“问、本杀王时、但作张解、无杀王心、何因得重。答。张王非罪缘、人是杀境。虽无王心、然有人想、杀缘既具、何得非重。是故律云。男想、杀女。佛言、上罪。可以类之。”行宗释云“初问。以心境既差、理非结重。答中、初正答。望张境差、望王心差、故云非罪。张王是别、人趣是通、今就通结故成杀重。是故下例证。”见戒疏记卷四
准上疏文、似杀戒于人异境不开克心。若据下别简性重章辨错误文、错者亦开、误者乃犯。
第二端问因果差别
○戒疏云“问、本杀王罪重、乃取张因而成极果、为望张边别有方便。”行宗释云“初叙问。意谓果成因没、应无方便。古有异解、故问以决之。”
○○戒疏续云“解云。张王姓别、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轻因相等。故揽张因、用成王重。如律本中、列过五因、用成五重。”行宗释云“二引解二、初古解为二、初立理。谓本并人、因果无别、故揽相成。如下引例。如律、盗戒有四句。一方便求过五钱、得过五钱、上罪。二若方便求过五钱、得五钱、上罪。三方便求过五钱、得减五钱、中罪。四方便求过五钱、不得、中罪。今引第二过五方便、能成五果。此亦因果两别、相揽而成、可为今例。”
○○戒疏续云“问。既揽张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无境差矣。”行宗释云“二今解三、初难破。以揽因成果、果成因灭、境差不立。故知非矣。”
○○戒疏续云“今正解云。人趣乃同、形者有异、不揽相成。与王未交、属前张因。对王已去、别起方便、即揽王因还成正果。本境张因、壅住方便、号此方便名王境差。”行宗释云“二立义中二、初通示因果各异。与下二释成二、初明王果。本下释张因。言王境差者以张是本境不得名差、故从异境以彰差义。”
○○戒疏续云“问、不揽张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揽过五因成五重果。答。彼以同损一主、元来有心、故得相成。张王既别、何得例也。”行宗释云“三释防中。以向古师执此为例、须为通之、令无后惑。答中。显示境有一、不例可知。”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第三类指广
○戒疏云“昔来诸师、于人异境、更立诸相。通列六缘、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无其致。”行宗释云“诸相即下六缘及余句法。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更加第六疑想、以杀但五缘故言中加也、复于疑想分出句法。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无境强义但有三句、总十八句。文中但云人异境、至于作句则通四境、今备列之。
一人趣五句:想心二句——一境不强而杀——张人境差中罪——王人根本上罪,二境强杀不得——张人境差中罪——王人境强中罪;疑心三句——一境不强而杀同上,二境强杀不得同上,三疑故善心息——张人境差中罪
二非人五句:想心二句——一境不强而杀——张人境差中罪,
三畜生五句:非畜无罪——二境强杀不得——张人境差中罪——非畜无罪;疑心三句:一境不强而杀——张人境差中罪——非畜疑心下罪;二境强杀不得——张人境差中罪,非畜疑心下罪;三疑故善心息——张人境差中罪——非畜疑心下罪
四杌木三句:想心一句——境不强而杀——张人境差中罪——杌木无罪;疑心二句——一境不强而杀——张人境差中罪——杌木无罪;二疑故善心息——张人境差中罪——杌木无罪;
事即制罪、理谓业道、方便究竟皆兼两业。境即四、心谓想疑。”见戒疏记卷四
首疏、即隋智首律师所撰之律疏、有二十卷、为南山所师承者。
第二支明余异境
明余异境中分为二类:一通示,二释疑
第一类通示
○戒疏云“余有非人畜杌来作异境。通望本境不死、中罪若若望异境无心、无罪。”见戒疏记卷四
第二类释疑
释疑中分为二端:一释人异境难,二释律境想难
第一端释人异境难
○戒疏云“问、王人异境、亦是无心、何为结重。答。人想而杀、境心相应、是故成重。不起非人想、故无罪也。”行宗释云“初蹑前人异境、相并为难。释中。以余三境、趣类全乖、不可相例。”见戒疏记卷四
第二端释律境想难
○戒疏云“问。若无罪者。云何律中、非人人想、中罪者。”行宗释云“初叙难。引律者即杀戒境想第四句。”
