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巷子左边第二间便是“三味书屋”。四个蓝色的泡沫塑料字,面积约15平米,两面墙上及当中那个蓝灰色的七合板A形架上全是录像带,总数在六百盘左右。

素香坐在桌子后面一个冬天用的木制火桶上,屁股下面是一快方形的三合板;梅楠则坐在旁边的藤椅上。小两口谈谈讲讲,有客人来便起身,笑脸相迎。

素香身材纤细,高挑个;瓜子脸,大黑眼睛。穿嫩黄色碎花连衣裙,鲜红的高跟皮凉鞋,描眉画眼,淡妆素抹。

梅楠比妻子稍矮一点,粗墩结实。穿着西装短裤,浅灰色短袖衫,简朴中透着一股斯文。

这是他们头一天做生意,心情兴奋而热切。但上午生意冷清,零零散散只有几个人租带子。

“三味书屋”头间是家百货店。对面是两家酒店,大的装修过,档次较高,名曰“海华饭店”;小的叫“小鸡店”,较为简陋,就摆了几张方桌。

与“三味书屋”并排的依次是小吃店、粮店、杂货店、裁缝铺、理发店、另一家租带店、玻璃店等等。

在这个临街的宽而且短的巷子里,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共有二十余家店铺,还有一些门面没有租出去。

巷子在松州新村偏东的两幢楼之间。这个新建的住宅小区位于松州路南侧,清一色灰白的长方形六角建筑,六至七层高。正中两座建筑间的门楣上是市长大人亲题的三个镀金大字:“松州城”。

梅楠是松州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不抽烟不喝酒,只喜欢看电视。年初买了台放像机,又迷上了录像带。

素香无业,高中毕业后一直给私人老板站柜台,上个月她们老板破产了,她只好回家赋闲。没有收入心里急,老找梅楠吵架。梅楠觉得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干,于是想到了出租录像带。

录像插的是电视和电影的断档。电视节目乏味,广告又讨厌,大家越来越不爱看了;电影是精采,可一张票10块钱,一般人都舍不得看。

录像其实就是电影,只是效果差了点,却出奇的便宜,一盘带子看一天才1元钱。现在城市家庭录、放像机已基本普及,看带的人必然很多,租带业生意兴隆,前景看好。

梅楠因租带结识了“三味书屋”的老板汪小友,汪小友家是银行的,一年前待业时搞了这个店。生意火旺,他和女朋友就靠它吃饭。

不久前他内招进了银行,女朋友的妈又生了重病,她回东北老家护理去了,没人看店,急于转让。梅楠急着搞店,两人一拍即合。“三味书屋”就这样换了主人。

“三味书屋”除带子、带架外,就一张桌面上有道宽宽裂缝的猪肝色两屉桌及一张淡黄色的旧藤椅,连900元租房押金,汪小友竟要八千。梅楠还六千。

汪小友说:“七千,再搭几盘精采带。”梅楠搞店心切,一咬牙答应了。

梅楠自己并没有这么多钱。他结婚时只剩了两千块钱,另外五千是管父母借的。

梅楠父母均已退休,但仍都在外面做事,经济势力较强。两老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女婿单位效益好,不劳他们操心,只有小儿子梅楠,本人没出息,媳妇又没工作,他们不帮怎么办?

一个戴眼镜的矮胖老头踅进店来,友好地跟他们两口子打招呼。他是隔壁租带店的老板,梅楠在他店里租过带子,认识他。

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姓孙,隔壁干这行的。这个店你们接了?多少钱盘的?”

梅楠照实说了。老孙摇头说:“高了、高了!汪小友这家伙真精,他这个店顶多值五千块钱。”又看着梅楠惋惜道:“小伙子好好的,怎么想起来干这个?”

梅楠不快地说:“干这个有什么不好?”

老孙叹气说:“慢慢你就知道了。”

老孙一走,素香就说:“这老头阴阴怪怪的,好讨厌。”

梅楠忙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不要高声。我们初来乍到,要和左邻右舍搞好关系。”

中午房东来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矮个男人,穿着短裤汗衫,头发蓬松,胡子拉茬,脖子上搭着一条湿毛巾。

他说:“汪小友真不像话,转店也不跟我打声招呼。”

梅楠立刻记起,汪小友转给他的租房合同上讲,不经房东同意,租房人不得将房子转租他人。忙陪着笑脸,请他多关照。

房东点头道:“只要你按月交租,我也没什么意见。”挑了两盘带子走了。

下午四点以后,顾客渐多。尤属五点半到六点半这一个小时火爆,还带的、租带的,既还带又租带的,挤在一起。

素香、梅楠忙得不可开交。满头是汗。天黑时,汪小友和小冬来拿带子。梅楠小声问起他许诺的精采带,他说不急,等两天。

又说以后他恐怕要常来店里拿带子看,梅楠觉得将来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满口应允。

汪小友二十五、六岁,身高体胖,上小下大的苹果形脑袋,留着小平头。

穿淡绿色圆领汗衫、灰宽裆短裤。小眼睛,一笑眯成两道缝。小冬十八、九岁,是个一脸稚气的男孩,汪小友的女友走后,他帮看过店。

汪小友挑带子时仗义地说:“我在这一带人头很熟,以后遇到公安、工商、税务的突查,你只管找我。”

梅楠问他为什么起“三味书屋”的店名,小友说:“干这行不宜张扬,起这个名可以遮人耳目。”

汪小友找好两盘外带,小冬也挑了两盘港带。

临走,应梅楠之请,小友答应明天早晨去淮河路教他买带子。

接手第一天租了60盘带子,收了50多块钱。梅楠两口子满心欢畅,笑逐颜开,越发相信他们这个店是搞对了,家里将来装空调、安电话、买音响就全指望它了。

淮河路录像带黑市交易早晨六点就开始了

。梅楠六点一刻骑车赶到那里时,已有一堆人在围着摊主抢带子。梅楠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抢了一套施瓦辛格的《蒸发密令》。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