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拍案几,站起来道:“我置恭亲王之不理,他奈我何?他送我‘小尚小方’宝剑,正好我想晨起练身,用来舞剑练身,如何?”
“好!”
“吃饭。”左宗棠卸下包袱,觉得轻松舒畅,肚子也饿了。
虞绍南站起来说了句:“季高,你在海泉书院大讲兽禽物知有同类,忠于所事,物知有仁义,物知贤守令,那么人呢?只于舆氏言人异于禽兽,以其有存心,应该好好给人归纳几条了。”
“还是吃饭吧,绍南,吃饭最重要!”
十七
恭亲王派来送剑的老者所带一男一女两幼童有点弱智,从他们有时的动作和表情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幼童非先天性弱智。看来恭亲王做了手脚,将两个孩童大脑致残子,用心之狠,手段之残忍,叫左宗棠大为愤怒。只为暗示你的宝剑日后可能成为“尚方宝剑”,竟将两个年幼无知的儿童致残,就凭这一点儿,你恭亲王能取信于谁呢?天下有智有勇之人,怎会于你同流合污。何况我左宗棠!
左宗棠义愤填膺,想上书明奏皇上,揭穿恭亲王的阴谋,又觉不妥,自己总督陕甘,又将规复新疆,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朝廷已视己为大患,三番五次断己后路,削弱力量,现略有授西征帅印之意,如奏明恭亲王图谋篡夺皇位,还不是明告诉朝廷,自己和恭亲王有牵连么?到时不但有口说不清,更重要的是坏了规复西域之大计,自己做了多年收复新疆的梦想将毁于一旦,日后新疆能否回归大清版图,就很难说了。朝廷里那帮主张放弃新疆的权贵们,不就盼着我左宗棠退步么?
正想着,都力捧着一个木匣进来,报:“大人,朝廷送来紧急公文,请大人过目。”
左宗棠接过木匣,打开一看,是兵部信套,上面赫然写着“六百里日夜传送”的字样,便急忙撕开,一看,左宗棠的脸色大变,呆住了。
半晌,他才对都力说:“快去叫虞师爷来。”
不一会,虞绍南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急问:“季高,出什么大事了?”
“皇上驾崩了!”
“啊!”虞绍南惊呆了,两眼大睁,“怎么会呢?皇上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呀!”
左宗棠将兵部咨文递给虞绍南:“已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为新主,才四岁呀!”
虞绍南接过一看,说:“穆宗无子,当立穆宗侄辈,即溥字辈为新主才对,现在即立穆宗同辈为嗣,不择大,也不择二,偏立醇亲王之子,这里面大有文章。”
左宗棠说:“既立载字辈,也应立恭亲王长子载澄才对,现越过载澄,立醇亲王三子,更加重恭亲王的恩怨。四岁帝王,能主何事?看来,恭亲王要采取行动了,大清将有一场朝廷内讧,大祸临头了。”
左宗棠忧虑万分,背着手在房内踱来踱去。
虞绍同却说:“季高,我看未必,你看这次穆宗宾驾,立一个四岁新主,不设顾命大臣,就是说不让别人插手,一个人已将大局控制在手了,这个人就是西太后,她择载字辈立新主,其意再明白不过,她更能操纵新皇,将朝政控在己手,她一个人说了算。恐恭亲王有回天之力,也无法调动人手,将新主推倒,自登龙基了。”
“何以见得?”
“穆宗宾驾,可能在此之前,早有确立载字辈之说,无论从天时地利,还是大清祖制,应立恭亲王长子载澄。但新主却是醇亲王之子载湉,这就说明,西太后更胜恭亲王一筹,恭亲王之权势,威震朝野,能败于西太后手下,不就证明他的手段不及西太后吗?”
“这不更加重了恭亲王篡夺皇位的野心,恭亲王不是甘愿腑首之人。”
“恭亲王是厉害,他闻之立载字辈为嗣,以为长子载澄必为新主,便以胜券在握的优势做着‘再世兴献王’的‘太上皇’美梦,便四处笼络权贵,包括给你送来‘小尚小方’宝剑,他已以‘皇帝’之父自居,静候显贵,谁知西太后在穆宗驾崩时,即立了醇亲王之子,可见西太后此着非常厉害。能将占据优势的恭亲王击败,她已将朝廷内外控制得如铜墙铁壁,容不得恭亲王左冲右突了。向来议迎处藩继统,名为太后与宰相定策,实际上太后的意见只是一个参考,大权操在宰相手中,因为要谈到万世之计的大道理,太后怎能辩得过宰相?但你看这遗诏,分明是太后一人定了天下,全是太后的口气,哪有贵为宰相的恭亲王一言之地?穆宗一朝,皆由西太后操纵,遗诏之上所列权贵,哪个不是西太后的人?恭亲王以一人之力,能敌过谁?他被西太后卖了,在二十几位权贵面前吃了暗亏,有天大的怨恨,他纵有一帮亲贵,能敌得过西太后的这些权臣么,况且,西太后能有此着,实将一切布置妥当,关键部位已暗换己人,恭亲王串通旧部,都已失权,怎能举事?”
