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连清月小小的糖水摊子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连清月带来的满满两罐桃胶都卖干净了,为了剩下的最后一碗,还有两个汉子差点打起来。
最后还是连清月再三保证,明天一早,自己还会来这里售卖,才安抚下那两人的怒火。
背起已经轻飘飘的竹篓,连清月打算去趟镇上。
活动着酸痛不已的肩膀,连清月一边走一边盘算——顾家的米缸都快空了,既然赚了钱,赶紧先把粮食买了吧,不然过了今天家里就得断粮。
虽说一上午下来,她累的两条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但是跟能够赚到钱相比,这点累算什么!
如今她怀里揣着的荷包可是沉甸甸的呢!虽然她没有仔细去数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但是,光听荷包晃动发出的“哗哗”声,她就知道自己赚的绝对不少!
反正她卖的东西几乎都是白来的,完全等于没有成本,空手套白狼嘛。
许是卖光了东西心情愉悦,连清月就连脚步都轻松了几分。
没多久就走到了城门口,直到这时,连清月才知道,原来想要在镇上摆摊子是要额外交两文钱的,大体上类似于现代的摊位费。
她尴尬的揉了揉鼻尖儿,幸亏东西在城外都卖了,否则她口袋里一文没有,可不是要白来一趟么。
而且她知道,这件事绝对不是顾家人故意不告诉她,而是顾家人应该也不知道。
想想也是,古代社会“士农工商”,为商者地位低下,尽管钱财不缺,但是却因为身份愿意甚至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顾家一家人都是清高之辈,即便是落魄至此,恐怕他们也不会想到经商这条路,自然也就不会清楚镇上摆摊还要额外收费的问题了。
进城之后,连清月第一个要去的地方便是卖粮食的地方。
还好这小镇不大,稍微打听了几个人,连清月就找到了一家粮油铺子。
“请问,您这白米怎么卖?”连清月问的是放在最里面的白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看上去就好像一颗颗温润的珍珠。
“小娘子想买白米?”一道浑厚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连清月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穿着褐色长衫的中年男人从后面走了出来。
男人身材魁梧,面目端正,看上去忠厚老实,看着连清月的目光也很和善,他走到连清月跟前,指着连清月刚刚看的那一袋问道:“小娘子可是问这一袋?”
“是的,就是这一袋,请问怎么卖?另外,除了白米我还想买些别的东西”连清月不卑不亢,看向男子的目光清澈干净,不自觉见便会让人好感倍增。
中年男子看了看那袋白米,思量了一下才开口说:“这种米价格有些偏高,至少要25文一斤,如果小娘子只是想买白米的话,我到是推荐小娘子买另外一种。”说着,那中年男子抬手指了指另一张桌上放的一袋白米,说:“这个是碎米,其实也是白米,只不过脱粒的时候被碾碎了,与那整米味道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口感要略差一些,但是价格便宜,15文两斤。”
连清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只剩下大半袋子的碎米,看来,碎米的确要比整米卖的更好,而且,连清月仔细的观察过,确实如那中年男子所说,这碎米虽说碎一点,但是不论是光泽还是色泽,都与整米没什么区别。
连清月仔细寻思了一下,觉得那中年男人说的有道理,而且如今顾家的白米饭,都是紧着顾云岩一个人吃的,如果买整米,其他人依旧要顿顿糙米饭,还不如多买一些碎米呢,至少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吃上白饭。
“嗯……我要二十斤碎米,五斤好米吧。”连清月本来想直接称上十斤,但是一盘算自己口袋里的那点儿铜板,又觉得还是先省着点儿吧。
中年男人叫来了活计,很快就把连清月要的东西称了出来。
期间连清月在店里继续查看,指着一袋玉米面问道:“请问,玉米面怎么卖?还有白面和豆面。”
“这玉米面是三文钱一斤,白面是十五文一斤,豆面贵一些,要二十几文,小娘子要么?”中年男人回答道。
连清月摸着下巴盘算了一下,指了指玉米面说:“再给我称二十斤玉米面,十斤白面吧,对了,掌柜的,请问这附近有卖油盐干调的地方吗?”
“你出了门,往前走大概十几米,然后右转,再走个二十几米,左转,就能看到一家,那家的掌柜是我本家兄弟,你要是怕找不到,我让伙计送你过去。”中年男人把称好的东西递给连清月,然后站在门口给她指路。
连清月把东西塞进背篓里之后,抬头看了一眼他说的路,开口道谢:“既然这样,那我就麻烦掌柜的了,小妇人初到贵地,人生地不熟的,还请掌柜见谅。”
中年男人爽朗一笑,道:“无妨无妨,小娘子稍等,我这就让伙计送你过去,这些重物小娘子也可以暂时放在小店,等小娘子离开之前再回来取就可以。”
“那就多谢掌柜了。”连清月立刻福身道谢,将背篓放在了店里之后,就跟着小伙计一起去了粮油店。
其实,两家店距离并不太远,很快就走到了。
连清月谢过了送她的小伙计,然后又买了食盐,豆油,以及一把砍柴的柴刀。
今天因为没有容器,许多原本想买桃胶的人都没有买。
但是,单独买碗又太贵了,连清月想到了大东山上成片的竹子,于是决定砍下竹筒来做容器。
最后,她又拿出了几文钱,买了一包松子糖,准备拿回家给几个孩子解解馋。
等到东西买的差不多的时候,连清月手里的铜板也差不多见底了,数了数,零零散散的还能剩下三十几文。
之前,她还打算在她临走之前给顾家留下点银子呢,现在看来她简直是太异想天开了,连清月忍不住仰天长叹一句:“钱他娘的真不禁花啊!”
东西买完了,连清月打道回府。
依旧是粮食店的掌柜派了个小伙计把她送到了城门口,对此,她表示感谢,并且知道了掌柜的姓陈,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好人,平日里最是喜欢助人为乐。
出城的时候,连清月看到了等在一旁的牛车,于是就上前问了价钱。
她买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全都靠她一个人背回去,恐怕回到家她就得散架了。
最后,连清月和车把式谈好了价格,以六文钱的价格让对方把她送到村口。
临下车的时候,连清月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她明日还是要娶镇上卖桃胶的,如果还和今天一样,一路走过去,她的脚也就别要了。
于是,她在下车的时候顺便问了一句:“大叔,您明儿还去镇上不?”
“去呀,你要坐车吗?”赶车的车把式是个五十几岁的农村汉子,他见连清月大包小包的就猜到了连清月明日恐怕还要去镇上,于是笑呵呵的答道:“如果明天你还坐车,明天早上卯时三刻,就在那棵大槐树底下等我,我来接你。”
“哎,好嘞,谢谢您啊大叔。”找到了能够拉她的车子,连清月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只要有牛车,明天她就可以再多煮一锅桃胶了!
今天就这一锅,她算了算就差不多卖了几百文钱呢!如果明天多煮一锅,那她就会赚更多的钱!要是按这么来看,她想要发家致富的小梦想,也不是遥不可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