此段疏文与上端连续、故先牒上文而后征难。
已下疏文六段共有三释、初二为古解、后一为今义。文六段中、第一段为初师释、第二三四段先示次师释后由初师斥辨、第五六段为今义先诘破初师后详申正解。文繁义密、故先预明大意、学者自易贯通。
○戒疏续云“答。此由境差、方便罪也。由非人来、人想不舍、杀张心成而境乖异。望张方便、望非人边本无罪也。具足五缘杀非人者、但中罪。如何其因已是中罪、义不然也。”行宗释云“二引释二、初引他师约本境释二、初约想心解又三、上二句定罪。由下释所以。彼谓律结中罪、还从本境、不望非人。具下引杀非人罪质成上义。五缘者一是非人、二非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如何等者以非人作人想、在人为境差、望非人为想差、故是杀非人因也。谓果罪但中罪、岂得因罪即结方便中罪耶、以非人方便但下罪故。此明律结中罪、不望非人。斥他异解、故云不然也。”
○○戒疏续云“有人言。上立异境想疑心中。想则决彻、人差结重、余则无心但属本境。疑则不尔、缘两境生、故就两境双结二罪。”行宗释云“二斥疑心解三、初示他解。彼谓想心同上。疑心不同、以未决彻、本异二境并有心故。云二罪者本境方便中罪。人异境是上罪、余三异境并疑心中罪。”
○○戒疏续云“今解不然。但列本境纵使四异来差本境、若强若疑、皆列本境。何以明之。畜是小愆、杌非生罪、如何来差俱犯中罪。岂不望人从本境结。”行宗释云“次约义斥。还即古义、对破前解故云今耳。下云今明正解始是今义。文中、初判定。云但列者即指律文境想句中。何下征释。且举畜杌难破前义。据此破词、则知前解异境皆中罪。”
○○戒疏续云“问、异境有强、方便属何。答。强想犹怀本境、故知此强不望异结。如是类例、若疑若想皆从境、故云强想。如下例通。据此立义、不问想疑、异境之上永无罪也。前门境强乃约本境、此明异强。须知两别。”
○○戒疏续云“问。异境若强、差我不杀。强是本境、异非罪者。异境忽弱、而被我害。未害之前、方便属谁。若见异已、别有方便、此则本境方便是自立。若见异已去、无别方便、害异果罪、因还本境、若此立义则无境差。”行宗释云“二明今释约两境难二、初蹑境强难破又三、初牒前义。异下反以境弱为问。若见下双难、初约有方便难。则本异两境皆有罪故。次以无方便难。则异境果成、本境因没、故云无境差也。”
○○戒疏续云“今明正解。本境一品齐是中罪。异境来差、人境缘人、有强有疑、莫不杀心皆结中罪。若至非畜、例有强疑。以怀人想、强从本境、非畜异境一向无罪。若兼疑心、从两境生、本境疑中罪、非畜疑下罪。若至杌并结本境、以杌异境非生罪缘。”行宗释云“二申今正解中二、初明本境通结。异下明异境别结又复为二、初明人异境。若至下次明非畜境又二、初通标强疑。以下别释、初释境强。若兼下释疑心。非畜二、正犯中罪下罪、疑故并下罪。杌非罪缘故无所犯。初师局就本境、异则不结。次师疑心两缘、异境皆中罪、不简轻重。观今所判、文理精详、比前可鉴。”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上释律境想难中科文、别录于下、以便对阅。
初叙杂;二引释初引他师约本境释初约想心解;二斥疑心解初示他解;二约义斥;三引强为例;二明今释约两境难初蹑境强难破初牒前义;二反以境弱为问;三双难初约有方便难;二约无方便难;二申今正解初明本境通结;二明异境别结初明人异境;二明非畜异境初通标强疑;二别释初释境强;二释疑心
第五项想差
○戒疏云“第五想差方便、义张八位。初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等。二、境差心、方便。如律、非人人想等。三、心差境、究竟。如律淫酒戒、若怀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结究竟。四、境差心、究竟。如欲杀诳张人、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若诳若杀、是境俱差、齐成究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六、即此互差、成究竟。以事思取。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强缘差之类。