“绍南,你这么一说,我倒想着,恭亲王此次梦破,可能与他个人有关,我看他未必给长子载澄谋位,一心是为己登龙基,才坏了儿子的续统,也害了自己。”
“季高,你这种想法可能性很大,恭亲王二十四年前痛失皇位,一直不死心。可能西太后就抓住了这点,才有意传出立载字辈为嗣,有意转移恭亲王的视线,他才认为自己儿子有望,便有意把皇位从儿子身上往自己身上扯,才被太后算计了。此次失利,恭亲王怕惨透了,就是有夺位之心,也没有夺位之力了,他的势力绝对给削弱了。西太后怎能容一个才智过人的人当军机处领班呢?”
左宗棠叹口气,说:“这样甚好,能将恭亲王置于死地,免除一场内讧,黎民百姓免遭祸害,就是新主无知,也何尝不是好事。”
虞绍南哈哈大笑:“季高,这下,你就少了一份危机。不然,恭亲王依仗权威,逼你与他同流,岂不坏了你的忠良之名。”
十八
光绪元年。京城。
果然,时隔不久,朝廷发下咨文,恭亲王以“穆宗宾崩之际疑私自撤换御前侍卫,密令丰台大营静候”为由,被罢免,却用一个“疑”字免了恭亲王的死罪。朝廷对至亲王室总是留有后路,况且恭亲王时为军机大臣领班调换侍卫,密令丰台大营,是分内的事,没有趁乱起事,也治不了谋反的大罪。
恭亲王奕只有自认倒霉,认了天命,回府颐养天年了。
但恭亲王心总不死,他一个人对几天来的大起大落作了无数次的回顾,认为同治把他哄了。虽然立醇亲王之子为新主的遗诏,不是出于同治之口,是慈禧一手策划的,但同治并没有要传皇位于他的遗诏,同治此举,只考虑他感恩,保护皇后和遗腹子而已。
“同治和慈禧一样恶毒,在利用本王的做法上,如出一辙,这一对母子没一个好东西。”恭亲王感叹着。当年被慈禧利用,废了八大顾命大臣,他以为功高,为慈禧出力理朝政,慈禧却指使蔡祺弹劾他,以“循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仪,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为名,罢免了他,可见慈禧用心之毒。
“不,绝不能咽下这口气!三番四次受其捉弄,此仇不报,难为人!”
恭样王想串通亲贵,但打发串通的人回来说,这些滑头一个比一个躲得远。恭亲王骂了一声“小人”,便想着亲自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对宫中事务,还能左右一二。
这个人便是王庆祺。
王庆祺于同治十二年正月初,监工圆明园大修时,被同治视察时发现起用。但王庆祺素有贪赃劣迹,许多大臣弹劾,恭亲王出面,力保了王庆祺,他认为王庆祺有理财之长,人极有智慧,所以王庆祺才得以保留弘德殿行走之职,过后对恭亲王感恩戴德。
恭亲王亲临王庆祺府上,王庆祺却哭丧着脸说,他正被监察御史陈彝参劾,已自身难保了。
恭亲王大惊:“参你何事?”
“还是旧事重提,同治九年发父丧,去年到河南主考的事,因这些事发后,有王爷你保着卑职,卑职才没被罢免。现在王爷落难,卑职自然难保,日后卑职再难给王爷出力了。”
“何以这般自卑?是丈夫就要站起来抗之才对。”
“王爷,卑职不像您,王爷是世袭王爵,官职罢免,王位犹在,王威犹存。卑职就完了,鸟蛋怎敢碰顽石?”
恭亲王一听,心凉了半截。自被罢免后,所有与自己有牵连的官宦全被消职了,他用什么复仇呢?
恭亲王沮丧地回到王府,想到自己罢免后,东宫太后慈安对他的谈话,他的心凉透了。
慈安太后对他说,朝廷复杂,时局动荡,为了大清社稷,祖宗江山,皇室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个人恩怨何足挂齿?身为王爷,为一己职务,千万不能感情用事!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