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米丘,说是屈原躬耕过的田垄。唐人沈亚之《屈原外传》里有记,屈原“蒙谗负讥,遂放而耕,吟《离骚》……号泣于天。时楚大荒,原堕泪处,独产米如玉”。这里的玉米,当然是如玉之米。因为堕泪而产米如玉的田只有三丘,所以叫做玉米三丘。

如读书洞,说这便是屈原小时读书的地方。一日屈原困倦小憩,朦胧中得仙姑授书,所以有了经天纬地之才。

如擂鼓台,说是屈原被放逐后,回到家乡,召集乡亲们起来抗秦,擂鼓练兵的地方……

还有一个更奇的传说是乐平里的“灵牛”。

乐平里的耕牛犁地、碾场不用鼻绳。外地的牛牵进来,只须三日,解了鼻绳,牛一样听驯听教;如果把本地的牛卖到外面去,也只须三日,不套鼻绳,便不能耕作。

传说是因为屈原借了牛鼻绳。屈原挑着沉甸甸的书箱走到落脚坪时,一根捆书箱的绳子断了,屈原看见路旁有农人耕田,就向他借一条绳子捆书箱,农夫没有多余的绳子,就解了牛鼻绳给了屈原。

牛鼻绳又叫撇绳,农夫靠它指使牛的进退。农夫把鼻绳给了屈原,准备回家取鼻绳,看到牛拉起犁铧在田间行走起来。从此,乐平里的耕牛犁田、碾场就不再用鼻绳了。乐平里的耕牛也被称作了“灵牛”。

美丽的传说给乐平里增添了一些迷人的色彩。

去乐平里

乐平里在秭归县城东约三十公里的香溪河边。从秭归县城出发,坐车到三闾乡,再前行两公里,到一个叫游家河的地方,过一道横跨香溪河的索桥,就进入了乐平里的西大门——七里峡。

第一次去乐平里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教育部门工作,去三闾乡检查普及初等教育,因心里惦着乐平里的那些景致,便和教育组长说要去屈原小学,于是便去了乐平里。

陪我去的是教育组的徐老师。我们乘车到游家河,过桥,就到了七里峡峡口。

没有公路,只有安步当车。一路走,徐老师便给我介绍七里峡,说某年某月某日,中央某领导要去乐平里,因为没有公路,县里叫来公社书记来抬轿。从徐老师的口气里,听得出他有几分自豪。这是好理解的。因为在他看来,中央的大领导就不辞辛苦去穷乡僻壤的乐平里,他这个屈原的异代同乡脸上很光彩。

但同时这话里也透露出一点对七里峡现在尚不通公路的遗憾。是啊,中国有几个屈原啊?

七里峡很狭窄,大山壁立,夹一条小溪。山高,耸入云天,仰头望不到山顶,只见一线云天。山上景色也不错,树木葱茏,山花繁复,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各具神态,或峭拔或婉转,置身其间,有人在画中行的感觉。

我想,如果这样的山水摆在别的地方,不知道会陶醉多少人。我一边浏览这些景致,一边听徐老师给我介绍乐平里的景致,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乐平里的中心点落脚坪。

到了落脚平,视野豁然开朗,给人以峡尽天开之感。

“落脚坪”就是屈原当年入朝歇脚的地方。乐平里是一个小盆地,落脚坪是盆底。屈原要走出乐平里,走向楚宫,这里是必经之地,而从香炉坪(相传的屈原故宅所在地)下来,就要远离故土,站在这里,歇歇脚,作别故乡,那应该是有可能的。

落脚坪平坦如砥。仲春时节,油菜花盛开,满目的金黄,十分耀眼。站在这里看环绕乐平里的群山,似乎山在天上画了一个圆圈,山色由青变蓝,迤逦远去,风色各异,就像乐平里是一朵用大山簇就的花,是丹青高手的花的水墨。

想起刚才经过的七里峡谷,我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也确实有几分桃花源的神韵。不说“初入峡,才通人”的七里峡,就说乐平里的田畴和农家的布局,农人的劳作也有几份桃花源的气象和武陵人的怡然。田畴中有小溪蜿蜒,溪边有桃树和柳树,农家小院周遭,桃红李白蓬蓬勃勃,屋顶上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

我想陶渊明是不是来过这地方,才有了他的理想国,又想,这样的地方不出屈原,才真是冤枉。

屈原庙是乐平里的一处纪念屈原的建筑。一路上,徐老师就给我介绍过。一到落脚坪,徐老师便指着不远处的山包上一座在建的青瓦粉墙建筑说,那就是屈原庙,并说那个山包就是降钟山。

