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在被念叨的两姐妹处在震惊之中,宋琼又慎重的问了一遍:“你们说的是真的?我爹是威武将军,他来派人接我们了?”

宋琼只见面前的四人快速点头,还补充了一些宋腾在军中的事迹,又拿出一块木牌和一封信,宋琼看到那个木牌就信了大半,这是她亲手送给父亲的。

宋瑜刚刚一直没说话,很客气的把几人请了进去,又送了一些吃食过去。

“诸位此行辛苦了,我和姐姐还有些事情要说,劳烦诸位先吃些东西。”宋瑜十分客气,眼中还有些警惕。

她拉着宋琼上楼,拆开了信,确实是父亲的字迹,宋瑜的眼泪就这么下来了,宋琼摸了摸宋瑜的头,此时她看起来像个沉稳的姐姐。

“小瑜你写回信吧,我去楼下看看。”宋琼说完就下楼了,还顺便把门给关了。

那四个人看起来不是特别壮,吃的是真的多,其中一个见到宋琼还有些不好意思,宋琼摆摆手,又拿了好些东西过来给他们吃。

酒足饭饱后,就可以说正事了,阿宝和成夫子此时就在后院上课,前面就只有宋琼宋瑜和那四个人。

“小妹和我娘去京城了,已经出发十来天了。你们和我爹应该有特别的联系方式吧?你们身上的气息很特别。”宋瑜觉得同母应该是父亲的亲信,在战场上见过血那种。

“大小姐聪明,我们刚刚就已经将消息传出去了。接人的船还在路上,只怕还要再等几天。”其中一个气质严肃的说。

“我也想着等几天,万一小黎那边有信寄过来也能及时收到。”宋瑜知道他们是父亲的手下,在他们心里第一重要的人就是父亲。

至此就再无话了,父亲的近况早就已经问过了,宋瑜去了后院,宋琼则默默上楼给他们准备房间。她们不打算声张,因此外人问起来就说是娘那边的亲戚找了过来。

宋瑜去时成夫子还在上课,她从后门悄悄进去。成夫子讲的东西她知道,不过她也没走神。

下课时,她走上前,问道:“成夫子,阿宝,你们可愿意去京城?”

“老夫年纪大了,受不得奔波之苦了。不过我一个朋友在京城,他的水平在我之上,当初也是我的大师兄。我去写封信给他,他这个人有时候犟得很。”成夫子怕自己留在这,阿宝会不好意思说。这些天来他都在和这些小孩子作伴,他们活泼又有朝气,人也聪慧,一点就通,成夫子喜爱的很。

“瑜姐姐,我想去京城!”阿宝眼睛亮亮的,他思考了一下说:“我想读书,学习更多的东西,我还想将来像成夫子一样教书育人。”阿宝已经十一岁了,和宋黎差不多的年纪,却矮了很多。

宋瑜怜爱的摸摸他的头:“我懂你的想法,可是到了京城可能会很苦,而且宋家不会养你一辈子,你也要学习劳作。我希望你除了读书还会些其他的。”

阿宝很重的点了点头,宋瑜又拿出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宋珏,衢州甘霖镇人。

“我和小黎他们商议过了,四个人都同意了,欢迎你,弟弟。”宋瑜抱了抱阿宝,不对,现在应该叫宋珏了。

宋珏回抱过去,他几乎泣不成声。

宋琼去准备房间时,那四个汉子也跟了上去,他们抱被子的抱被子,拿枕头的拿枕头,倒也不是很忙乱。

宋瑜爱干净,所有楼上也不脏。宋琼指了指最顶上的两个房间说:“家里空房少,委屈你们两个人住一间了。”

“不委屈,不委屈。嘿嘿,就是那个吃的还有吗?”其中一个活泼些的说,宋家的吃食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分量也足,今天可算吃了个痛快。

“今天应该还要麻烦你们一起做饭,我和妹妹应该来不及做。如果你们还饿了的话,喏,这个给你们。它是我三妹妹做的,十分方便,那些旅人经常买呢。只要在汤饭烧制的时候加进去,食物就会免得很好吃。”宋瑜说起吃的十分起劲。

此时房间也收拾完了,那四个人便告辞,问明厨房在哪里,就带着几包方便包跑了。

一天后,县令找上门来了。

县令看起来不过三十几岁,长相俊朗,不过脸上厚厚的黑眼圈和青黑的脸色显得他十分憔悴。

宋瑜知道他也算个好官,只是最近不顺心的事情太多了,导致他变成现在这样。她泡了杯茶,用的是小妹说过的那种好水。

县令喝了这杯茶后,精神舒缓了些,这好处是细水长流的。

他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全城百姓。他向墨青行了一礼。墨青是宋腾的副将,也有官职在身,比县令高一级。

“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本县三年前申请的救助基金仍然没有到,可是却有京城来的大人和我说要还三年前那笔钱,我实在是不知道啊,莫大人可去我府衙看看,一切都有记录。”他申请基金是为了百姓,但是百废待兴,只要有这一笔钱他就有自信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别说利息了,他都有信心还两倍回去。

墨青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县令,他自然是知道他的。在来这前,所有的消息都已经查到了。县令三年内鞠躬尽瘁,将一个瘟疫肆孽过的城池变成现在繁荣的样子。所以还有百姓感念他的恩情,为他建立了生祠与雕像。县令姓薄,百姓都叫他薄青天。

“好,如果情况属实,我会上报给将军,最多两个月,这件事就能解决。”这两个月还得算上路上耗费的路程问题。宋腾在朝堂根基不稳,他自然是保皇派,是纯臣,况且谁会嫌自己的功绩多呢。

事不宜迟,墨青带着一人便去查了。他们暗中走访了不少百姓家,还调查了薄县令这几年的绩效考核情况,都是十分的好。

他花了三天调查清楚此事,也注意到了路上一些百姓看到外人时的神情都是警戒的。他记下了这一现象,准备有时间去查查这个地方的过去。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