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的目标当然很明确。
因为这时候的孙坚,还不是江东时期的东吴,基本上没有水军。
而刘风在夺取樊城以后,已经拥有战船几千艘。
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搭载士兵南下。
宜城,正是襄阳通往荆南的要道延后。
如此一来,即便孙坚能顺利拿下襄阳,也只能放弃退兵。
而且,按照水路的行军速度。
他们极有可能在之前就可以拿下宜城,那么孙坚军就更惨了,面对的就是王睿和自己的两面夹击。
问题,迎刃而解。
而且,王睿此人个性懦弱,远比自己的叔叔刘表要好控制。
只要他不死,朝廷也就不会另外委派新的荆州牧来上任。
刘表单骑走荆州的事情将不复存在。
自己以后可是要成为荆州之主,他可不想头顶上多出一道障碍。
罢了,此事还远。
他拿出将令,一一分发给自己的手下。
守城的守城,领军的领军。
那一万人马也分成了两路,其中一路五千人由岳飞和典韦领兵,直接往樊城而去。
另外一路五千人,则是由刘风和许褚率领,直取宜城。
剩下文臣和廖化,则是守住家门,以待时变。
既然现在已经是一个机会,刘风不介意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南郡各地。
也该让那些士卒们看看新野城的能耐。
只要救下王睿,他必定会记住这个恩情,以后定然会仰仗新野的力量制衡荆州士族。
再不济,按照惯例也能混个太守来当当。
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大军兵分两路,离开新野。
就在第四天后,五千人马已经濒临宜城的城门下。
根据哨探一路探查,他也知道了守城之人,原来就是武陵太守曹寅。
这时候,宜城的府衙主帅宅邸之中。
“太守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那个新野城的刘风,竟然带着五千人马把我们给围住了。”
“什么?”
曹寅看着跪在地上的斥候,眉头不自觉地挑了起来。
现如今,这宜城里只有五千人马驻守。
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新野城的县令竟然敢来驰援王睿。
“我们城内,现在还有多少将士?”
曹寅来回踱步,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回禀太守,昨日孙坚将军又调了两千人去押运粮草。”
“因此,宜城目前已经不足三千人。”
听到这个消息,曹寅的脸色黑如锅底。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有人会从水路来攻打。
这汉江地面上,原来不是江夏贼的天下。
为什么那个新野县令能顺江而下。
难道说樊城如今已经易手?
“立刻传令,今夜尝试派出哨骑,务必去找到孙将军。”
“是!”
曹寅背着手,脸色凝重不已。
本来以为留守后路是个好差事,没想到却是被人抄了家。
当下,他只能祈祷自己的哨骑能够趁夜突围。
然而,还有一件事他始终想不明白。
为什么孙坚的军队一北上,对方就好像闻到了消息,马上攻打宜城。
难道,这就是巧合吗?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
宜城大门外。
五千大军经过半天的修整,已经严阵以待。
每隔五里,就驻扎一营,将宜城四面都围了起来。
这时候,数匹快马偷偷潜伏出城。
尽管被发现擒拿住了大部分,但还是有漏网之鱼,往北面襄阳而去。
军营之中。
岳飞赶到刘风的面前,拱手道:“回禀主公,刚刚前部传来消息称,曹寅应派出了一批哨骑,连夜往北报信。”
闻言,刘风默默颔首,思索片刻。
因此那个哨探,其实就是他故意放出去的。
原因就是让孙坚知道,现在后路已经被堵住。
这样同时也会告知被困襄阳的王睿,他们的援军已经对敌人进行了有效打击。
原历史之中,孙坚其实一开始邀请王睿一同出兵讨董。
但王睿与曹寅不和,要求孙坚擒拿曹寅后才会一同出击。
但,曹寅在后来伪造了王睿的罪状,反倒是让孙坚杀了王睿。
在刘风看来,孙坚并不蠢。
从他后来无端杀害南阳太守张资的作风来说,有没有这份罪状都阻止不了其起的杀心。
原因就是,孙坚自认为自己能够统一荆州,这才以讨董为名,一路压服各郡。
相反,王睿则是不停的掉链子。
其后来的操作,堪比后面的刘璋,竟然被孙坚吓得活活吞金自杀。
现在刘风透露信息给王睿,就是增加他的信心。
也委实是难为了人。
“明日白天,当即攻城!”
“是!”
刘风下达了命令,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翌日,正午时分。
王睿此时已经站在襄阳城头,望着城墙上哀嚎痛苦的士兵,以及城门下的两万孙坚军,他很是踌躇。
这一切来得太快,教人无法适应。
为什么前一段时间还跟自己礼尚往来的孙坚,竟然会攻打自己的大本营。
而且,还就是在自己准备迁都之时。
如今襄阳城内,只有自己带来的亲卫三千人,再算上原来的郡兵。
加起来不足六千。
但脚下,可是有足足两万余大军,为首率领之人还是那个长沙战神孙坚。
王睿压力山大,真的有些顶不住了。
就见到孙坚的部队,已经摆好了阵势。
帐下的四员武将,韩当,程普,黄盖,祖茂,也已经率军在四面各自指挥。
刚才的一个回合下来,已经让襄阳城头损失惨重。
守城军队的后方,襄阳郡府之中。
蔡邕和顾雍二人对前方的战局看得是一清二楚。
二人的脸色都是巨变,没有想到孙坚竟然会联合荆南发动这么一场叛乱。
一股不详的预感从他们的心头冒了出来。
难不成,今天就要陪着荆州刺史一同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