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瑛一时半会儿没明白,朱元璋这,急转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变是因为什么,一时间愣住回答不上来。
一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的徐达却慌了神,简直可以说是一万只草泥马从心中奔腾而过!
朱元璋这是干什么?自己还能看不出来吗?分明就是在试探啊!
徐怀瑛再怎么聪明也不过就是个四岁大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是有心之人想交他做什么说什么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朱元璋就是怀疑这些话是谁教朱雄瑛这么说的。
这些话是朱雄瑛自己说和别人教他说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疑心甚重,定会怀疑那有心之人是有意干涉朝政,更严重的是,还拿朱雄瑛做了挡箭牌!
徐达头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小的冷汗。
徐怀瑛这要是答错了,自己会不会去牢里走一回,来个三日游?
看着,朱元璋怀疑的眼神,朱雄瑛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不得不说,这历史上记载朱元璋这个人疑心很重,这话说的果然不错。
“不曾有谁交教过怀瑛,都是怀瑛自己从书上看来的。”朱雄瑛觉得这个答案应该可信。
“嗯?那些书?怀瑛说给皇爷爷听听。”朱元璋大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坚持。
朱雄瑛大感无奈,只好开始胡编乱造。
“首先就从这看海运一事出发,这开海运也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同时古籍《物原》中有载:“燧人氏以抛(葫芦)济水,伏羲氏始乘俘(筏)”。早就在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尝试过海上探索。”
朱雄瑛记得,根据相关的一些远古神话和现代国内出土的一些文物分析推测早在旧世纪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航海活动就已经出现了萌芽期,甚至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中发现过海洋生物的化石。
所以这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只是现在还在大明朝,不能把这些事实数据摆出来,但是古籍还有有记载的。
“前些日子,老师带着我读了《山海经》与《穆天子传》,怀瑛从这些书里也看到了古圣先贤们记载的海的一些海上地理知识。”。
“再者,在《吕氏春秋》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咫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这些都是先辈在海上记载的东西啊。”
朱雄瑛现在可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最擅长的就是举列说明。
朱元璋颔首。
朱雄瑛再接再厉:“除此之外,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整体经济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所以,航海事业也早就已经开始起步了。特别是在西周末期时,海运事业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开海运一事早就有了先例的,因此我大明朝再开海运是有理可依。”
“而且,那些在海运上强大的朝代,也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强国,由此可见海运一事确实对于整个王朝影响极大。”
“是哎,这样说来,我大明开海运乃是遵先辈之迹。”朱元璋眉眼含笑地看着朱雄瑛。
“不只是如此,这开海运最重要的是为了将世家大族贪官污吏手中私转的那笔银子拿出来造福百姓,这是开海运之初衷。”
朱雄瑛表示现在开始立意了!
这波议论要完美收场!
“怀瑛记得《阿房宫赋》曾经这样描写秦宫之繁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朱雄瑛扶额,一副深恶痛绝的模样:“这秦始皇帝剥削百姓,建造这么一个富丽堂皇的皇宫,可最后换来的结果是如何呢?是被一把火点燃,连着烧了三天三夜,大火不绝,这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朱元璋被朱雄瑛的慷慨激昂吓了一跳。
“皇爷爷,怀瑛读书学习先辈名言至理,就是要学习明辨是非,如今这开海运一事便是造福于民。”
朱雄瑛又走过去拉起朱元璋的手:“怀瑛知道皇爷爷一直殚精竭虑,为国为民,操劳不已。想必这开海运一事,也让皇爷爷十分为难,淮阴也知道,皇爷爷心中肯定是想要开海运,使我大明民富国强。”
朱元璋心里有些感动,没想到朱雄瑛还会体谅自己的难处。
身为一国之君,看似风光无限,高高在上,其实处处挚肘,很多时候也要面临没有办法无奈妥协的情况。
现在朱雄瑛能够知道自己的不易,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怀瑛在宫外也时常听到大街小巷百姓们都在歌颂皇爷爷功德,感念皇爷爷知道百姓疾苦,一直想办法造福于民,百姓心中十分感恩,都是皇爷爷是千古贤君。”
朱雄瑛开始“捧杀”。
要让一个人答应自己的观点,需要先肯定他的能力,先让他心中有份自信,接着再让他认同自己,这样的心理战术简直完美!
朱元璋有些感伤:“皇爷爷确实是想建设我大明朝,想真的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能温饱康健,可是皇爷爷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皇爷爷可不能这么说,在无数百姓心中,还有在怀瑛心里,皇爷爷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朱雄瑛开始扮演一个合格的支持者,“这开海运益处良多,要是真的能使百姓吃上饭,赚到银子,那这温饱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等来日真的国富民强兵强马壮,那皇爷爷就是做了能够载入史册的大事!”
朱元璋听得心花怒放。
这朱雄瑛说的确实句句在理,一连串下来,引经据典,说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朱雄瑛简直要忍不住为自己热烈鼓掌了,果然,这肚子里有点墨水就是不一样,连装逼都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