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见面,使得太后与战朔关系愈发紧张,太后甚至请出赋闲在家的李氏子弟复出朝堂,颇有与战朔一较高下的态势。

李氏是太后母族,其在先皇一朝满门权贵,叱咤朝堂,无人可挡,如今太后亲子战辰登基,李氏为避外戚掌权之嫌,纷纷辞官回乡,仅保留爵位,不复出山。

彼时,战朔作为皇后养子,无论是否与皇后生出间隙,都会被看作中宫一派,在战辰根基不稳之时,更是与皇后母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战朔有军功在身,故而与皇后亲信户部尚书刘子息,吏部尚书武成德二人合力稳固朝政。

刘子息和武成德均系李氏举荐,在战朔摄政后逐渐与战朔分道扬镳。

如今,李氏出山,又有刘子息和武成德鼎力支持,朝中大臣见风使舵,多数赞成皇帝亲政,一些受过战朔恩惠或是不愿参与皇权之争的大臣迫于大势,只能闭门不出,保持中立,而跟随战朔的只有礼部尚书莫如连和以苏北成为首的北疆诸将。

而夏凝紫父亲夏侯一直以来赋闲在家,从不愿参与党争。

北疆战事未平,即便北疆将领有意支持战朔,也是鞭长莫及,而礼部尚书莫如连并无实权,一时间,太后势力占尽优势。

战朔本以为北疆战事不平,皇帝和太后不会轻易与他撕破脸皮,谁知太后宁愿冒着失去北疆的危险也要和战朔一较高下。

细细想来,太后所为并非没有道理,若是让苏北成平定北疆,战朔则如虎添翼,必定会威胁到战辰皇位。疆土丧失可以再收,失去皇位等同于失去一切。

与其沦为鱼肉,不如破釜沉舟。

正值太后苦于无处发难时,曾被礼部尚书莫如连举荐的湖洲知府何廷胜因贪赃枉法被当地乡绅状告到朝廷,原本这种案子不会有过大的反响,但奈何太后及李氏一族抓住机会,誓要肃清朝中贪污弄权的佞臣。

太后发难迅猛,一连数月,借由彻查何廷胜一案,裁撤重要职位官员足足十余人,均系战朔提拔,就连礼部尚书莫如连也被撤官免职。

而空出的职位均被李氏核心人物补缺,如此一来,战朔风头再次被狠狠挫伤。

战朔每日上朝不再一呼百应,相反被处处掣肘。

战朔府上的谋士纷纷进言,建议战朔利用多年布置的细作网找出太后党羽把柄反制。

但是战朔既不回绝,也不赞成,听过一笑了之,战朔照常上朝,按制批阅奏折,和没事人一样。

只是,战朔多了夜间酗酒的习惯,喝醉后或口中会呢喃着“母后,母后”,或指着刘子息武成德二人府邸方向破口大骂,扬言要将两人五马分尸。

这件事传出去后,众臣之中有猜测战朔顾念母子情谊,不愿行悖逆之事的,也有猜战朔招架不住太后手腕,向太后服软以保全下半生荣华富贵的。

有时战朔醉酒,会直接闯入月影房中,不论青红皂白绑起月影,并不宠幸,只是抱着她和衣而眠,酒醒后为月影解绑,随后离开,月影不知道怎么宽慰战朔,就一直呆呆地陪在战朔身边,听着他的呼吸声渐渐睡着。

月影知道战朔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不动手不代表束手就擒,反而是酝酿更大的反击。

当然,这一切战朔不会告诉月影,月影更不会去问,她唯一要做的就是陪在战朔身边,做好战朔吩咐她的一切事情。

太后势力昌盛,横行朝堂数月,战辰亲政的呼声越来越高,诸臣甚至建议在下月朝会上商议皇帝亲政典礼。

就在太后以为皇帝亲政在即时,发生了一件举朝震动的大事,致使朝堂局势瞬间扭转。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