降钟山从山坡上突兀而起,这与乐平里别的山有些不同,形如古时大钟扣在溪边的山坡上。从落脚坪往里走,过屈平河,往山上行二百米,就到了屈原庙门前的大坝。

屈原庙正在修葺,墙体四周搭着脚手架。徐老师说,乐平里的屈原庙至迟建于明代。这座屈原庙是1980年重建的。

因为正在修葺,大门锁着,进不去。我们绕着庙转了一圈,就去照面井。

照面井在响鼓溪边的山坡上。我们从屈原庙下来,经过一片稻田和几户农家,就到了响鼓溪。

响鼓溪是一条小溪,藏在沟壑里。在溪边行走,看不见流水,只听见溪水流泻的声响。可能是因为溪水飞流直下,而沟壑深切,水流声紧逼其中的缘故,听起来激越沉雄,真有几份征伐战鼓的味道,就像沟壑里藏着一沙场,正击鼓点兵。徐老师这时便指着溪边的一处高耸的石台说,那就是擂鼓台。

摆鼓台的故事我早已知道,没想到能听见这种“鼓声”。大自然有如此匠心,当是奇绝。

读书洞就在擂鼓台一侧的岩包上,林中,有石阶直达洞口。洞门前有一人工平台,平台一边立“读书洞”石碑。

读书洞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宏阔。宽十几米,洞门高处也不过两米左右,越往里越矮。洞内除了一些钟乳石,就是滴滴答哒犹如宫漏的水滴。

我感觉,屈原小时候在此读书的可能性不大。徐老师给我介绍说,屈原小时在此读书,应该是想避寒暑躲吵闹吧,山洞有一个好处就是冬暖夏凉,而且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林泉之声,屈原在这里读书应该是有可能的。

又说,直到现在,夜里最安静的时候,你在此还可以听到屈原当代留在洞壁上的琅琅读书声。而且老书上就有记载。

回来后,查了徐老师所说的老书,应该是清代的《归州志》,里面有记,“州城东百二十里三闾乡,相传屈原读书洞,遗址尚存。”这里的遗址想必应该就是此读书洞。

照面井在读书洞之上。在所有关于屈原遗迹的传说中,照面井的传说最美,她由屈原的铜镜变成,而且能照世间美丑心。这无疑能激发人的无限遐思。

照面井和读书洞两者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左右,不一会儿就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大树,一棵青树,一棵柞树,皆葱葱郁郁,如冠似盖。

相比读书洞,照面井的形制要大要堂皇得多。它有井、碑,还有一个有些铺张的井台。井用龙骨砌就,外方内圆。上方立有碑,嵌在打凿的石碚里。碑文云:“予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芜。倘有故违,定遭天谴……三闾合坛弟子同修。”

水至清冽,可见井底泉眼水汩汩而出,有气泡如珠。阳光一线从树枝间漏下来,射入井底,使井水格外明亮。蹲在井边,自己的形容纤毫毕现。想起照面井照面也照心的传说,不仅心中颤颤。将一只手伸下去,浇了水上来,净了手,双手掬起井水一捧品尝。井水清凉,且甜滋滋的。想,照美丑心是传说,要说洗去心尘不是没有可能。

水井下方便是约有二三十平方米的井台,地面用青石铺就,台沿上立着十几根石柱,石柱上架着雕花栏杆和石栏板。栏杆外面种植着柳树和柏树。

此处清幽。我们在井台的石凳上坐着聊了一会儿天,就往回走了。现在已记不清楚还谈了些什么。

各自的朝圣路

老实说,这次看到的景致没有心中想象的那么美。我想,可能是传说太美,也可能是觉得把这些景致说成屈原的遗迹有些不太妥帖。

想象看吧,读书洞中间高度不超过两米,洞中阴湿,水声滴答,说屈原在里面读过书,谁能相信?又如响鼓溪和擂鼓台,屈原放逐之后,并没有回过故乡啊?

当然,并非不知道传说不是历史,传说不可考。

调到宣传部工作后,去乐平里多了。有时是去拍照片、采访,有时是跟随县委领导去检查春耕生产,有时是去参加诗会。

去得多了,才知道,乐平里的景致,我只是管中窥豹。有一首题为《三闾八景》的诗,就写了三闾的八大景观。诗云:

降钟伏虎啸天来,响鼓岩连擂鼓台。“)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