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琴声初起之际,平淡深远,缓缓弹去,细细审之,只有一股子浩然正气。
若不细心领略,自觉无味。
如入山阴道上,而不视其美也。
然而到了中间部分,随着王蕴几带起,几拨刺,瞬间这调子就发生了变化。
不仅声音苍茫,透着一股浩然的古意,而且极为醇厚,这就考验指头上的功夫了。
然而王蕴弹奏和缓,拨刺尤宜平静,抑扬顿挫,起伏虚灵,显然是极为的熟练。
细心静作,自有神奇之韵!
到了最后的高潮部分,如同一个舍身取义的剑客,终于拔出了十年的藏锋一剑,以身殉道。
臞仙作秋鸿,妙在不疾不离,一收痛快,真正将意境上升到圣贤以身殉道的层次。
而在这一阵的高亢和激昂之后,王蕴轻轻地停下了手指,只是用手掌在古琴上面轻描淡写抚摸了一道。
琴音泛出,趣味无穷深远。
当这一曲奏出之后,整个蔡家府邸陷入了久久的寂静,无人发出丝毫声音,落针可闻!
“好!”
又是曹孟德最先一个鼓掌叫好,然而场面和一开始别无二致,迎来了大家的一片白眼。
“我说孟德呀,你要不要出去玩?在这里打扰大家听曲子,实在是罪大恶极!”
袁术可不像其他人那样忌惮曹孟德,所以这时候当先开口,直接就是怒怼出声。
曹孟德倒也不生气,哈哈笑道:
“主要是弘毅的这首曲子,往日里闻所未闻,没想到却是如此的高亢激昂,激起了我心中的一片浩然正气。”
“就你?还有浩然正气?”
袁术直接翻了个白眼:
“你怕不是太高看自己了,如果孟子知道你都能继承浩然正气,怕不是直接踹翻棺材板,爬出来把你拖进去吧!”
曹孟德以手抚额,表示自己不想和这个白痴说话。
旁边的袁绍看着他们吵架,可高兴了,就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吃瓜,不过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上方的王蕴身上。
而此时,随着曹操这么一打断,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都是对这位王御史赞不绝口。
就连上方的蔡邕,此时也完全抛弃了自己的高冷形象,化身一个大汉时代的舔狗。
“弘毅啊!”
“我看你这首曲子从来没有出现过,叫什么名字?不知是从哪得来的?还是说是你自己编的?”
“可否将这曲子教教我?我愿意以师事之!”
哪怕就是刚才出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绝世名篇,蔡邕都没有现在激动。
要知道他对曲子的喜爱,那可是绝无仅有,这个时代的音乐大咖,他首当其冲。
当初在别人家吃饭,听到一块好木材被火烧得噼噼啪啪响,直接跳到火海里面把那块木材抢出来。
后来将那一块木材打造成了一把名琴——焦尾琴!
所以如今骤然听闻广陵散,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所以更是不耻下问,宁愿以师事之,也想要求得这首曲子。
王蕴也是有些无语!
这老头刚才还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本以为是个老学究,没想到居然是个舔狗。
就连旁边的蔡琰,都忍不住以手抚额,就算是再喜欢这首曲子,也不至于这么舔吧!
把自家作为大汉学者的脸面都丢完了!
就连自己这位洛阳第一才女,估计以后都不敢出去见人,就因为有这么个丢人的舔狗爹!
“蔡先生,这首曲子叫做广陵散,不过不必如此多礼,若是你喜欢这首曲子的话,那我稍后便将这曲子教给你!”
蔡邕直接当场下拜:
“多谢弘毅!”
他可不是打嘴炮,说了以师事之,就真的是毕恭毕敬,鞠了一个大躬!
虽然口中仍然是称作弘毅,但是这拿出来的态度,是真的把面前这个年轻人当做老师。
“想不到这太原王氏,还真出了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当世第一流人物,难能可贵啊!”
“王子师,好大的福分!”
张俭也不由得感叹。
尤其是羡慕王允(字子师),竟然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想想自家不成器的败家子儿,更加的心里不是滋味。
旁边的那些年轻读书人,更是羡慕的眼睛发青,他们能够得到蔡邕的一两句点评,就觉得是祖坟上面冒雾霾了。
没有想到王蕴既然能够得到如此厚待,直接就让这位读书人的领袖以师事之。
随后这一场盛宴,王蕴几乎全都是在众人对他的吹捧之中尴尬应对。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场宴会结束,他还单独被蔡邕给留下来了。
此时的蔡家府邸,客人们都已经离开,仅仅只有王蕴以及蔡邕的家属和几个学生。
“弘毅,我来给你介绍,这几个人都是我的弟子,要是有机会,你们年轻人多交流一番。”
蔡邕首先指着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面容极为儒雅,脸色略显苍白,风流士子模样。
“阮瑀,字元瑜,极为擅长写文章!”
随后又指向另外一个面色略显阴沉的瘦削青年,双目略显狭长,眼中有一道寒光。
“路粹,字文蔚,文笔叙事极为精炼,笔端锋锐!”
最后一人则是身高八尺,气质温和,丰神俊朗,是有些沉默寡言,但举止极为有礼!
“顾雍,字元叹,才思敏捷,心静专一,有君子之风。”
王蕴听到蔡邕对三人的介绍和评价,不由得心头一震,这三位可能是未来的大佬。
阮瑀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身边的文书!
路粹是曹操身边的军谋祭酒,孔融案主谋之一!
不过最重要的人物,还是面前这个有君子之风的顾雍,他可是执掌东吴国祚十九年的宰相!
此时三人都对着王蕴拱了拱手,颇为恭敬:
“见过王大人!”
毕竟蔡邕此时都已经成了王蕴的舔狗,不管他们性子如何,面子上的功夫都丝毫不差。
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蕴本身的才华,已经征服了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
不过王蕴也没有摆什么架子,非常谦虚有礼,还礼之后,几个年轻人就凑在一起寒暄!
从文学说到了朝政,从朝政又说到了天下大局,几个人越是聊天,越是觉得趣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