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里雅特有他的打算。
十六世纪,科学处于黑暗的时期,远在阿蒙通②还没有发现摩擦的第一个定律,拉伊尔③还没有发现摩擦的第二个定律,库仑④还没有发现摩擦的第三个定律以前,那个萨尔布里⑤的兼是木工的泥瓦工,没有顾问,没有指导,除了一个孩子,就是他的儿子以外,没有其他帮手,在移下卢瓦河畔夏里特⑥的教堂的大时钟过程当中,使用粗笨的工具,全部解决了五六个静力学和动力学混在一起的难题,如像大车阻塞的时候,车轮同时出现故障这样的问题。这次神奇绝妙的操作是用十分简单的方法,将那个像守夜人房间大小的、铁和铜做的笨重的计时笼子,从钟楼的三楼整个地滑到二楼,没有弄断一根黄铜丝,也没有松开一个齿轮。连同大时钟一起移的有它的机芯、圆筒、发条盒、发条壳、挂钩、秤、指针的传动机构、水平摆、擒纵义、成卷大小链条、其中一只重五百斤的石头钟锤、报时钟、钟琴、击钟报时的金属小人①。自从这个谁也不再知道他的姓名的人完成了这个奇迹以来,没有什么可以和吉里雅特打算进行的事情相比,它可从来没有被人做过。
吉里雅特设想的操作计划也许更糟糕一些,也就是说要更完美一些。
在重量、精巧以及其他种种错综复杂的困难方面,“杜兰德号”的机器不比卢瓦河畔夏里特的大钟差。
那个哥特式建筑②的木工有一个帮手,他的儿子,吉里雅特是独自一人。
有一大批人在那儿,在必要时能帮助萨尔布里的泥瓦工,他们来自卢瓦尔河畔莫城③,纳韦尔④,甚至奥尔良⑤。他们用亲切的喝彩声鼓励他。吉里雅特四周没有别的嘈杂声,只有风声,没有别的人群,只有汹涌的波涛。
如果无知不鲁莽的话,那什么也不能和无知的羞怯相比。当无知开始敢作敢为的时候,这是因为它身上有了一只罗盘。这只罗盘便是对真实情况的直觉,有时候,它在一个简单的头脑里比在复杂的头脑里更明确。
①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相传写了八十多部剧本,现存十一部,被称为“悲剧之父”。
②阿蒙通(1663—1705),法国物理学家,1699年发表有关摩擦的研究报告。
③拉伊尔(1640—1718),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④库仑(1736—1806),法国物理学家,以制定库仑定律最为著名。
⑤萨尔布里,在今法国卢瓦尔—歇尔省。
⑥卢瓦河畔夏里特,在今法国涅夫勒省。
①是钟上能击钟报时的金属人像。
②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又称尖拱式建筑。
③卢瓦尔河畔莫城,在今法国卢瓦雷省。
④纳韦尔,在今法国涅夫勒省。
⑤奥尔良,在今法国卢瓦雷省。
无知促使人去试验。无知是一种空想,奇怪的空想是一种力量。知识有时候让人困惑,也常常给人劝戒。伽马①,如果了解情况,就会在风暴角前面向后退。如果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一个优秀的宇宙志专家,他也许不会发现美洲。
第二个登上勃朗峰②的人是一个学者,索绪尔③;第一个登上去的是一个牧羊人,巴尔马④。
这儿顺便说一下,这样的情况都是例外,一切都不能减低科学的价值,科学依旧有它的规律。无知能够发现,只有学者才能发明。
小帆船一直停在人岩的小湾里,大海让它平平静静地待在那儿。读者想必还记得,吉里雅特早已做好一切安排,好自由地去他的小船。他上了小船,在好几处仔细地量过横梁的长短,特别是船中肋骨的长短。然后,他回到“杜兰德号”,测量了机器房的地板的最长的直径。这个直径,自然不包括明轮,比小帆船的主横梁少两尺。这样,机器能够放进小帆船。
可是,怎么样使得机器放进去呢?
①伽马(约1469—1524),葡萄牙航海家,由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的海路的开拓者。
②勃朗峰,在法国、意大利边境,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
③索绪尔(1740—1799),瑞士物理学家,地质学家,1787年,由巴尔马陪同,登上勃朗峰,后写成《阿尔卑斯山纪行》一书。
④巴尔马(1762—1834),法国夏蒙尼人,为一登山向导,1786年,由帕卡尔医生陪同首次登上勃朗峰,1787年陪同索绪尔再次登上勃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