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环

金阊怡亭王子、石顽刘子、鸳鸠、拳石李子、焦亭曹子,同下榻于平江抚署之“来鹤楼”。时在暮春,积润初滑,觉帘布绿云,燕衔红雨。昼长无事,相与共涉遐思。奚奴在旁曰:“此楼昔有仙人,请之则降,叩之则灵。”众闻之,遂盥手爇香,进盘盂,布米沙,悬榻竖颖,祷祀以求。俄而乩诩诩动,既而撇画成文,录诗一首曰:

十年幽梦在墙阴,一夕无端碎玉琴。万种春愁人不见,彩毫飞处墨花淋。

“奴碧环也。诸君子瓣香持至,于意云何?”时众以亚阑朱槛之间,木香正盛,乞一赐咏。清谈未已,佳阕早成。其词曰:

不比杨花轻贱,不似梨花娟倩。棚底弄清芬,勾引蜂狂蝶恋。堪羡,堪羡,乱洒珠玑万点。调寄《如梦令》

书毕,乩停,寂然。童子曰:“仙乎去也。”于是众惊其事,且爱其文。

翌朝而又设坛焉。乃降曰:

细雨花魂在,荒园草梦迷。不关蝴蝶舞,自有杜鹃啼。

麦饭餐风耳,椒浆吸露兮。最怜愁绝处,日暮下鸡栖。

众问其姓氏,又书曰:

闻鸡起舞愧雄才,曾向元都观里来。玉格冰清谁与共,阮郎携我入天台。

众又问:“是否姓刘?何缘羁此?是岂紫燕楼头,伤心关盼;黄鹤云外,返驾仙人乎?”又书一绝云:

絮语如绵问欲连,前生误摘并头莲。深藏金屋空怜惜,翠绕珠围十七年。

由是知其为金阁芳魂,玉楼幽艳,共叩示出处。又书一古云:

我家原住隋堤曲,阿父相携戍鸭绿。十二十三学秦声,十四十五教弦索。

裁得鸾笺写硬黄,吟成小句藏笥腹。亭亭二八入侯门,可怜匝岁尘埋玉。

多情肠裂泪偷弹,床头湿透芙蓉褥。夜雨铃声泣马嵬,秋风草色悲金谷。

词名檐铁付飘湮,瘦兰十卷谁来读。姻缘会合红莲客,何日妥予山之麓。

众读毕,咸为嗟叹。复请埋玉之所。环曰:“诸君可谓怜香之至矣。”复作一绝云:

高冢如山牧马牛,唐陵汉寝几曾留。不想千年石宝塔,但求一个土馒头。

书毕遂去。怡亭子曰:“前作有日暮鸡栖之句,旧闻东墙下有瘗骨,得毋即是?”众乃荷锸相从。深不三尺,果得遗蜕,玉质莹然。众急掩之,谋窀穸。

环临乩致谢。拳石乃问:“夜台寂寞,何如尘世凄凉?”环即书曰:

夜雨残灯太寂寥,风吹檐铁伴秋宵。断肠阕子无多句,只有零星旧数瓢。

众乃请示《檐铁》、《瘦兰》二集。环曰:“《檐铁》词乃记来鹤楼隐事,未便浪示人间;《瘦兰》词,俟月夕录考。”众遂皆以诗吊,环一一步答。惟拳石构思不就,仅得二句云:

往事追思血泪枯,音容回首已模糊。

环即接云:

感君吊我知君意,吟到伤心一字无。

拳石遂搁笔,唯唯逊谢而已。自此诗坛笔阵无宁晷,更无虚夕,诗词不下千言,惜未尽录。

会当深夜,酒阑人散,拳石一心皈礼,展拜而祝曰:“窃愿一睹仙容,得遂仰止。毋令人闻声感慕,空结遐思,致慨于霜露三秋之想,梦魂千里之情,诚为万幸。”环即画沙聚米,奋乩挥曰:

岂同仙女下阳台,蔓草扶苏莫浪猜。不必洪都寻羽客,一庭明月梦中来。

旋作兰麝香数阵。拳石子心醉神移,于乩前折腰再拜。既乃就枕徘徊,情思缭乱,不觉身游于白杨荒草之间。顷见月色朦胧,风情料峭,又闻鸣珮丁珰,双勾蹀躞。恍惚之间,而碧环已姗姗至前,敛衽端肃曰:“蒙君雅爱,不避陋劣,忝颜冒渎,感与愧俱。”拳石惊喜过望,相与促坐。第见其非云非雨,欲合欲离,如来洛浦,俨在巫阳。于是爱而生敬,敬则邪念俱融。环曰:“妾乃维扬人。年十六,即为前抚军小星之选,来至节署。缘以宠故,遂遘妒根。百般凌辱,竟至魂销一缕,冤结千丝。幸遇太乙慈尊,以我屈死,拯出恶道,一切解脱。今已召赴骞林。惟是枯骨颓垣,尤望诸公怜而瘗之,则感佩厚德,永衔泉壤矣。”言罢,呜咽掩面而去。

拳石惊寤,遍告同人,并记其集唐十绝志别。其一云:

