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边境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资源匮乏,又多有戈壁。当地的百姓生活已经十分贫苦,却还要遭受胡人的掠夺,如此可谓雪上加霜。

杨诚全军在赵武侯的盛情款待下,于邯郸休整了一日,第二日一大早便启程前往边境。在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之下,终于是抵达了荒凉的边境。

以上所述,便是杨诚一路上对边境的所见,杨诚在同情当地的百姓生活贫苦之时,又同时在憎恨那些掠夺百姓牛羊的胡人。

这些异族的歹人,仗着百姓们手无寸铁的弱点,总是这样对他们进行无情的烧杀掳掠,过舒坦了不劳而获的野蛮行径,杨诚从心底想给这些匈奴一个惨痛的教训。

杨诚一行来到边境的镇守府邸,在刚踏入大门之时杨诚便找来此地之前的副将,让此人将此刻敌我双方的所有军情到来。

此人是之前负责统帅边境两万将士的镇北将军副将,对于此地敌我双方的局面了如指掌,杨诚自然是让他来汇报军情。

而前镇北将军因无力抵挡胡人大当户的进犯,至边境外围的数百里土地丧于胡人之手,大量的百姓死于胡人铁蹄的践踏之下,无数的粮食牧畜被胡人掠夺一空。

远在邯郸的武侯闻听此讯大怒,当既在朝中议会之时宣布罢免其镇北将军一职,另择一人担任该职务,命此人速速前往边境接管军权抵御胡人进犯。

此人一上任便改变之前的战法,但依然不敌胡人的大当户,仅仅抵挡了数日之久便被胡人击破,自己也在乱战之中被胡人斩于马下。此次战败再丧地百里,无数将士和百姓死于非命,邯郸闻听此讯震惊朝野,无人不叹胡人之战力强横。

赵武侯在朝堂议会之时,又和众文武官员商议下任人选,请众人务必举荐一名谋略过人,德才兼备的将帅来担当此任。

就在此时,邯郸郡守当着赵武侯和文武官员的面举荐了杨诚,便扬言杨诚定能不负众望,击退前来进犯的胡人。

赵武侯闻听杨诚之名,当既想起前些日子鼎力相助攻楚之战的上原杨诚,还为自己送来千金与美玉贺礼,心下颇为看好杨诚,于是便派遣使者探子将军令传达至上原。

而杨诚此番面见赵武侯之时,便被他名正言顺的授予镇北将军之职,将调动两万边境将士的虎符也交给了杨诚,杨诚此刻的身份便是边境镇守胡人进犯的镇北将军!

副将说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是将敌我双方的局面叙述清楚。杨诚当既便召集所有边境将领,前来镇守府商议下一步需要的对策。

据副将叙述,胡人此番来犯之人共有万余人,一人一骑。在其“大当户”的率领下,自外蒙区域一路接连占据内蒙中部,今甘肃东北部,直抵赵国边境防线。

此刻若非有之前所筑的防御壁垒抵挡,恐怕胡人早已将赵国的北部占领。而赵国的疆土将会因此而骤减,失去了后方那数百里的沃土和人口,实力将被大大的削弱。

胡人军队擅长骑射,又身着短窄便捷的胡服,在空旷的平原地带作战十分灵活。那来似迅雷,去如疾风的胡人,在面对笨重的重甲军和战车之时,犹如一只难以捉摸的灵鸟一般来去自如。

在射杀了大量的战国士卒之后,又飞快的四处撤退躲避赵国大军的包围圈,之后又快速的集结在一起,再次从赵国大军的后方杀将而来,直叫人无计可施。

现在的局面是敌方士气高昂,正在锐不可挡的顶峰之时,每日都会在防线之外猖狂的叫阵,恨不能在和赵国大军决一死战。而已方队伍士气低下,全部固守在坚固的防线之内,面对对面猖狂叫阵的匈奴只能干瞪眼而无心在和匈奴们决战。

双方的人数是已方原本有两万将士,但在数次的战败之后人数锐减为一万三千人之多。匈奴虽经多战,但不过折损数百人而已,人数却依然还有九千余人之多。

杨诚分析完敌我双方的优劣局面,顿觉心下难耐不已,只想现在就和那些在阵前叫嚣的匈奴一战,依此来挽回些许士气。

但杨诚还是按捺住了内心的急切,打算等众人商议过后再来做出有利于全军的行动,毕竟一个不小心就是付出人命的代价,杨诚可不敢拿人命来换取自己的任性。

在府邸内等待了不多时,各处镇守的将领们收到了杨诚的传唤纷纷赶来此地,众人按主次的顺序一一落座。

这是个宽大的会议厅,足有两丈之广,但此刻却是坐满了人。看想众人的服饰衣着,只见有全身披着铠甲的武将在列,还有身着各色深衣袍服的文士,众人拥挤的坐落在大厅之内。

数十文武将领官员皆是上下不停的打量着首座的杨诚,人群中议论纷纷喧闹不已。右边武将的首座之上的蒙恬见此,不由得起身怒哼一声道:尔等皆是身负保卫疆土,护国卫民的朝廷命官,岂能如此乱作一团?简直不成气候!

