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柳河村的乡间小道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借着蒙蒙亮的天光宋若水跟在大娘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

村里的有些村民乘着牛车先走了,宋若水在村口和村里的其他人就结伴赶去县里。

宋若水紧走两步赶上罗大娘。

“大娘,县是什么样儿的,离咱村多远,县集是不是特别热闹?”

罗大娘眯着眼睛看路,天还没亮,路也不好走。

“不远儿,走个一个时辰就到了。”

一个时辰?

宋若水思索,一刻钟等于15分钟,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

这叫不远?

宋若水欲哭无泪。

“热闹?可不是嘛,那街上人挤人的,那些有钱人家的仆人啊都来买菜了,到时候你嘴放甜点……”

罗大娘也是能说会道的人,当即给宋若水普及了南通县的知识。

“大娘我知道了,你要不要息息?”一路边说边走时间过得很快。

一路上罗大娘背着一大背东西还不断气的说话,宋若水都担心她真不累吗。

一个时辰后,宋若水和罗大娘才到南通县的城门前。

主要是宋若水高估了自己,两个小时的路就差点给她走趴下了。

罗大娘发现她跟不上,几次想停下来。宋若水为了不托后腿,尽量快点。只是腿路是慢下来了。

阳光斜照,太阳已经出来了。今日县集,连城门口都是摆摊的小贩。

虽然卖的东西种类不多,都是些菜,野味,很单调,可是到处都是采买的百姓,各种吆喝声钻进耳朵,宋若水第一次见到如此原汁原味的古市井,也惊奇地瞪大了双眼。

罗大娘瞧她好奇的到处乱看,笑着拉起她的手,“菊花,这还只是城门口,里面更热闹哩!”

饶是宋若水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人,也当了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

进了城罗大娘把东西往地上一摆,就开始吆喝。

宋若水在旁边看着地上杂乱无章,t堆成一堆的菜,有些惊讶。往其他摊子一看也是如此,都是乱放着的。

“大娘,为什么不把菜给码好呢?”

“竟事儿,大家都是这样,谁还费那个心啊。”罗大娘往菜上洒着水,为了保持新鲜。

宋若水:……

她也不说了,选择用行动说话。

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大叶子一张一张的铺在地上,再把菜一把一把的叠在上面。昨天她把菜上泛黄烂的叶子都给择了,洗过了,又一小捆一小捆的绑起来。整个摊子看起来都干净整洁了不少。

“哎,你这菜不错嘛,看着挺干净的?多少钱啊?”

一个提着篮子的妇女扫了一眼摊子上的菜,蹲在地上翻弄着。

“这都是好的,我给择过的。最好的才拿来卖的。”宋若水看见有人问价也很兴奋,只是价钱方便,只得求助罗大娘,她还没有打听这里的物价。

“你要点啥?”

“这个白菜多少钱?”

“这个啊,8文钱一斤,不贵,你看看我们这菜多新鲜啊,刚背来的。”罗大娘极力推荐。

“八文钱?有点贵了啊!”

“我这都是洗干净的,这些你拿回来去过过水就可以了,不费事儿。你看看,这干净的。”说着宋若水拿着递给买菜的妇女看。

妇女点点头,这家菜还是真干净新鲜,减少很多事。

最后生意做成了,用了李大娘的称,买了十二文钱。

罗大娘见叠得整齐的菜都要好卖一些,也接受了宋若水的建议。

也是开始占优势,周围的小贩,见样学样,不久都给码得整整齐齐的了。

给今天买菜的人惊到了,以为自己走错了,以前来买个菜还要翻上半天,那像今天,看着就舒心了不少。

不到半天的时候,宋若水背的东西都卖完了,向罗大娘打听了那家当铺公道,一般价格在哪。自己去当东西,顺便买点吃穿用的。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