漫道沧江吴楚分,独悲孤鹤在人群。春风一夜吹乡梦,回首姑苏是白云。

众遂择虎丘贞娘墓傍葬之,颜其墓道碑云“刘碧环之墓”。

胡曼

胡曼一名断肠草,俗呼打破碗。闽广山林川泽之阻,虎狼虺蝮虽能害人,其毒尤亚于此。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下咽,七窍流血,人无复生。惟急服山羊血可救,盖以羊食不死,故曰:“羊食大凉,人食断肠。”此物种类颇繁,枝叶多不能识别。奸徒取以毒人固多,而误中者亦复不少。又云被毒死者其魂尝附其根,迷惑来往之人而中伤之。每每无风能自招摇,诚妖物也。

粤博罗某村,黎氏一女年十七。因随母探外家归,路傍见黄花的烁,碧叶如油,一茎暴长尺许,心异而摘之,插鬓间。归饭,花忽堕饭器中,女箸入口,一嚼旋吐。俄而肠绞痛,色变。家人问视,饭器皆黑裂,知中蔓毒,急觅羊血得之,灌女复苏。

同村麦秀者,尝求婚于黎女,黎父母嫌其贫,不许。是日,麦自塾中归。村外野篱边,见一女子衣服鲜洁,独立丛莽间,近谛,白皙而美。女招之,麦应声至前。女曰:“汝非麦门仔耶?”麦曰:“何知我?”女曰:“奴黎蚬妹。我父母虽拒婚,我固未尝一日去怀也。”麦喜,四顾无人,遂与投绿蕉密箐之中而野合焉。麦觉女口中芗泽宜人,乃抚其颐曰:“何物甘香乃尔?”女曰:“嚼槟榔耳。”乃舌舐出尖,如碧芽茶,麦吮咽之。忽闻有人呼蚬妹声,女曰:“吾家来觅我。”遂匆匆振衣,约以后会而去。

麦至家毒发,家人问之,麦告以途中事。家人曰:“早晨黎女中毒,闻羊血救甦。当往乞其馀。”黎母曰:“无矣。”黎盖恐麦之不死,其女便不得生。坚请,黎氏终不与,家人空而返。麦捧腹泣曰:“我生以贫故,不能娶黎氏女。想我死后,冥中另换

一世界,或不至如此炎凉。黎氏女,我必妻之。”言讫遂死。而麦固不知其死,心忆篱落,乃趋而往。见黎女坐木棉树下,自靸其履。麦至,执手曰:“妹何来恁快?”女曰:“郎厚意相爱,妹已身许。今父欲夺我志,故来见郎,同适他所,以图永好。”麦曰:“奈未带得行李资。”女于袖中出一帕,皆黄白镪,示麦曰:“足用否?”麦曰:“何须太多。”遂与女行。

数十日,而路行者觌面曾不问及。至闽,凡五六年,生二子。黎女常思父母,终日涕泣。言曰:“妹当时不忍负郎,违弃大义,竟蹈私奔之嫌。今经六载,恩慈间隔;即郎违乡井,亦裘葛屡易。覆载虽宽,何地不可容身,而抚心何处可容也?”麦然之,遂偕归。麦令女且在舟中,先自抵家。及门,门有戟髯者持铁蒺藜挝麦,麦奔。忆其家或他徙,欲往黎家,愤其岳,且羞见之,于是复返舟告女。女曰:“郎在舟,妹且当归告,来接汝。”

女登岸,携一子,抱一子,至黎家。门人惊:“蚬妹病狂,奈何出行市上,拾人子女消遣耶?”女不答,笑而入。见黎父,拜于庭,诉其嫁麦至闽,养子来归之事。父曰:“汝患病数年,辗转床寝,何诡说为?速入自内。”忽黎母自内哗而出曰:“蚬妹出外来矣。”是时,女卧室中,忻忻起,趋而出,问之不答,至庭外,而庭中者甫下阶。是两蚬妹也,众皆见之。少则翕然而合。视其二子,呱呱于前,无所异。黎父母惑焉,使人验诸舟中,麦郎果在。女乃令人持女衫覆麦迎赘焉。

麦至,人不能见,独与女同处。麦家人闻之来视,皆女为之传言,不得见麦之形声也。惟黎翁待婿若稍有芥蒂,则百般扰乱,甚至门窗瓶盎悉为灾,故奉之如神明焉。

先君子署博罗令,欲尽草根以除民患,下令曰:“凡以事告理者,须拔数十本与词来,然后得进。”樵人不可得,黎女携其

子往采,则盈捆载。邑人皆鬻之,于是麦氏富而妖草尽矣。

(是《聊斋·水莽草》一段情景脱化出来。七如

观此,则倩女离魂,合抱为一,当不虚也。傅声谷)

泥鬼博

豫章灵官庙,为阛阓幽静之所。庙久残蚀,其肖像皆有神色,相传非当时人工所能。乞丐无赖常聚于此,夜则樗蒲幺掷之声连宵达旦。耽于博者,往往不计美恶。

陈一士有赌癖,时或囊涩,便觅小局。每一往博。庙中皆破落子,见陈至,咸趋迎之,故陈亦乐就。既而陈赌资愈窘,而入庙频频。庙故无门钥,来者忽去,而去者亦复可来,更柝者不屑稽留巡于此。“)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