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路遇此地,知你在此,便过来见一面。”李靖微笑道。
熟人?
姜子牙听这意思,对方似乎认识自己,但他却不晓得这男人是谁?
而且,他刚下山不久,知晓他背景和跟脚的,都是玉虚宫的那几位,除此之外,再无他人了。
“敢问阁下是?”姜子牙作揖道。
“陈塘关总兵,李靖。”
陈塘关?
姜子牙脸色一怔。
他本来就是东海人士,自然知道陈塘关是哪里。
“哪吒是我小儿。”李靖道。
“原来是将军,失敬。”姜子牙立马神色恍然。
李靖虽然不是他们阐教弟子,但因为灵珠子的关系,也算是和他们沾亲带故,勉强算是自己人。
但是,他依然满头疑惑。
这李靖专门奔他过来,难不成是知道成汤生变,这天下要易主了?
还是说,知道封神一事?
此事在三教中不是什么秘密,却因为牵扯甚大,有天庭在内,他们这些修道中人是严禁泄露天机的。
良辰时日未到,诸如太乙真人之流,也不可能提前说。
“让将军见笑了。”回想起自己刚刚在院中与妻子吵闹一幕,姜子牙露出苦笑,摇着头。
在他眼中,李靖就是一个凡人而已,不值得他太过重视。
“看你也无事,不如随我走走?”李靖说道。
“也好。”
姜子牙点了点头。
两人乘着微凉的夜风,一路漫步。
“你下山有些时日了吧?”
“嗯。”姜尚心头一动。
“你家师尊让你寻明主,可有眉头了?”李靖背负双手在前,主动引话。
姜子牙瞳孔一缩,果不其然,这李靖知道封神一事!
“一点头绪都没有。”姜子牙摇了摇头,张口预言,李靖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接过话茬:“你不用惊讶,我虽在凡尘贵为武将,却也师从西昆仑,封神的缘由,我大体知道一点。”
难怪。
姜子牙闭上了嘴。
“我此番从东鲁来到朝歌,是准备觐见纣王,你可想与我一起上朝?”李靖又问道。
“姜某一介草民,何德何能一见帝颜?”
姜子牙看了他一眼,明显是觉得李靖在说大话。
李靖不过就是一个陈塘关小总兵而已,又不是东伯侯那种大人物,带他一个平民入朝殿,根本不可能,没那个权力的!
若是惹得帝乙不悦,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我是在给你指一条明路。”
李靖微微一笑,手捋一下胡须:“你就这么下山,一点方向都没有,如何完成圣人所托?”
“你要找的人,与朝堂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靖神秘莫测的说了一句。
封神大劫,阐教和人教算是最大的赢家,君不见登上封神榜的,几乎都是截教的人吗?
正因为截教的那些神仙,不想给天庭打工,不想吃这碗饭,三家都不乐意,才有了现在的情形…李靖自然是跟赢的人一队,不可能明知截教会输的情况下,还将自己搭进去。
所以,帮一下姜子牙也无妨。
“将军戏言了。”姜子牙扫他一眼,莞尔一笑。
那目光完全没有一点波动。
对于李靖的这一番话,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开玩笑!
圣人元始天尊在他临下山之前,赠予他几句话,提醒他寻找将来的辅佐之人。
圣人出口的玄妙,又岂能是李靖一个普通人能够揣测的?
如果李靖同样也是圣人,哪怕是一教之主,姜子牙都无比欣喜,毕竟有高人指点可省去不少麻烦。
结果你一个世俗武将,在这里装高深,真是贻笑大方!
这时,两人已经行至到一处湖畔边。
苍穹中,一轮皓月抛洒着银辉。
李靖轻声念着:“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这些话,可是玉虚宫的那位,亲自对你说的?”
此言一出,姜子牙惊骇的张大了嘴巴。
李靖怎么会知道元始天尊对他所嘱托的一席话?
要知道,当时在桃园,元始天尊位于八宝云光座上说这一番话时,可就他们两个,没有其他任何人!
这李靖难不成连圣人都能窥探?
这要多大的本事?!
瞅着满头银发的老者,瞪目结舌的模样,李靖暗自一笑。
“我那几个儿子好歹也是阐教三代弟子,你虽然在封神大劫中,是引领之士。但真论起地位和身份,连哪吒一个小拇指都不如,还敢瞧不起我?”李靖怎会看不出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