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岳州府知府黄守信为云南副使,起补原任王景为云南右参议,仍管金沧道。大学士施凤来等题补编修孙之獬、吴孔嘉、□□□、李明睿为日讲官。升四川参政李一鳌为本省按察使,贵州参政廖起献为陕西按察使,平阳知府刘余佑为河南副使,原任浙江参政郭士望为四川参政。南都察院左都御史闵洪学疏辞留宪新命。不允。庚子,定远侯应袭邓文明准照例优给。荫大学士李国木普侄李霮中书舍人。升河间府知府王建泰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宁前兵备道。
辛丑,太仆寺卿、仍管工科都给事中事郭兴言疏紏委官张凌云、陈大同、大工书办赵瑞梓、匠头郭守仁侵欺多金,乞鞫讯追賘。不听。兴言再疏紏之。令下法司追究。谕部科诸臣曰:人情玩愒,废弛成风,章疏奉旨而科抄久不到部,或已抄而久不题覆,殊非政体。令自元年二月始,一切发行章奏俱限十日内题覆,仍各立考成,着实遵行。是日,上御门,有妇服男子衣冠拦入前朝声冤。下法司究拟,并夺守卫林应麟等俸。山西巡抚牟志夔疏称晋王□忠君孝亲,爱民礼士,贤德可风,乞旌表以劝宗籓。下所司。壬寅,以太师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施凤来为知经筵官,大学士张瑞图、李国木普、来宗道、杨景辰为同知经筵官,礼部尚书侍郎等官温体仁、王祚远、何如宠、吴宗达、黄士俊、成基命、曾楚卿、萧命官、姜逄元、叶灿、孔贞运、陈具庆、张士范、徐时泰、倪元璐、李若琳为讲读官,编修江鼎镇、谢德溥、张四知、倪嘉善、黄锦、王锡衮、张维机、王建极为展书官。
升马从龙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湖广右布政使蔡善継为福建左布政使,原任□□右参政姚诚立补四川右参政。
癸卯,浙江道御史甘学阔疏紏聂慎行贿营铨部,工部侍郎何宗圣媚珰躐迁。下所司看议。
豁免故工部郎中万燝诬捏之賘。
升□□张主发为大理寺左寺丞;南冏卿王大智为太仆寺卿,管西路少卿事;湖广参政颜欲章为广东按察使;西安府知府袁一凤为浙江副使;原任副使项惟昭为广西副使。
吏部尚书房壮丽题覆给事中陈尧言疏:废籍诸臣,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周嘉谟、崔景荣、南京吏部尚书余懋衡、吏部左侍郎陈于庭、南户部尚书周希圣、南户部左侍郎区大伦、南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魏说、礼部尚书李思诚、李腾芳、孙慎行、南礼部右侍郎加太子宾客二品服俸张鼐、兵部左侍郎张凤翔、孙居相、李瑾、王国祯、南兵部左侍郎岳元声、南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觧经邦、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刘策、刑部左侍郎沈演、刑部右侍郎朱世守、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光祚、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南居益、董应举、南都察院右都御史曹于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喻安性、郭尚宾、程正己、毕茂康、杨鹤、刘可法、南通政司通政使倪思辉、通政司右通政涂一榛、王孟震、右通政管参议事韩国藩、右通政刘宗周、大理寺卿曹珍、右少卿易应昌、吴之皞、陈胤丛、伦肇修、左寺丞萧毅中、右寺丞杨一鹏、张廷拱、彭鲲化、南大理寺右寺丞姜习孔、彭惟成、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曾楚卿、少詹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钱谦益、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叶灿、翰林院修撰文震孟、编修侯恪、陈子壮、方逄年、检讨姚希孟、顾锡畴、庶吉士郑鄤、应天府尹谈自省、太常寺卿陈伯友、少卿程注、甄淑、麻僖、赵时用、庄钦邻、曾汝召、姜志礼、太常寺卿韩策、陆完学、少卿满朝荐、刘惟忠、张泼、孙之益、马孟祯、倪应春、罗汝元、欧阳调律、张捷、王一中、徐扬先、南太仆寺卿涂乔迁、汪先岸、光禄寺卿史弼、孙如珂、少卿王伉、钱春、史记事、王国瑚、南京光禄寺卿盛世承、少卿彭遵古、南尚宝司卿傅宗皋、尚宝司少卿陈以间、范凤翼、湏之彦、司丞吴殿邦。以上各官或为民,或削夺者,合先准复原官致仕,仍给与应得诰命,俟各衙门从公酌议妥确,分别起用。帝曰:废籍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