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普紧咬着牙关,嘴里缓缓吐出几个字。
“七杀阵,一杀,杀身!”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擂台之上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肃杀起来。
方贤只感到自己仿佛处在一片荒凉的古战场之中,周围刀光剑影,厮杀声震天。只要一个不留神,便会被敌人斩于马下。
他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有些认真起来,事实上。作为一个从底层攀爬上来的平民小子,他心里从来就没有看清过任何对手。
更何况阵法师这个职业,不由得任何人轻视。二阶阵法师的数量并不多,陈同普能够走到擂台之上,肯定是有着他自己独到的手段的。
话虽如此,方贤也没有因此所萌生过退意。即使对方所施展的阵法已经到了让他也有些心神震撼的程度,但也没有让他的念头有过丝毫的动摇。
身为体修,修的就是一个一往无前,一拳打出,要让眼前之人觉得自己是苍天在上!更何况。他如此夜以继日的修炼圣阳法身,若是连碰到这点小事都会退缩,那这次学院大比参加还有什么意义?
“来吧!”
方贤豪迈的笑了两声。
眼神紧盯着陈同普的方向,为即将到来的一切做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
……
“居然是七杀阵阵。说起来老夫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他了。”
看台之上,王相淡淡的道。
“我还以为王相不会对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场面感兴趣呢。”
柳逝水在一旁道
“老夫只是有些怀念罢了。”
王相脸上的表情有些惆怅。
“的确值得怀念。”
柳逝水点了点头。
作为几十年前那场护国战争的指挥官,王相比在场任何人都要熟悉七杀阵。
因为这个阵法创造出来的本意,就是能够为了在战场上对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杀伤,护国战争之初,大秦皇朝一败涂地,无数战士袍泽在沙场上牺牲,这在让人心中悲愤不已的同时,浓烈的爱国情怀也被激发出来。
于是七杀阵这座阵法应运而生,它的修行门槛并不高,只要有着二阶阵法师的实力,并加以练习,便能够很轻易的施展出来。
再创造出七杀阵之后,大秦皇朝的阵法师在面对敌方修士时,只要对方的实力没有强出太多,那么最起码也能得到一个一换一的结果。
大秦皇朝的修士都是有血性的,阵法师也同样如此,以至于到了后来,大庆皇朝的修士,竟无一人胆敢直面大秦皇朝的阵法师。即使出现也都是成群结队,这样的局面为后来王相出手,一举翻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从来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改变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大势的滚滚车流面前,除了能够振奋人心之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民族英雄主义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王相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在护国战争初期,不惜生命的奋起杀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那些人。包括七杀阵的创造者在内。他们都值得令人钦佩。
“只是老夫没想到,再见七杀阵会是在这种场面。”
王相的语气颇有些遗憾。
“麓山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的。”
“这是我们的疏忽,等这场比赛结束之后,我会严肃处理此事。”
李佩璇十分认真的道。
他十分清楚,王相作为那场护国战争的指挥官,对于七杀阵有着怎样的感情,同时他也明白。对方多年未见,心心念念的阵法,这时出现,却是对学院当中的同窗拔刀相见。
看到这一幕。王向心中若是没点怨气,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说话如此客气,已经是给他留了极大的面子了。
所以李佩璇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心中将陈同普此人已经拉进了黑名单。即使他能够从这场擂台战中获得胜利,等待他的也将是十分严厉的处分。
“给我去死!”
擂台之上。
陈同普已经完成了所有气势的堆积,他看着方贤,眼中的疯狂之色愈发明显,右手用力一挥,顿时,长久以来所积攒着滔天杀意,便朝着方贤的周身呼啸而去。
“来的好!”
方贤低喝一声,竟是不闪不避,朝着杀气所袭来的方向一拳轰了过去。
“昏招,真是昏招!”
“他一直都这么勇的吗?”
“唉,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要是集中注意力,把精神全部用在躲避上的话,说不定还有存活下来的机会,可现在……”
擂台下方顿时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毕竟大家还都是心智未开的年轻人,勾心斗角的事情,虽然也会出现,但总的来说多数人还是保留着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窗送死还是在这学院大比的擂台之上,只要没有存在什么深仇大恨的人都表现出了于心不忍的情绪,甚至有人已经闭上眼睛不敢再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看台之上,王相眼神中的赞叹之色却愈发明显。
七杀阵最大的缺点就是凝聚时间过长,而凝聚完成之后,在同阶当中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对付他的唯一方法,就是逆流而上。
找出阵法当中的薄弱点,并逐个击溃,只是留在原地一味的躲避,终究会被持续不断的杀气将体内的灵力给消磨殆尽,之后便只能束手待毙。
关于这一点,在整个大秦国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而方贤却能够一眼看出,并且有着勇气,将其付诸实践。
不管是他真的有这个能力,还是只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王相都不愿意放过这等人才,他转过身,对着李佩璇拱了拱手道。
“李兄,恕我冒昧,此人是个打仗的好苗子,可否将其割爱给我?我能保证二十年年之内许他一个大将军的职位!”
听闻此言,即使是以李佩璇的涵养,也是不由得愣了一下。
他相信王向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蒙蔽于他,王相一言九鼎,言出必行,这是大秦国上下人尽皆知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