八、心境不差、成究竟。诸戒并是。”行宗释云“此门八位、前四互历、后四具兼。一三全是想差、五六心境兼差、此门唯收四句二四属前境差、七八即境想初句、故此四句皆非科意、句法相从故为八位耳。五六二句令以事思者。五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是境差、心复转想谓为非人即想差、成方便。第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心作李想、还成究竟。言互差者互即是俱。承上第五故云即此。七中出血一罪永无根本。境强缘差事不究竟、心境无改。”
疏中四云杀诳张人等、如别简性重章错误节委释。
○○戒疏续云“就此想中。或有从轻向重。如杀盗畜生、转想向人者是。或从重至轻。即反上句是。或互转者。如彼淫酒、俱是正境、想疑或生无非究竟。”行宗释云“初杀畜盗畜、方便但下罪。转作人想、杀盗皆中罪。二杀人盗人、转为非畜后心并下罪、故云反上。三互转俱重。如淫前作非道想后作正道想、或前正后非、无非果本。私释。更立互转俱轻。如非人畜生、心想互差、可以明之。”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第六项疑心
○戒疏云“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对义张八位方尽。我疑方便。人非人疑也。他疑我、方便。身现妄语相、前疑不了是。他疑我、究竟。我疑他、究竟。如口造语业、但使言章了了、不问自他疑也。”行宗释云“前四互句。初即境想中第二句。与前境差中疑心何别。答、前对异境、此就本境。余三约妄语配对。”
○○戒疏续云“上四句单疑也。今此双举、何者是耶。自他俱疑、成方便。如身口互造也。即成究竟者。妄语言了也。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即成究竟者。一切戒是也。”行宗释云“后四俱句。前二还约妄戒、但具两疑与前为异。言互造者亦即台上身造口业。后二亦是相从而出。”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第七项善心息
○戒疏云“第七关头中心自方便者。如欲造罪、身口虽发、未邻究竟、忽起善心便止前业、壅碍不畅但居方便。”行宗释云“初正明。邻近也。云忽起者或因他勉、或遇胜缘、或思佛戒、或畏因果。若非此类、善心宁发居广西者前心中罪。”
○○戒疏续云“问、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答。实如来问。向若不生、恶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恶想、即所息处号为方便。又如律文、舍者中罪。舍时非罪。由能舍故、前恶不至后果、故号前因为方便也。”行宗释云“二释难中。此即善生恶息、于义易知。欲生下答、故皮为问。答文为二、初正答。又下引例。能舍则同善生、所舍可类恶息。”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第二节校量
○行宗云“二校量者即总料简前七位也。”
○戒疏云“初以自身造境、对置杀具、明方便多少者。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设置悬拟、既非自身、故阙想疑、但五方便。”行宗释云“初明多少宽狭二、初自造置具多少又二、初标示。身自下别释、初明自造故多。设下次释置具则少。以想差疑心必约到境、悬拟相成不可论故。”
○○戒疏续云“克心辨差、其境则宽。以元在张。王非畜杌、后来差故。漫心辨差、其境则狭。以通三趣、有境齐害。唯有杌境、用分轻相。”行宗释云“二克漫宽狭。言宽狭者谓异境多少初明克心宽。王非畜杌即四异境。次明漫心狭。杌境轻者非情无过、止有方便。上据大漫。若约小漫、如欲通害人趣、望克为狭、对大犹宽。”
○○戒疏续云“二心境分别。境差、境强缘差、据前境论。阙婆塞缘、想、疑、心息、据自心辨。”行宗释云“二心境分别。三种属境、四种属心。阙婆塞缘或约四舍、或是狂痴、故属心也。”已上皆见戒疏记卷四
上来持犯总义中第六章阙缘不成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