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在哪?他们是谁?”看着眼前陌生的人和环境,李辉在心底发出疑问。
一阵剧痛袭来,有无数的画面挤进了李辉的大脑中,李辉这才知道自己竟然穿越了,当剧痛消失之后,李辉已经拥有了两世的记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辉无法接受,他搞不清楚,明明自己刚才还在密林中接受训练,怎么一转眼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成了二龙山少当家,李辉搞不清楚为什么会穿越到这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家伙身上。
“少寨主,你没事吧!”看见李辉醒了,周围的人立刻都围了过来,一名中年壮汉一脸关切的问道。
一阵眩晕,李辉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堆信息和画面,这个中年壮汉叫徐敬原,是二龙山的二当家,也是自己“父亲”的结拜兄弟。周围的那些人都是二龙山的寨众。
刚才路经此地,马匹突然受惊高高立起,将“自己”掀到了地上,脑袋磕到了石头上晕了过去,再睁眼,李辉就成了这具身体的新主人。
作为一名精锐特种兵,李辉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先观察一番,看看有没有回去的可能,不过现在最主要的是扮演好“自己”,千万不能让人看出来。
“徐叔,我没事。”李辉装作前任的语气,说了一句。
看见李辉没事,徐敬原自然一脸高兴,当即扶起李辉,给他重新牵来一匹马,吩咐众人继续赶路。
骑在马上,李辉将脑海里的记忆不断的整理、吸收。
根据记忆,李辉得知,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百多年前,一个叫做大盛的王朝从辉煌鼎盛,走向动乱灭亡,起义的农民军攻破了王朝的都城,各地藩镇不但没有起兵勤王,还纷纷拥兵自立,成为开国之君。
一时间,诸国林立,群雄并起,经过百余年的相互攻伐,天下共分十一国,其中以占据中原腹地、横跨长江两岸的大楚最为强盛。
李辉所在的二龙山,就在后世的辽宁东部,这里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一片无主之地。
无主之地并非真的无主,原住民和罪徒、流民等因为各种原因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为了生存,他们结寨而居,以抢劫过路的商人和各方边民卫生,各寨之间也相互攻伐,经过百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辽东二十九寨”。
“辽东二十九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势力,而是因为各寨主不想在相互攻伐、内耗而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
二龙山就是“辽东二十九寨”之一,而且是拥有近两千青壮寨众的顶尖山寨。李辉的爹、李老寨主是二十九寨的发起人之一,因为他做事向来公允,又讲究江湖道义,所以被众寨主推为名义上的盟主。
李辉这次出来,就是奉了李老寨主的命,带领200名寨众去进入大奉边境,抢劫辽西边军的钱粮。
李老寨主这么做是有意锻炼李辉这个长子,为接他的班做准备,担心李辉会有什么闪失,但特意派了徐敬原这个二当家在一旁协助。
吸收完所有的记忆,李辉心中不禁感慨,这老天爷是在玩他啊,因为李辉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中国五年前悠久文明中有一个叫大盛王朝的,更别提这乱世了。
李辉从小就在孤儿院长大,当兵后,好不容易靠着自己的努力提了干,又进入了特种部队,本想着以后会有大好前途呢,谁知道这一眨眼就穿越了。
要说穿越也没什么,要是穿越到一个熟悉的朝代,凭着自己拥有的现代化知识,不说能位极人臣,起码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可偏偏是这样一个没听过的朝代,如果是贞观、文景之类的太平盛世也就算了,偏赶上是想五代十国的乱世。
李辉虽是一名军人,但他也不喜欢打打杀杀,毕竟爱好和平才是人的天性。
