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看看随意传讯人酿成事端,导致不测之祸的例子,那么全书中有关“省事”、“息讼”等条目,我们难道不应该特别细读,体验其中的深刻意义吗?
严防差禀串诈
我们家族居住在乡下僻远之地,因而经常看到地保领着官府的差人捕拿应审的犯人。只见他们气势汹汹,如虎似狼,即使是学问高深、人品正直的读书士子也不敢和他们发生冲突。这些差役,遇到了懦弱伯事的农民,需求勒索更为厉害。如果稍微让他们有一点不满意之处,这些家伙就会厉声责骂训斥,或者说毁坏官府传票,将以拒捕罪向上头报告。如此行事,人们见了他们都感到害怕,当然更不敢吃了豹子胆,和他们对着干了。至于那些凶杀之人、偷窃之盗等重案犯人,知道自己一旦入官,难免一死,因而对他们来说,拒捕的事情,偶尔也是有的。至于像婚姻田债等小事情引起的,被告和原告双方的老百姓,没有哪一个人敢于销毁官府传票,胆敢拒捕的。那么有关的拒捕报告,多半都是由于差役勒索诈骗不成而产生的,可是全都以拒捕罪传讯对质。等到了审讯的时候,老百姓实在是不堪折磨了。
我在幕府中工作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的“拒捕”,只是把那张被撕毁的传票销毁,改派差役重新办理,而且只按照原来所犯的罪进行审理。至于这个犯人是不是真的拒捕,只是请求府主人秘密地加以调查访问,验证是否属实。然后改正传票,里面丝毫不提及拒捕的说法,以免差役之间串通一气,共同诈骗。可是,这种事情,每次私下密查的结果,总是发现是差役地保等人,没有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而损坏造出来的。因此我认为差役的报告中有关拒捕之事,绝不能轻易相信,因为其中的缘故自在不言之中。
亲民之吏与民一体
热爱老百姓的官吏,从情分上来讲应该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何况我们这些在幕府中辅佐主人治理政务的人,本身也是来自老百姓呢!曾经见到过这样一些幕友,由于自己地位处得较高,居然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了,吃香喝辣,穿丝戴绸,渐渐地不晓得民间疾苦,忘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老百姓。在动手办事的时候,就不免忘乎所以,随心所欲地处理。有时他们坚持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但仍然强词夺理,巧言辩解,而主人也就委曲自己,按照他们的意思行事。这样处理公事,恐怕也就造了不少孽,做了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我在幕府中,辅助主人处理公务,无论事情的大小,一定得先冷静地坐上一会儿,然后为犯了罪的人设身处地地想想,同时也为他们的父母骨肉兄亲作一个全面的周全的考虑和计划。开始时是愤怒,接着才平静下来,再过一阵子才恍然大悟,觉得他们虽然犯罪却也值得怜悯同情。然后我再居中调停协商,找出解决好问题的最佳办法来,从而细心地推究审问犯人,从来都不轻易地对犯人施以刑具逼供。可是一样能从犯人口中了解得到真相,得到真实的口供。所以在犯人对自己犯罪事实招认不讳之后,很少有再翻供变化的事情。用这个办法居间调解纠纷,处理案子,常常得到上司的赏识。我也趁机表现出了才能,因此也就忙得不可开交,没有空闲的时间。所以辅佐主人治理政务,最忌讳的,就是心躁气浮及拘泥成见。
“点评”
幕宾行事的原则,贵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平正而不偏颇,切忌恃才傲物,目高于预;恃仗才能自傲,办事处理问题时就会意气用事,容易陷入僻陋之境地。另一方面,作幕宾者又忌没有才能,因为没有才能,在处理事务时就会拘泥不通,固执己见,缺乏权变通达,往往流于愚昧无知。僻陋和愚昧都不能为犯人设身处地着想,两种弊病同样足以败坏事情,误判犯人。可是两者相较,僻陋这忡缺点害人尤甚。要避免这两方面的毛病,必须人品和操守都要光明正大,道德和性情高尚坚定,遇事能通达权变,为人宽容而旷达,心平气和,临事镇定。这些品性都具备了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然而这样的人却实在是罕见的。但是也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改正这两种不足:愚昧糊涂者能够再往前进一步就会明白通理;僻陋而自持才高八斗的人,如果能退后一步则会公正持平地处理问题。那么这一进一退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呢?说穿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退”意味着虚心地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地学习;而“进”则是要务实地学习、读点书,才会不致于愚昧无知。
不要轻易照搬惯例
