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德·埃斯坦伯爵(1729—1794),法国王家海军少将。
②黎塞留公爵(1766—1822),政治家,法国大革命后于一七九〇年流亡俄国,帮助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攻打土耳其,并于一八〇三至一八一四年间任敖德萨总督。王政复辟后回法国,先后出任外交大臣和内阁总理。
①圣日耳曼区是巴黎贵族聚居的地方。此处指盖朗德镇的贵族社会。
②拉丁文:主啊,保佑吾王吧!
穆士是一种扑克游戏,玩的时候每人发五张牌,另带一张翻牌。翻牌决定王牌的花头。轮到谁打牌,谁就说要或不要,完全听便。如果不要,只输自己下的注,因为只要篮子里没有存钱,每人押的注很小。如果要,就应该吃进,同时按赌注的总数赢得一定的比例。如果篮子里有五个苏,吃进一次牌就赢一个苏。不吃进,就被记入穆士:于是注的数目是多少,他就欠多少,待到下一圈将欠数放入篮子里。大家把欠的穆士记录下来,下一圈按所欠数目的多寡,由多到少,顺序放入篮内。轮着谁打牌的时候谁说弃权,就在这一圈中摊开自己的脾,并被视为局外人。发剩下的牌,大家可以按先后次序用手中的牌去换,就同两人对打的扑克一样。谁愿意取几张就取几张,以致头家和二家可以两人把牌全部拿光。
翻牌归发牌的人,因此他是末家。他可以用这张牌换手中的一张牌。一张“炸弹”可以轰掉所有其他的牌,“炸弹”名叫弥斯蒂格里,也就是梅花J。这种扑克玩起来虽然极其简单,但也不无乐趣。人们贪财的天性,灵活的手腕,面部的表情动作,都可以在这游戏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在杜·恺尼克府上,每个打牌的人拿二十个筹码,相当于五个苏,这样,每圈赌注的总数达五个里亚①,在这些人眼里,这是笔大数目了。如果手气好,可以一次赢五十个苏,在盖朗德谁也不会在一天里花掉这么多钱。因此,德·庞·奥埃尔小姐对这游戏的劲头不亚于好好打一场猎的猎人。这种扑克游戏之简单,根据法兰西学院编的专业词汇解释,仅次于打巴达伊②。泽菲丽娜小姐算半份,同男爵夫人合伙,她对打穆士的兴趣一点也不亚于旁人。押一个里亚,可能赢回五个。一圈一圈赢下去,对这个聚财的老小姐来说,是个重大的金融活动。她在这上面所用的心力同最贪婪的投机商在交易所开盘之后对公债行情涨落的关注没有什么两样。
①里亚,法国古铜币名,相当于四分之一苏,二十个苏等于一法郎。
②牌戏名。
一八二五年九月的一天晚上,德·庞·奥埃尔小姐输了三十七个苏。这之后,大家订了一条公约:以后谁输了十个苏之后一旦表示不想再来,牌局便终止。让一个人看着别人打穆士,自己不参加而心里难过,这在礼貌上是不允许的。凡是爱好都有其诡谲之处。骑士和男爵这两位政治家找到了回避公约的办法。当大家都强烈希望把热闹的牌局继续下去时,如果德·庞·奥埃尔小姐或泽菲丽娜小姐已经输了五个苏,豪爽的杜·阿尔嘉骑士总是奉送十个筹码给她们,条件是如果她们赢了就得还。这位大手大脚的老光棍,别人不花的钱,他肯花。也只有老光棍可以放肆地向小姐们献这种殷勤。男爵也送给两位老小姐十个筹码,托辞要把牌局继续下去。两位吝啬的老小姐总是收下的,当然,按女孩子的习惯,总不免要扭捏一番。男爵和骑士必须在赢了的情况下才能如此慷慨,否则,送这十个筹码就可能含有侮辱的意思了。如果凯嘉鲁埃家有位姑娘来看姨妈,穆士打起来会很热闹。凯嘉鲁埃家的人在姨妈家从来没有人称呼他们凯嘉鲁埃·庞·奥埃尔,连仆人也不这样称呼,因为他们在称呼问题上有十分明确的吩咐。姨妈教外甥女如何在杜·恺尼克家打穆士,以此作为莫大的乐趣。小外甥女奉命要文雅有礼。在小外甥女见到英俊的卡利斯特时,这不难做到,因为凯嘉鲁埃家的四位小姐都爱他爱入了迷。这四位年轻少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