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装作没有听懂:“你和志农到底是两口子,你们两个是一体的,他要是过得不好,你的日子……”

“我的日子很好啊。”

她有空间,也有钱,最不济也可以回娘家找几个哥哥帮忙做生意。

不像张志农,一旦跟她离婚了,他将会一无所有。

“妈知道……”

“妈?”沈婉清好笑的说了一嘴,赵梅立马改口。

“赵阿姨……”

“赵阿姨?”

“沈婉清!”

沈婉清也没继续溜嘴皮子:“你搞清楚,现在是你在求我!”

赵梅的气势一下子就矮了下去,她声音微弱,带着哀求:“以后我给你做饭,我看孩子,我刷碗,我不让你做任何事情,你帮帮志农行不行?”

“就这么点东西很难让我答应啊。而且你也不说什么问题,我怎么好跟我大哥说?”

只要能松口,就不是问题。

赵梅支支吾吾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既然不是大问题,那张志农自己就可以解决了,没必要来求我啊。”

今天不说清楚,那这件事情就办不下来。

赵梅想了想还是把她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沈婉清冷眼看着她:“我要是不问稀里糊涂的答应了我大哥向来疼爱我,要是真的把这件事情办成了回头你们一封举报信,我大哥的职位可就全都保不住了。”

“怎么可能呢?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大哥帮了忙,我们肯定是要感谢他的怎么可能还会写信举报呢?”

“你们家的人做事我信不过,这个忙我也不会帮,如果张志农是清白的,厂里就算调查也调查不出来什么,但如果他阳奉阴违收受贿赂,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导致这批货物出了问题,那他自己就应该承担自己应该担的责任。”

沈婉清态度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赵梅一下子破了防,“他是你老公,你们两个是一辈子的,他要是过得不好,你以为你有好日子过吗?他被戳脊梁骨,你的面子上也不好看,你们娘家那边也不好看!”

“大不了我们就离婚。”

离婚?

那可不行。

之前没出问题的时候张志农是香饽饽,是生产主任在整个村里乃至整个厂里,那也是一把好手,升上去指日可待。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昨天晚上志农回来说的那个意思,厂里要是能调查出来最好,但这种事情很难说得清楚,所以大概率也不一定能够调查的出来,大概率志农会去顶包。

那个职位要是没了,那家里就没有稳定的收入了,她现在过的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比起沈家而言也有些捉襟见肘,可比起从前这日子好太多了。

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这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婉清,算我求你了好不好?你就答应帮这个忙吧。”

“不帮,我请的假也到头了,我得去厂里上班了,拜拜。”

说完这话,沈婉清直接出了门,留给赵梅一个背影。

赵梅的手捏的死死的,她倒是情愿,小妮那天带回来的消息是真的。

哪怕张家脸面上过不去,沈家脸面上也不好看,闺女偷人,也算是有把柄能够拿捏她。

厂里最近风声很紧,珊珊看沈婉清来了,连忙凑上去:“你家里那位最近出事情了。”

“跟我没关系,他在他的职位上做实我在我的生产车间,他出了什么事儿跟我都没关系,更何况这两天我本来就在请假中,就算想要牵连也牵连不到我。”

珊珊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之前沈婉清可不会这样说话,要是张志农出了什么问题,她巴不得去家里面三催四请,怎么也要让沈建国出面帮忙。

怎么今天听到张志农出了问题,她反而这么淡定呢。

“你们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呀?不过我也能够看得出来。张志农最近对那些新来的实习生,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都格外殷勤,又是教她们这个教她们那个,就连时兴的新花样他都能够教。你可得小心一些,他现在可是生产主任,就算出了问题也不一定会让他去顶包。”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这个珊珊是整本书里边对原主还算不错的,所以沈婉清对这个女孩子也有善意。

“什么话?”

“是你的别人怎么抢都抢不走,能够抢走的都是垃圾。就看张志农愿意做人还是愿意做垃圾了。”

珊珊瞠目结舌。

要说张佳最近出的问题,无非就是张巧珍把孩子给送了过来。

还有就是沈婉清自己也意识到了张志农不像他表面表现的那么老实。

背地里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勾三搭四,但是却也没有给沈婉清好脸。

“对了,你会不会做些新花样?”

“只要你有图,我就能构思出来。”

末世来临之前,她的手机上倒是有不少新鲜花样,她自己嘛,倒是也能够画出来一些,但不确定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人的审美,如果珊珊能够加入的话,那自然能够少很多麻烦。

“那回头我画给你几个花样,你帮我看看行不行?如果你能做的话,帮我打个样板出来行吗?”

“当然可以呀。可是你怎么突然想要自己做衣服啦?”

画花样无非就是要给自己做衣服打版,那就是说明以后都有可能会用到这个花样,珊珊一点就通,问到了问题的关键。

“外面买的那些我有点看不上了。”

珊珊不明所以的跟着点头,“我最近还听到了一些风声。”

她左右看了看往来的人并不多,也没有人注意到她们这边。

她压低了声音,凑到沈婉清跟前:“据说好像是要裁一批人。”

厂子里的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最近知青返城,知青的子女也都跟着回来,落户是一个问题人数激增也是一个问题。

上头的政策自然是要响应的,但问题是厂的规模就这么大,需要的人就那么多,多出来的人没有地方放呀。

可是知青那边也不能怠慢,那么那些倒霉头子自然也就落到了他们这些才进厂没有多久的人头上。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