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没料到苏灵儿会突然对自己出手,他毫无防备,脉门顿时被苏灵儿扣住。
苏灵儿扣住杨乐脉门的同时,开口道:“你究竟是谁?怎么……”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忽然感觉一股大力朝胸前袭来,却是杨乐的另一只手挥掌拍来。苏灵儿大惊,慌忙举掌相迎,“砰!”的一声,苏灵儿被杨乐一掌振飞出去,跌在床上,头一歪顿时晕了过去。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杨乐本没想过对苏灵儿出手,刚才那一掌不过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若是在平日苏灵儿定能轻松化解杨乐那一掌,只是,今日她本就身受重伤,十成内力中能运用的不到两成,若不是杨乐内力已到了收发自如的境界,在最后关头及时收回大半掌力,估计那一掌立时就会要了她的性命。
杨乐走到床边,伸手试了试苏灵儿的鼻息,没好气的道:“老子万水千山的赶回来救你,话都没说上一句,你就对我出手?这下舒服了吧?”
说完他叹息一声,扶起苏灵儿的娇躯,在床上盘膝坐好,开始助她导气归元。
深夜,大楚皇宫中,一个青年公子手持灯笼,推开一扇朱漆斑驳、满是蛛网的大门,他弯腰捡起掉落在大门外的一块牌匾,伸手擦拭掉牌匾上厚厚的灰尘,透过灯笼内的烛光,牌匾上端福宫几个大字显现出来。
青年手指轻轻抚过这几个字,两滴清泪自他漆黑的双眸中滑落,他哽咽着喃喃低语道:“母后,孩儿回来了!”
是的,在异国他乡苦熬十年后,苏长风终于回家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前他还是个懵懂少年,却要被远送外邦作为人质,在起初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因思念故土,想念亲人而落泪,日日盼着他的父皇接他回来。
一年、两年、三年……记忆中父母的身影逐渐模糊,苏长风却迟迟没有等到父皇召他回国的诏书。等来的却是自己母后的死讯。
从那一天开始,苏长风不再哭泣,怨念开始在他心底疯狂滋长,他恨他的父亲,为何不选比他大十岁的哥哥、大五岁的姐姐入大夏为质,为何偏偏选择了他?
“身为皇子,保家卫国便是你的责任!”父亲曾这样给他说过。
“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今归来理应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苏长风打量着破败的端福宫,心中坚定的对自己说道。
“唉!”一声轻叹从他的身后传来,苏长风霍然回头,只见一个魁梧的身影伫立在身后一株高大的槐树下,那人长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国字脸,满面虬髯,看起来威仪十足,一双虎目竟似也泪眼婆娑,正凝目看向自己。
苏长风看清来人的面目忍不住“啊!”了一声,这人他十分熟悉,在大夏的十年正是这人每年都会潜入大夏去看望他,教他武功,传他兵法,告诉他大楚的朝局。这人正是大楚靖边候——李长风。
“李叔,你不是应该身在边关吗?”苏长风踏前一步,向李长风迎去。
李长风却对他摆摆手,示意他留在原地别动。开口低声道:“你刚刚归国,我放心不下,有些事必须亲口给你交待,所以冒险偷偷从边关赶回。”
说罢他又叹息一声道:“你不该独自来这端福宫,若让皇上知道,他会疑心你心有怨气的。”
“这里是我的家,我离家十年,难道不能回来看看?”苏长风闻言,心头又是一阵酸楚,哽咽着道。
“不是不能来,而是不该独自在这深夜前来,你完全可以请旨之后,在太监的陪同下前来,皇上疑心颇重,你若想登上大位,就不能让他对你存一点芥蒂。”李长风语重心长的道。
“我知道了,多谢李叔提点。”苏长风拱手对李长风说道。
“皇上对你有何旨意?”李长风微一颔首,旋即开门见山的问道。
“赐爵镇南王,让我留在国都,与杨乐一起统领大内侍卫。”苏长风语气平淡的答道,他心中对这封赏颇为不满。
李长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缓缓开口道:“看你的神情,似乎对皇上的安排不以为然?”
“他分明是信不过我,否则,既然册封为何不让我回自己的封地?是怕我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吗?”苏长风面带不忿、语气也显得颇为激动。
李长风却微微一笑道:“傻孩子,你错了,这大内侍卫虽然人数不多,掌管的却是皇城中枢,手握着整个皇城,皇上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你了,怎能叫不相信你?”
“他若是相信我,就该将御林军与大内侍卫一并交给我,现在御林军还在苏灵儿和杨乐手中,大内侍卫也是杨乐和我共管。他对杨乐似乎都比对我这个亲生儿子信任得多。”苏长风冷笑一声,略带无奈的开口道。
“这正是我为何要从千里之外赶回来见你一面的原因。照目前的情势看,皇上对太子已经不那么信任了,从他将太子手里的大内侍卫交给你执掌就可以看得出,到是这个杨乐,皇上对他的态度我有些看不透。皇上对这个前朝赘婿似乎过分信任了。这完全不符合他多疑的性格。”
李长风双眉紧锁,沉吟着说道。
“李叔,你手握十万雄兵,只要你愿意挥军南下,谁能与我们争锋?何必顾忌他人?”苏长风不解的开口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教了你十年兵法,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我手中虽有十万兵卒,但大楚几十万精锐之师全都掌握在苏灵儿手上。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贸然起兵。”李长风目光深沉,一脸凝重的对苏长风说道。
“那依李叔的意思,我当下应该怎么办?”苏长风连忙开口问道。
“攻心为上,拉拢杨乐、苏灵儿,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皇上既然让你们二人共同执掌大内侍卫,你不妨多和杨乐走动、走动,若能得他夫妇二人相助,大事可成。”
李长风说道此处忽闻远处有脚步声传来,他神情一变立即对苏长风道:“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