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快,熊一武在回到自己的工厂之后,立马就着手建设专业的桶装方便面生产流水线。
这现在拿到的只不过是本省部分地区的订单,一旦等知名度打响出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订单接踵而至。
等到那个时候,桶装方便面的市场便会迎来它的高峰,如果再不能做出创新的产品,或者是压低商品的售价。
自己可就没有机会能够抢夺这波市场的红利了。
眼看熊老板仅仅是抄袭别人的产品方式以及销售模型,就能够带来这么大的利润,孙淼感觉非常不服气。
内心中对于这个方便面行业的大佬也开始有些不满。
如果只是这个样子就能够赚到钱的话,那又为什么需要他这种人过来插手呢?
只是即便这样并不能够缓解熊老板心中的怒火,他还是第一次亲自跑出来招揽自己所中意的人却受到这样对待。
他必须要给李鑫一点颜色瞧瞧,不然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姜还是老的辣。
定下来的这个价格对于熊一武来说,其中的利润并不是特别的高,但也足以弥补当下食品厂里的亏损。
手上的生产线根本没办法用于制作如此众多的方便面产品,三鲜伊面所需要的调料包都有些供应不上了。
熊一武的心理已经有了一些打算,他准备将原本国涛食品厂所生产的那一些方便面全部都砍掉。
只是这样子的想法可能不会特别顺利。
果不其然,当他将自己的念头通知给了下面的孙淼等人时,引起他们几个人的强烈反对。
就连一直跟着熊一武的王建国都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之前熊一武就已经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很多口味的方便面,那些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
出于节省开支,精简产品的角度出发,的确没什么问题。
可这并不意味着国涛食品厂的所有商品全部都要砍掉,以此来认真的生产三鲜伊面。
一旦砍掉的话,整个国涛食品厂就只剩下三鲜伊面一种方便面生产销售,所谓的食品厂不就是借壳的华丰吗?
只是现在的熊一武对于食品厂有着实际上的控制权利,只要他想,就没有人能够阻挡自己的意愿。
但心中强烈的想法,最终还是被按压了下去。
正如今天李鑫曾经和自己说过的那一句话一样,如果自己的工厂永远都没有创新的能力,依靠这三鲜伊面下去,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自己也想保留在中部地区的其他关系,做的太绝,无异于是树敌。
于是,熊一武准备扩张自己现在的生产规模。
重新盖建加工厂不仅需要时间,花费的资金也是不小的数目。
正当他犹豫的时候,看着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人,脑海中迸现出来了一个想法。
如果重新建造工厂不行的话,可以考虑从孙淼他们手中的工厂开始下手。
反正设备就只有那么些东西,只要能够正常生产,再将面饼放入自己品牌的包装袋,又有谁能够认得出来呢?
更何况像他们这群人中,以华龙食品厂为例,姚群之前就有向中华食品厂出售过他们的生产线。
意味着他们的产能严重过剩,低价售到自己这边来,就能够让他们保全住自己的设备,也能尽可能的避免资金使用过度的麻烦。
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的同意,反正工厂现在的生产也大不如前,出售的价格也比较低。
相比之下,做一下代工或许还能弥补一下账目上的亏损。
这样一来,他们几方人眼前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熊一武考虑的事情自然就变成了如何给那李鑫找点麻烦,七成的订单意味着比自己的出货量还要高上一倍。
继续放任下去,他们的成长进度可能要远超自己的想象。
今天在商谈价格的时候,他们两人之所以会意见统一,完全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生意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若是等到子弹真的打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逃炮,那就已经晚了。
于是,他联系了一直给自己供应面粉和其他材料的厂商,打算从这个方向上更进一步的压低价格。
成本下降了,自然就能够将售价往下调整一点。
到时候他就不信自己仍旧只有三成的订单!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还特地安排了几个人时时刻刻的盯着中华食品厂。
如果有什么动静,立马向自己汇报。
他相信,这个年轻人绝对能够再发现一些能够让自己意料之外的赚钱门路!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李鑫手中所拥有的现金已经达到了恐怖的25万。
在这个年代里,25万已经足够购买一辆非常奢侈的私家汽车了。
而这个年代里拥有私家车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私企的老板,或者就是从政单位的高级官员。
更何况李鑫只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积累到了这样的财富,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较的。
倘若只是做一个小老板的话,这些钱已经足够让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过的平平安安。
但现在是1988年,再过20年,手上的这些钱也根本算不了什么老板了,也不会再有什么引以为傲的食品加工厂。
他决定将女儿送入学校之后,便开始自己真正宏伟的目标。
那就是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眼下所拥有的这个食品加工厂,只不过就是一个跳板而已,使用得当的话,今后这个厂子也只会成为自己“可有可无”的冰山一角罢了。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的拉开抽屉,拿出了当时吴站长写给自己的那一张纸条。
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他怎么都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会用到这种东西。
前一世的自己更是从来都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别说是往里存钱了,就连借出来钱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