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没有对他的大道根基造成影响,反而抹去了一部分因为起杀念而埋下的祸根。
李乾坤赶忙道:“谢过师尊。”
陆不凡没有理会李乾坤,他将目光全部放在哪吒魂魄上面。
“先天精魂,还是昊天上帝座下灵禅子转世,正是最为合适的重生第三子,不愧是超脱大道的灵魂,我不及也。”
这话说完,陆不凡将哪吒魂魄放入莲花台中。
莲花台开合,浓郁的先天圣灵韵开始滋养哪吒的魂魄,洗涤他的心灵,同时第三座茅屋震动起来,这是以莲花台为媒介,直接对哪吒进行传道!
也就在传道开始后,陆不凡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睛时,瞳孔重归清澈。
那个穿越者陆不凡又回归了。
这次苏醒过来,他没有上次应对天劫时的茫然,只有羡慕和憧憬。
他刚刚几乎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感受到了每一招每一式的强大。
这逼装的让人精神百倍!
只可惜他也只是感受到了,并没有掌握这具身体的所有力量,这就是最蛋疼的地方!
眼瞅着自己装逼,可自己却不能主动装逼……
不过也不算一无所获,总之把哪吒这个最大的问题给解决了。
也正是解决之后,陆不凡才知道自己有多异想天开,也知道那个主儿为什么在得到莲花台后,放过申公豹和元始天尊。
这玩意儿简直是神器,能洗涤哪吒魂魄,并且让他魂魄变得更强。
而如果没有这东西,除非哪吒能够在灵魂状态之下,用极短时间感悟重生之道,可这便是李乾坤这样天赋异禀的人都做不到!
那么最终结果就是,哪吒会在无尽的怨念中灰飞烟灭。
毕竟陆不凡本身不是圣人,太乙真人能做的那些人,他全都做不到。
不光没法收下这第三个弟子,反而会害死他,那可就真是太讽刺了。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有了这玩意儿,但归根结底还得看哪吒自己,重生之道远比莲藕化身要强得多,但条件也非常苛刻,必须让哪吒自己参悟大道。
这莲花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给哪吒时间,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参悟,如果参悟不透,一辈子也不可能重生。
这时李乾坤见陆不凡一直紧盯着莲花台,便轻声道:“师尊,小师弟这想必不会有事吧,他虽然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但有师尊得来的圣物加持,基本上参悟大道只是迟早的事情。”
李乾坤以为陆不凡是在担心哪吒魂魄,殊不知陆不凡是在感慨。
陆不凡瞥了眼李乾坤,应付式的叮嘱道:“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就在眼前,好生盯着你师弟,切莫再出意外。”
李乾坤重重点头道:“师尊在上,徒儿保证绝不会再让阐教徒众出现在金鳖岛!”
陆不凡点了点头后,看向抱着李乾坤大腿的石猴孙悟空,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悟空,那定海神针可用得?”
孙悟空呆呆的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哪儿知道定海神针好不好,现在的他,可是没有经历过菩提传道。
陆不凡看孙悟空的反应,只感觉格外好笑。
在那洪荒神话中,所向睥睨,敢上天庭大闹的孙悟空,现在却跟个乖宝宝一般。
不过陆不凡也没有逗弄他太久,他迈步走入茅草屋。
这次打斗良久,总归消耗的还是他,他需要好好休息一番,至于其他的,他懒得管。
这段时间吃喝玩乐,享受的紧,可也真是疲惫。
一夜无话。
第二日起来时,李乾坤正带着孙悟空盘坐莲花台之前。
这也算是李乾坤的意外发现,哪吒吸收了莲花台绝大多数的能量,可散逸出来的不少能量,仍旧能让孙悟空收益不少。
李乾坤无法直接传道给孙悟空,只能先让他锻体。
毕竟是先天真灵,谁也不敢说自己知道如何教授先天真灵。
李乾坤见到陆不凡,赶忙带着孙悟空站起来,躬身行礼。
“师尊!”
孙悟空有模有样的学着躬身作揖,轻声叫着“师祖”
不过看它那副模样,却显得格外不自然。
石猴也是猴,有些天性是无法被抹杀的。
李乾坤在教孙悟空这些时,难免有压制之举。
陆不凡深深看了眼孙悟空,随后朝李乾坤道:“徒儿,悟空是你之徒儿,按理来说你如何教授,为师不该过问,但我还需提醒你,先天真灵本性难移,你压制他的本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压制他的天赋,不能说没有拘束,但拘束不能采用镇压手段,就比如我不曾镇压过你一般。”
陆不凡知晓洪荒神话,孙悟空在菩提道人处学艺时,就是因为受到许多压制,导致出来后性情暴戾,后来因为被西方教灵宝道人化身的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以取经之名放出来,而这个时候,他身上的戾气被镇压的极深,天赋受到影响,五百年时光逝去,实力却远不及五百年前。
所以陆不凡特意点名,就是为了要挖掘出这先天真灵最大的潜力来,不要闹出增加五百年修为,实力却反而不如前的笑话来。
李乾坤听完陆不凡这番话,饶了饶脑袋道:“可他很顽劣,根本不会静下心来练功,让我着实烦恼。”
陆不凡摇了摇头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真,修真,何为修真?”
李乾坤闻言恍然大悟,当即郑重道:“是!徒儿记下了。”
陆不凡没有再在这件事上纠结,横目四周过后,皱眉询问道:“轻柔呢?”
李乾坤指了指百里之外的雪山。
“师妹因为所修大道的缘故,只能选择进雪山之中修行。”
陆不凡哑然失笑,想不到感悟寒冰大道的赵轻柔,竟然还有这样的弊端。
修行之难,更难于上青天九霄。
陆不凡拍了拍李乾坤的肩膀道:“去将你师妹叫回来,我有事情跟你们交代。”
李乾坤没有任何迟疑,当即领命而去。
这次陆不凡要办的事情计划由来已久。
金箔书上明说,他的徒弟必须收徒三千,合乎三千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