已经办好了的案子就像已经磨研出来的墨汁一样,只留下了外表的形式罢了。如果一定要照搬前案的处理方式,以它作为标准办理手头正在办的案子,那就是刻舟求剑,办出的案子很少有恰当的。即使是同一个盗贼纠集团伙盗窃,事态情状很不相同也就导致各种情形不同;同一个人斗殴杀人,可是其起因、下手的情形却遇然不同。按照这个道理推导其他事情,没有一件事不是这个样子。人情事态瞬息万变,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事情;稍微有一点儿不同之处。就会让人反覆推敲,大费心神。犯罪的人能获得生机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因错误而让犯人受到误判的原因也在这个地方。否则,对罪案不精细地辨别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而只是搬用以前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小则会导致览人翻供,使得办案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大则会产生误判,或者纵容了罪犯,也有可能冤枉了罪犯。因此不能不谨慎从事,千万不要轻易搬用以前的办案方式或裁决结论。
“点评”
办理案件不可先入为主,也不可没有主见。如果案件还不确实,不厌烦地研究审核,这就叫没有先人之见;案件既已确实可信,才开始办理记录囚犯口供文书,这就叫有主见。看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笔记录下犯人口供的文书。既然说是记录下犯人的口供,就不应该有什么需要加以改动删除的地方,由此就可以知道犯罪的情形状态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自然有一条法律条文刚好和犯人犯的罪相吻合。那么又何必拿出以前办过的类似案子来照抄搬用,依样画葫芦呢?假如一定要按旧案子来办理。就不免在原有基础之上加以增删修改。要知道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贻误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诈案慎勿轻办
倚仗亲信办事的官僚,喜欢把自己所信任的人作为耳目,去访问调查公事。他所倚仗信任的人,往往又是些徘徊于私人利益,或者为见识所限制的,鼠目寸光的人,这些人未必都是些值得深信的人。作为一个主事官员听信身边的亲信,原本就是靠不住的,这完全要他身边的幕宾主持正义,坚持公道,不被他们的各种漂亮理由改变自己的原则。如果一个主事官员,听从亲信的话而有了成见,再加上身边的幕宾把一些虚假浮夸的言辞作为确凿的证据,那么就很少有不把事情搞糟的。官员处理的事务,妙在要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样才能够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而加以判断。完全把传闻作为主要渠道,就会陷于迷雾之中,而且一有行动就会磕磕碰碰,障碍颇多。所以查访案子宜于谨慎,也不要轻易去做。
幕务之要在于勤
处理幕府政务,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勤勤恳恳地勉力做好一件事情。只要你身在衙门中服务,就不仅仅是你一代人而是连带以后的好几代人都得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在处理日常公务时,多拖延一刻时间,就会多拖累一刻才能办好。这就好像乡下人进城办事情一样,如能在中午之前办好了,马上就可以回家。如果过了中午都还没有办成,那就只好在城里找个地方住下来。如此一来,不仅要多花费些钱,还白白地荒废了当天要做的其他事情。小民百姓哪个不是靠自己的劳力来养活自己,耽搁了一天应该去做的事,就会减少养活自己一天的费用。那些看管监禁起来随人,更不能够忍受这种事情。因此衙门中人办事切忌拖延,况且一有了事情就立即动手办理,就会头绪清楚,调查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一天堆积一件事,那两天就堆积了两件未处理的事。没有处理的事难得越多,以后做起来就越觉得干头万绪,难于处理;情势迫不得已时,办理起来也就不能不草草率率敷衍了事,以搪塞责任。而那些满怀私欲的讼师以及奸角的役吏,也就会趁机混水摸鱼,从中渔利,以饱私囊,真可谓各种弊病层出不穷,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可胜数,用语言也难于表达清楚。就好像小船儿在市区河道中行驶,来的自来,去的自去,根本就不必担心河道会阻塞不通。可是一只小船停留不前,随着就会有十只、一百只小船被堵在河里,这样一堵就是一整天。由此可知,能够勤勉工作,即使做复杂的事情也会觉得闲暇有余,闲暇会使人内心清静平淡。如果工作不勤勉,即使于很简单的事情也会忙忙碌碌,忙碌会使人神昏意乱,当然也就干不好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