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这才翻身上马,有些不舍的匆匆离去。

看着秦始皇和蒙武王翦这几个大佬匆匆离去的身影,赵穆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他来到大秦这么长时间了,还是第一次听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消息。

一想起地震给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赵穆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

前世的赵穆,可是经历过好几次大地震!

电视屏幕里,网络上那断壁残垣,墙倒屋塌,交通断绝的场景。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困顿无一的景象。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估计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力水平大幅度发展的21世纪地震,带给百姓的伤害都如此之大。

在这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的秦代,地震给百姓带来的伤害肯定是更加的严重!

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赵穆打定了主意,就立刻仔细思索起来。

一边思索,赵穆一边回想起了后世抗震救灾所急需的各种物资。

方便面,火腿肠,饮用水,帐篷,药材!

还有把各种物资紧急送往灾区的交通工具!

一边回想着,赵牧拿起毛笔就把能想到的物资一件一件地写在了毛边纸上。

方便面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赵木上大学的时候,在食品厂干过暑期工,对这工艺也算是了解。

火腿肠不太了解,但是罐头该怎么做他还是知道的!

听装罐头做不出来,陶瓷装的罐头还是没问题!

至于帐篷,赵穆手里可是有10来个优秀的纺织工匠。

完全可以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按照自己的要求把合适的帐篷发明创造出来!

至于饮用水和药材,赵穆可以先把活性炭发明出来,做出净水装置,送到灾区,让广大灾民就地就能喝到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药材,也可以把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防止疫病的诸葛行军散这些中成药给发明出来!

把一项项需要发明的东西记了下来,赵穆打算从易到难,先从方便面和罐头开始!

打定了主意,赵穆就大步来到了厨房!

“小的拜见少主!”一看见赵穆来了,厨房里正在忙碌的厨师,仆役们急忙放下了手中的活,低头行礼,恭敬的说道。

“都起来吧,忙你们的活吧。”赵穆摆了摆手,就来到了灶台边,对面点厨师说道:“我今天来,就是想找你制作一种新的面条!”

听到这话,面点厨师就不由得激动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赵穆可是不停的发明新的面点。

王府别院的面点,像面条,锅盔馒头,包子,饺子,已经在咸阳城乃至整个关中都流行起来。

经常有各个达官贵人府里的厨师过来学艺。

王府别院的厨师们,江湖地位是直线上升!

家人的地位都跟着上升起来。不知道有多少厨师同行和他们套近乎走关系,想方设法的学会新面点!

王府别院的厨师们,都期待着赵牧这位少主再发明出新的吃食和面点呢!

“少主。您又要发明新的吃食?”

面点厨师一下子激动起来。旁边几个厨师也不由得激动起来,急忙凑了过来!

“先别激动,我这就好好的教你做!”

看着面点厨师和其他几个厨师一脸急切的样子,赵穆不由得微微一笑。

随即就耐心的指点着他们,按照简化的程序,制作起了方便面。

“少主,这样制作出来的面饼有什么奥妙之处啊?”

看着经过油炸已经缩成一团,干巴巴的方便面面饼,面点厨师就不由好奇的问道。

“是啊,少主。这面团经过油炸之后缩成一团,看上去干巴巴的,一点都不好吃啊!”

另一个厨师也急忙说道。

“干吃当然是不怎么好吃了。”

赵穆自信的一笑,就把制作好的面饼放在了大碗里,随即吩咐一声:“拿开水来!”

一声令下,一个厨师急忙端着烧开的水走了过来。

“倒到碗里。”赵木一脸严肃的说道。

厨师小心的把开水倒进了碗里,紧接着赵牧就在碗上加了个盖子。

过了大概三分钟的样子,赵木揭开了盖子。

厨师们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原本干巴巴缩成一团的面团,已经变成了一根根细长柔软的面条!

赵木拿起筷子把泡开的方便面搅动了几下,夹起一筷子面条放进嘴里就品尝了起来。

“味道还行,就是没有料包和蔬菜包,差了点意思。”

赵穆心里说着,就放下了筷子。

“少主,这新吃食的味道怎么样?”

面点厨师忙好奇的问道。

“还可以。”赵穆点点头道:“你们可以先尝一尝!”

“多谢少主!”厨师们忙激动的答应一声,小心翼翼的把面饼放在了碗里,用开水泡了起来。

泡开之后,就小心的品尝起来。

“味道确实不错!”面点厨师一脸激动的说道:“面条筋道,汤的味道也不错!”

“味道真不错!”另一个厨师。尝了一筷子面条,就忍不住大声说道!

“这一锅面条你们就先吃了吧,吃完之后,再按照我教给你们的方法多制作一些!”

看着一碗方便面就让厨师们激动不已,赵穆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随即吩咐一声。

这方便面具体是什么味道,他可是心里有数。

没有味精,没有调料包,也没有脱水蔬菜包。只有干巴巴的面饼。

比起后世最便宜的方便面来都差了许多!

厨师们给了这么高的评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很少吃到面食,还有新鲜感的因素吧。

不过眼下情况紧急,匆忙把方便面发明出来,也是为了救援灾区,方便面的味道差了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想到这儿,赵穆的心情就舒服了不少。

随即就回到了书房,开始仔细回忆起红烧肉罐头的具体生产工艺。

一边仔细的回忆着,赵木一边拿起了毛笔,按照秦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条件,一边记录,一边用心修改起来。

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黄昏时分。随身侍女拿着蜡烛来到了赵穆的书房,悄悄的放在案几上点燃,随即静静地侍立一旁。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