众人听得蒙恬一声怒喝,皆是自觉的安静下来不再窃窃私语,四下打量这杨诚蒙恬等一行新来的陌生同僚。杨诚见这些乌合之众安静下来,面带不快的的说道:“蒙将军所言有理,尔等皆是大赵臣民,岂能如市集民夫一般乱作一团?

杨诚:本将此番召集诸位前来,乃是为了商讨击退胡人,收复国土的计策,尔等可有良策?

杨诚也不再和这些人多做计较,直接问他们有什么好的计策来退敌,抢占回原属于赵国的土地。

众人闻听得杨诚的话,顿时低头沉默下来,你看我我看你的愣在原地哑口无言。杨诚冷眼打量着这些束手无策的官员,但凡接触道他的眼神之人皆是不敢直视杨诚。

不多时,武将队列首座的蒙恬起身回到:”君上!,末将以为,胡人行踪迅疾,我军难以发挥出人多围而歼之的优势,不如不与胡人正面对阵,转而在壁垒防线内坚守阵地。

蒙恬:胡人乃是远道而战,粮草的供应定然不如我军便捷,想必胡人定然将在多番消耗之下,面临粮草供不需求的困境。届时胡人定然人心涣散无心再战,而我军便可趁此良机再全力反击胡人,定可一举大获全胜!

“不错!臣下亦是赞同蒙将军的以守为攻,退守坚固的壁垒防线避而不战,以此来挫钝胡人的锐气!‘一旁的田峰附和道。

众人闻听蒙恬的计策,皆是快速的思索了一番,然后又在各自的心里斟酌了一番优劣。杨诚听闻蒙恬的计策,心下虽然有些赞同,但并非是杨诚最想要的计策。

因为在上原县的时候杨诚便决定如何对阵胡人的办法,此刻虽然再闻胡人骑兵迅疾,战车重甲等兵种难以对他造成有效的防范和杀伤,但最少可以以人数的优势压制胡人的快速进攻,让胡人自乱阵脚,届时再想办法如何击溃散乱的胡人。

蒙恬这坚守阵地,持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方法却是不错,且李牧当年就是用这个套路来对付胡人。但这个计策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这便是杨诚不想采纳的原因,因为杨诚的时间有限,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统战国天下,凡是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来解决,否则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

决定好最终的决策之后,杨诚顿时无心再听众人的办法,对着所有人说道:“本君已有了妙计退敌,诸位无需再谏,且速速召集人马听候调遣!

蒙恬等人听到杨诚的话,心下顿时明了。他们可是在上原县一起商讨过怎么对付的胡人的会议,自然知道杨诚所谓的妙计是什么了,虽然觉得此计尚有不妥之处,但无奈杨诚决心已下谈也不好反驳,只能听从杨诚的调遣。

会议结束,众人纷纷领命前往各自的辖地召集人手,抽调大部分的兵力来到镇守府前面的校场,等待着新来的统帅调遣。留下小部分的人员驻守在防线之内,毕竟防线乃是全军的生命之基,此战若是失败还可以靠防线来坚守。

约莫半个时辰后,各地驻守的兵力纷纷集结在了校场之内,经众人的统计之后得出足有八千人。杨诚看着这八千人马,若有所思的合计了一番,眼下自己手里还有八千人马,战车百乘,两两合在一起就有一万六千人。

而胡人方面只有九千人人马,自己在人数方面是大占上风的。杨诚有分析了一番之前两个前任的对敌办法,迅疾在心里制定了一套全新阵法布置,打算等下就按照这样的布置上场和那些还在防线外叫嚣的胡人。

杨诚当即召集齐此阵法需要的人手,对着他们各自的指挥将领说出了自己的计策,让他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布置来排布军阵,等胡人的兵马被全军冲的溃散之时,再听从杨诚的其余布置。

众人闻听杨诚的这些新意布置,心下皆是一阵疑惑不解,不太清楚杨诚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仍然毫不犹豫接受军令前去布置人手,等待统帅发起进攻的命令。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