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你瞎说什么啊?”
“人家只是把子羽哥哥当成好哥哥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顾雍也路过看着蔡琰道:“老师,你看看,师妹现在一口一个子羽哥哥,看样子他们两个人之间可是亲近的很喔。”
顾雍和蔡邕两人一唱一和起来。
听到这些话,蔡琰早就涨得满脸通红。
“元叹先生,父亲,你们可别乱说!”
“子羽哥哥可是有媚娘姐姐呢。”
闻言,蔡邕更是叹气道:“什么乱说!再不加把劲,你的子羽哥哥就要成婚了!到时候,你可就做了妾。”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蔡琰一听,脸更红了捂着脸就跑开了。
蔡邕,顾雍两师徒面面相觑,难道他们没有说错吗?
“罢了罢了!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怎么的,也要等到子羽消化了整个荆北地区。”
顾雍,也是连连附和道:“老师,学生也觉得不能操之过急。”
就在这时,洛阳。
朝堂之上,坐在龙椅上的董卓正怒目圆睁,紧紧盯着手里的奏报。
他身边穿着淡薄的妃嫔宫女,则是跪在玉阶下瑟瑟发抖。
这些女子们可不敢触当今董太师的眉头。
否则,很可能就有人头落地的危险。
暴怒中的董卓,可不会有什么怜香惜玉的心情。
“可恶啊!袁绍竖子,咱家封他为渤海太守。”
“他竟然忘恩负义,举兵联合谋逆!”
此时,董卓女婿李儒,同事也是西凉军的首席谋士正在向董卓报告最新的军情。
“报告太师,如今袁绍已经联合了十八路诸侯,目前聚集于酸枣。”
董卓闻言,气涌上头道:“袁绍小儿,他敢来,咱家正好可以一并收拾了。”
“不过,那袁绍太可恶。”
“咱家要屠光他在洛阳的亲族,让那些逆贼看看得罪咱家到底是什么后果。”
李儒闻言一惊。
这袁家可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如果屠他一门,不就是宣告与整个天下士族为敌吗?
这样无疑是在有外敌的情况下,又树立了新的内敌。
想到此,李儒连忙劝谏道:“太师,不可!”
“这样一做,全天下的人就会觉得太师过于残暴。”
董卓微微拧眉,要不是李儒作为自己的女婿,他早就把对方砍了。
“残暴!残暴就残暴。”
“咱家给给那些士族脸了,他们给咱家脸吗?”
一道命令,自洛阳上下彻底执行。
整个城内,凡是有关袁绍的亲族悉数都砍了脑袋。
半个月后,愤怒的袁绍更是聚集了三四十万大军往虎牢关。
董卓则是派了吕布,引西凉军三万前往御敌。
对于天下风云变局,新野却是一点儿也不关心。
因为刘风,正在忙着新一轮的建设。
把新野城的模板,推广到势力所及的每一个角落。
新野,樊城,襄阳,宜城,连结成一线。
而每个城市,刘风都想打造成不同的方向。
新野,属于特区,每项政策的试点。
樊城,属于水城,除了操练水军外,刘风还要把他打造成优秀的港口城市。
至于襄阳,作为荆州古来的治所,最适合变成经济、政治中心。
这样一来,刘风的势力一下子扩张了十倍。
人口也增加到一百五十万。
刘风打算用半年时间,在地盘上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假以时日,这个人口还会上升几十万。
至于其他建设,他则采取了和新野城相似的举措。
水泥,工厂,等等统统安排上。
城墙,大路,纷纷建设起来。
至于工人的待遇,有了高产的作物还会有难度?
一日三餐管饱!
而且,每月领五十斤粮食!
至于钱!刘风则是开设了印钱坊,统一发放新野自己的货币。
没过多久,青天大老爷的名号彻底传开。
至于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戏码。
没有了孙坚以后,对于他来说只是隔岸观火罢了。
现在,自己正忙着曲辕犁,土豆,红薯,玉米等等种子的推广,根本没有心情理这些。
还有,各大工厂,学堂,也都纷纷建设起来。
刘风又是来回忙碌了快两个月。
这段时间,没有了刘关张三兄弟,历史上的三英战吕布事件并没有发生。
因此,董卓得以在洛阳再度盘桓。
后来,袁绍从河北请来了颜良与文丑,在两人合击之下却是杀了华雄。
历史,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而就在这两个月,王睿却是彻底懵逼。
他发誓,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
两个月以来,荆州的百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聚众到他的府邸请愿。
刚开始,他还纳闷呢。
自己这才搬来襄阳多久,有没有颁布苛捐杂税,这老百姓怎么又有意见了。
结果,派人调查一番结果后,得到的结论却哭笑不得。
原来,那些工人全部都是新招来的流民。
结果一到襄阳城,就碰到了刘风的招工队。
本来想着当一个苦力勉强活口,结果待遇却是高道下人,而且一天只干八小时的活。
“抗议!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是啊!刘大人他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待遇,居然让我们干这么少的活。”
王睿欲哭无泪,这些个刁民,让你们过好日子,你们倒是不乐意了。
但,他心里却是相当震撼的。
只要荆州在刘风手里,必定焕然一新,百姓丰衣足食。
难道说,他真的适合做荆州之主。
王睿,陷入了深深的苦思。
荆州的未来将会如何?
王睿心情起伏,但荆州襄阳一带却是相当的平静。
然而,这份难得的平静却是被一则消息给打破。
董卓前军吕布被联军击败,洛阳城被焚烧殆尽。
无数生灵涂炭。
朝廷自此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最后一次朝会上,董卓把所有反对的朝臣都屠戮殆尽。
同时,亦有一批朝臣选择离开朝廷,这就包括了此事的御史中丞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