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任尚宝司少卿黄正宾疏紏原任工部尚书徐大化浙产,冒籍京师,与表侄杨维垣伏戎辇毂,日与阉宦为通家,非香火之情即瓜葛之脉,世界翻云覆雨,三转于大化之一手,宾愚以为诸臣罢官投闲者皆宜速令回籍,勿复厕迹长安以关及宫府大政。得旨:杨维垣不许潜住京师,徐大化着回原籍去,本内潜通宦官着指名具奏。正宾以赵伦、于化龙对,司礼监查无二人,帝以诞妄责正宾回籍。
复原任吏部尚书张问达官并议恤,因其子官生续芳请也。问达,陕西泾阳人,万历癸未进士,起家知县,考选给事中,历升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吏部尚书,平生忠义自矢,服勤尽瘁,魏珰时不合,乞归,旋被削籍,坐赃追比未完而卒。迄是始从昭雪,旋赠太保,荫子中书舍人。
原任吏部左侍郎汪辉卒。辉,河南嵩县人,举进士,以庶吉士历今官。魏珰建生祠,欲得辉记之不可,即日削夺归,至是卒。调礼部主事樊一蘅、户部主事龙文光俱吏部主事,验封司员外晏清为考功司员外。起补孙绍统为工科右给事中。给庄妃弟锦衣卫指挥李国栋瞻田,并加级以酬抚育之恩。叶灿为礼部右侍郎恊理詹事府事。惠州流贼犯兴宁县十三都,败之,获贼首刘勾鼻。
己酉,御史张三谟巡按福建。授刑部辨事进士朱统铈为中书舍人。给故礼部尚书林尧俞祭九坛及葬。
庚戌,贵州道御史任赞化荐原任吏部尚书周嘉谟、工部尚书董可威、吏部侍郎陈于廷、兵部侍郎李瑾、右通政刘宗周、佥都御史熊明遇、魏云中、程正己、太仆寺卿黄龙光、给事中张鹏云、卢时泰、御史刘芳、练国事等十三人,又新城县令郑国祯以忤珰为卓迈诬陷,乞复其官。令酌议。
云南道御史王应斗疏劾广西提学副使徐仪世苛残如虎,贪昧如狼,以病废乞休之官欲借摧折以然灰,安得藉中贵之参疏以掩其生平之秽迹?旨令确议。
起朱燮元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搃督云贵川湖广西五省军务,兼巡抚贵州、湖北、湖南、川东、偏沅等处地方,驻贵州;升田仰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李若星起升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搃理河道,提督军务。
起改胡应台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申用懋为兵部左侍郎。因天旱永蠲三角水甸各村鱼苇舡租,从司礼监太监宋晋请也。升礼部郎中王象晋为浙江参议,陕西佥事叶震生为本省副使。给副总兵柴时秀祭一坛。陕西总督三边都御史史永安罢,以原任侍郎武之望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代之。辽东巡抚毕自肃言辽饷缺至三月,几四十余万,乞立赐主持,毋将此饷别用,更酌关内外兵数通融给发,太仆寺俵马应觧州县令输价以佐军兴。从之。
辛亥,诛张体乾及谷应选。
吏部左侍郎王祚远免。予前屯副总兵杨应乾祭一坛并立祠造葬。押觧降部守备韩国卿以贪淫诛。予勤事广西按察司副使潘应龙祭葬。原任贵阳府同知梁世泰男梁燮元请恤父死事。下所司。
壬子,大学士来宗道引疾归。仍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荫子中书舍人,赐金币绣蟒,行人护归。杨景辰并罢,亦加少保,荫子及恩赉同。升何如宠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唐大章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云南副使杨师孔为浙江布政司参政。
新升浙江总兵官杨国栋回府,其员缺另推用。
初,海寇郑芝龙先从海贼颜枢泉,枢泉死,遂有其众。天启末,乘闽饥,益招致多人,攻广东海豊山□欺头村,既得而复弃之,仍入闽,围中左所。然而不杀不焚,颇有悔罪之意。兴泉道副使邓良知因遣其乡人李瑞、陈凝、陈瑶往抚之,又命芝龙母舅黄梦龙剖析利害,芝龙遂于正月十八日就中左所受抚,余众渐行觧散。至是,御史苏琰条议三事:一请列之汛地以便令立功;一议处补沿海兵饷,并请核先年剿杀红夷糜费十八万之饷;一议处水陆寨游分哨合援,无拘积套。章下所司。
山西道御史田时震疏紏原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