不过让李辉略感安慰的是,他的身份还不错,虽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名门少爷,但二龙山少寨主这个黑二代的身份,也能让他过上比常人要优越许多的日子。
正在胡思乱想,一直跟他并驾齐驱的徐敬原说话了。
“少寨主,还有20里就是大奉边境了,那里有边军巡逻,您看……”
“一切都挺徐叔吩咐!”虽然继承了前世的记忆,但抢劫这种技术活,李辉可没干过,于是装作尊重的样子,将责任推了出去。
看见李辉对自己尊重的样子,徐敬原还挺高兴。立刻派出探马,监视边军动向,同时吩咐众人要小心谨行。
一路无事,众人顺利的进入边境,来到了官道边的一处密林,根据之前获取的情报,从辽西治所奉天城开出的边军的运输队,将会把钱粮运送到前面十里处的卫堡中,在转运至其他卫所,这里将是他们最佳的下手地点。
派人将马匹牵走,徐敬原让儿子徐德柱带着一百人去路对面埋伏,他自己则跟在李辉身边。
“少寨主,一会让柱子带人动手,您在这里观敌掠阵就行。”李辉是徐敬原从小看着长大的,虽然知道他一身功夫、身手了得,但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出来“干活”,怕他有什么散失。
李辉知道他们怎么“干活”,从没杀过人的他正想找借口推脱呢,听见徐敬原的话,自然乐的高兴,又看了一眼虎背熊腰、一脸横肉的徐德柱,在记忆里这家伙从十四岁起就开始“干活”,曾经以一人之力,杀了一个商队的十二名护卫,现在是山寨里的头号猛将。
李辉心说:“有这尊杀神在,当然用不着我了。”
半个时辰之后,探子来报,说有大约三百名辽西边军步卒,正押着二十余辆马车,向这里行来。
一听只有三百人,徐敬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张嘴打了个口哨,二龙山的众人便戴上黑色面巾,躲在林中,静静的等待辽西边军的到来。
三百余名辽西边军步卒在校尉的带领下,押着二十余车的粮饷,队形松散的顺着官道缓缓前行,居中一辆马车上立着一根大木,上面挂着的边军大旗正缓缓摆动,显得一派威严。
“快点,快点,还有二十里就达到卫堡了,你们都给我警醒着点,千万可……”骑在马上的边军校尉还没有说完,就被突如起来的冷箭射穿咽喉,一头栽下马。
接着无数的箭雨从俩边的林中射出,队列外侧的边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杀啊……”伴随着一阵大喝,从树林中窜出无数手提大刀的蒙面大汉向边军杀来。为首一人身高过丈,手里俩把镔铁大刀,舞的是虎虎生风,所到之处人仰马翻,边军士兵莫不能敌,不一会竟让他杀到了旗车边上,大旗绳索被一刀砍断,边军大旗飘然落下。
蒙面大汉的暴喝声响起:“尔等听着,爷爷们只为求财,降者不杀。”“降者不杀,降者不杀……”其他大汉也跟着大喊起来。同时树林中也传来阵阵喊声。
“呸,放你娘的狗臭屁,我等乃大奉辽西边军,尔等贼人那个不怕死,只管上来便是。”
虽然突然遇袭,校尉被杀、军旗被砍,但剩余的边军在人数上仍略多于二龙山,他们知道如果丢了钱粮,那么即便是回去也难逃一死,而且家人也会受到牵连,索性便誓死一战。
徐敬原见边军结成战阵,护住大车。便让手下围住边军,向他们射箭。
这些边军只是运输队,并没有携带盾牌和弓弩,只有长枪和腰刀,见匪徒射箭,便在伍长和什长的带领下,分散成小阵向外杀来。
徐德柱马上带人迎战,双方杀在一起。
虽然徐德柱等人战力强悍、武艺高强,但说到底还是一群山匪,单打独斗还可以,那里是讲究整体作战的边军的对手。
腰刀手在前,长枪手在后,按照这样的组合,边军结成或七人、或五人小阵,靠着远刺、近劈的战术,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将徐德柱等人完全压制。
徐敬原一挥手,带着人加入战团,一直站在最后的李辉见状,也不得不拔出单刀,冲了过去。
李辉刚冲进去,迎面就遇上一个五人小阵,这些边军看李辉穿着皮甲,便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当下便向他杀来。
两杆长枪直刺李辉前胸,俩柄腰刀向腰间横扫。从没见过军阵的李辉,只能手忙脚乱的向后退去。
“少寨主!”周围寨众见李辉遇险,纷纷疾奔过来,替李辉挡住攻击。但这也让更多的边军注意到了李辉。
几个小阵同时向李辉杀来,数杆长枪隔着好远就刺向李辉。
靠着在特种部队中练就的反应能力和搏击技巧,李辉快速的挪动身体,躲避攻击。
但一味的躲避终究不能长久,一杆长枪趁李辉不备,出其不意的向他的咽喉刺去。
此时李辉已是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