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离历六百五十年。

十月,初六,大雨!

对于普通热人改变命运的科举如约而至。

秋风萧瑟,细雨纷飞。

淅淅沥沥的雨滴从天而降,交织成一片朦胧的雨幕。

将远方和近处的人儿,统统氤氲成一片斑驳的画面。

若是平时,阴雨天的街道上,定是人迹寥寥,略显冷清。

但今日,因科举考试,打伞的行人匆忙走来,一双鞋底濡湿的大脚,踏着光滑湿亮的青石板路而过,溅起细小的水珠,行色匆匆。

不少父母举着雨伞伫立在考场外,静等自家寒窗十年的儿子好消息。

而今天,郑璃更是雇了一辆马车。

今日是自家小叔子科举的日子,郑璃十分上心。

而昨晚,她特意叮嘱陈长歌早睡,为的就是养精蓄锐,今日好好发挥。

“长歌放松点。”

“反正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捕快,不愁吃不愁穿,而且也开始修炼了,没必要有太多的压力。”郑璃为陈长歌收拾东西的同时,安慰道。

她昨天听到白云县来了很多青年才俊,而且这些人都是文武双全,她心中对于陈长歌能够高中已经不抱希望了。

毕竟,能够在那些天才中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了!

以前是坐井观天,以为自小叔子寒窗十年,看肯定很优秀,但自从对科举有所了解之后。

郑璃才发现,科举考试太难了。

经学,时策,诗词歌赋!

若单是考诗词歌赋,她相信自家小叔子没有问题。

可是……

还有考虑武道天赋。

但自家小叔子修炼至今才两个月左右。

所以,陈长歌拿什么参与科举考试?

……

贡院。

一处在白云县特意设立科举考试的地点。

当陈长歌坐着马车来到这里的时候

发现贡院门口,此时已经人满为患。

一放眼望去,密密麻麻。

由于是下雨天,门口排队的队伍如长龙,从贡院一直到街道的另一头。

还好为了确保科举顺利进行,周围调来的官差亲自维持秩序。

“儿子,不要紧张,考不起,大不了咱们下一次再来!”

“你才二十,有的是时间,咱家什么都没有,但唯独钱多,实在不行,回去之后,爹给你准备好良田万亩,酒楼数家,足够你挥霍无度。心中千万不要有压力。”

人群中,一富商冲着自己的儿子喊道。

闻言,陈长歌也忍不住抬头看去,究竟是什么的人竟然这么豪横!

瞥了一眼,他便失去兴趣。

随后抖了抖不经意间沾在他衣衫的雨滴,从袖口摸出考贴,然后毅然走向贡院。

上交考贴,待审查人员确认无误之后,便放进了贡院。

……

白云县县令府邸。

只见一位男子站在屋檐下,遥望贡院方向。

此人衣着光鲜,气质儒雅,周身透着雍容华贵之态。

外貌长相更是既英俊潇洒,又孔武有力。

此人乃是白云县县令,谢飞虎。

“这次希望能够成功。

以我对这届白云县考生的了解下,除了贺一鸣,其他的考生就没有比你强的。

朱光文啊,朱光文,希望你不让我失望。”

谢飞虎伸出手,任由雨水穿过手掌。

然后一抖手臂,目光又看向皇宫深处:“才刚刚上位,就想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可用的人才,还真是异想天开呢。”

与此同时,御书房。

“陛下,按规定,科举考试开始了!”

宦官李林行礼道。

闻言,陛下点了点头。

“若今日谁能够做出令朕满意的题,哪怕你是普通人,朕也必重用你!”

陛下喃喃自语道。

“咚!”

当贡院的考试声响起。

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众考生有序入场。

在各个考场,皆是有官差腰佩朴刀,挺直腰背,紧紧盯着考生。

而那些前来监考的考官更是眼神如刀。

当三科的试题发下之后,三个监考官员站成三角形,全神贯注的盯着众人。

陈长歌随意打量了一下他所在的考场。

三十人。

而朱光文很巧的坐在他的右手边。

当严肃的考官口吐“开始”两字。

顿时所有人磨墨,提笔。

周围的磨墨声,让陈长歌一下子浮现前世记忆。

曾经他也经历过这样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还是两次,但可惜他没把握住。

可是,这次!

与之前不一样了……

他有挂!

白云县,

另一间考场。

贺一鸣单手持笔,扫了一眼试题,他满脸喜色。

……

朱光文皱着眉,然后低头沉思默想。

……

陈长歌面色平静。

第一门,经学。

很简单。

这一门考试,便是从大离王朝以前的古经中挑出一段,让考生进行解释说明。

对于穿越的陈长歌而言,只要是背死书,根本没有压力。

对上面的题,轻松破题。

微微一沉吟,才开始仔细誊抄上去。

这经学考察范围太广,导致很多考生绞尽脑汁思考。

很多人明明记得自己背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还有甚者,考试之前明明背的时候是:马东梅!

但考试的时候,答上去的是:孙红雷。

陈长歌用了两个个时辰才将经学答完,整个答题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看着答题纸上字迹。

陈长歌忍不住点头。

他的字迹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

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

还带着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三个字:绝绝子!

时策,也就是策。

大体与现代议论文相似。

这题才是科考排名的核心。

若是知道这次评卷人的心思,做题时用其喜欢的字体,论证能用其诗句或者作品进行论证,那评价绝对不低。

但若是考生自己作妖,擅自批评,或者指桑骂槐。

那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其中尺度,需自己把握!

陈长歌仔细看了一遍题目。

大体意思是:如今大离王朝危机四伏,妖魔鬼怪虎视眈眈。

朝中官员有人认为先拉拢妖魔鬼怪,然后徐徐图之。

也有官员认为,泱泱大离王朝,岂怕那些妖魔鬼怪之徒,坚持武力镇压,将那些魑魅魍魉打得心服口服!

若你是朝中官员,支持哪方观点?或者有自己独特看法吗?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