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己卯,以收复洮州及谿哥城伪王子臧征扑哥降,命户部侍郎洪中孚奏告天地、宗庙、社稷。(《纪事本末》卷百四十。)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夏五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案:《宋史》及《本纪》月日同,《辽史》不书。
1、六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庚辰朔。甲午,案:薛氏、毕氏《通鉴》均作五月庚戌赏复洮州功,未及谿哥城事也。赐蔡京玉带、金鱼。《纪事本末》卷百三十一。原注:云:累历五月十五日事。朱胜非云:“唐裴晋公平淮西,宪宗赐以玉带。公进表云,御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合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在人间。先朝熙宁中,取熙、河、兰、湟、会、洮、岷数郡,神宗用唐故事,以玉带赐王安石,只系三日。附表云,赐更厚於解衣,报敢忘於结草。大观中,蔡京赐玉带,遂为常服。其后,童贯、宗正仲忽、宣元后父郑绅皆赐;既得燕地,王黼亦赐,并为常服。案:《玉海》卷八十六:大观二年五月乙丑,赐宰臣京排方玉带。或诵韩愈诗有“玉带垂金鱼”之句,京请佩金鱼,遂为故事。殆京请在乙丑,而赐佩金鱼在甲午也。《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童贯复洮州、谿哥城,奏至,百官称贺,以玉带赐京,京请佩金鱼。据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云:熙宁间,赐岐王颢、嘉王頵玉带各一,二王固辞,不听,请加佩金鱼以别嫌。诏并以玉鱼赐之。王明清《挥麈录》谓玉带为朝仪始此,其后尝赐王安石,安石力辞不从,不得已受诏。次日,即释去。至徽宗朝,以赐蔡京,京自请佩金鱼,以之自别於诸王。)
2、戊戌,门下中书后省左右司除节次看详中纳孙固等六十人外,今依赦看详到韩维、杨康国、赵禼、鲜于儹、龚原、董敦逸、吕希纯、岑象求、孔武仲、叶涛、唐义问、余卞、宋保国、李深、陈祐、商倚、李之仪、范正平、李祉、韩治、曾纡、黄隐、马谂、王履、任濬、赵希德、郭子诉、刘延肇、钱盛、吴休复、崔昌符、李遇、李玩、吉师雄、赵希夷、王庭臣、高士权、李永、王献可、(案:毕《鉴》作“猷可”。)李嘉亮、姚雄、潘滋、高茂华、滕友、张溥、梅君俞、杨环宝、林肤、彭醇、吕彦祖、陈唐盥、王守、曹兴宗、高公应、黄才、江公望、黄安期、梁俊民、王贯、张集、鹿敏求、李贲、高士育、逄纯熙、赵令畸、倪直孺、沈千、宋寿岳、侯显道、赵越、周锷、萧刓、高遵裕、刘渭、杨琳、邓允中、董祥、王交、杨朏、于肇、刘勃、许尧辅、谢潜、张夙、何大正、张裕、洪刍、鲜于绰、李积中、冯百药、衮公适、李新、许安修等九十五人。诏并出籍。(《纪事本末》卷百二十四。原注:诏旨故事三月二十八日可考。《实录》无党籍事。案:毕氏《通鉴考异》谓九十四人,其一人盖长编逸去。云据党碑三百九人,於侯显道下脱去周遵道,疑此亦脱周遵道,未敢臆增。)
3、丙午。(《长编》卷四百零八:元祐三年二月癸未,诏:“自今朝议、中散、正议、光禄银青、光禄金紫、光禄大夫,并置左、右,进士出身及带职,转至左朝议、中散大夫,散为二资;馀人转至朝议、中散,分左、右字,为四资以上,各理七年磨勘。其正议至金紫,并分左、右,应令官已及此者,悉加之。原注:《实录》云:非先帝官制也,大观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丙午又改此制。又《长编》卷四百三十五:元祐三年十一月庚午,三省言寄禄官。原注:云:绍圣二年四月三日戊辰,除银青光禄、正议、朝散、中散大夫,存左、右字。大观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丙午又改此制。案:原文已佚。据《编年备要》云六月增文官六资,当即此事,而制未详述。程大昌《续演繁露》卷一:大观二年,以元丰改制有未尽者,如寄禄官不分左、右,则叙爵制禄,等级希少,人易以及,遂自朝议大夫至金紫光禄大夫增创新名。于是以光禄大夫代旧银青光禄大夫,以宣奉大夫代左光禄大夫,正奉大夫代右光禄大夫,通奉大夫代右正议大夫,中奉大夫代左中散大夫,奉直大夫代右朝议大夫。而又别立武选郎新名。洪迈《容斋三笔》亦载此事。《编年备要》於元祐三年二月下附注云:崇宁四年,诏中散、正议、光禄银青、光禄大夫分左、右,两资应转者,先右而后左。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云:官制,寄禄官银青光禄大夫与光禄、正议、中散、朝议皆分左、右,朝议、中散有出身人皆超右,其馀并以序迁。大观中,余为中书舍人,奉诏,以为非元丰本意,下拟定釐正,乃参取旧名,以奉直易右朝议,中奉易左中散,通奉易右正言,正奉易右光禄,宣奉易左光禄,而右银青光禄大夫、正奉光禄大夫遂为定制。岳珂《愧郯录》卷十云:大观二年,除去中散大夫左、右字,特赠中奉,以代左中散大夫。李《十朝纲要》:丙午,增置光禄、宣奉、正奉、正议、通奉、通议六阶。)
4、戊申,三省检会大观二年正月一日赦书内一项:“应元祐党人不以存亡及在籍,可特与叙官。”勘会前任宰臣执政官见存人韩忠彦、苏辙、安焘,原注:云:安焘此月十四日已卒,三省检会,盖在此前。身亡人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刘挚、曾布、章惇、梁焘、王岩叟、李清臣、范纯礼、黄履。诏见存人与复一官,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韩忠彦可特授通直大夫,降授朝散大夫;苏辙可特授朝散大夫、中奉大夫、提举鸿庆宫;安焘可特授中大夫。故降授太子太保、潞国公文彦博可追复太子太保;故追复左光禄大夫吕公著可追复右银青光禄大夫;故追复太中大夫吕大防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朝请大夫刘挚可追复朝议大夫;故太中大夫曾布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左中大夫章惇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朝散大夫梁焘可追复朝请大夫;故追复宣义郎王岩叟可追复宣德郎;故追复左中散大夫李清臣可追复中大夫;故追复左朝议大夫范纯礼可追复左中散大夫;故追复中大夫黄履可追复太中大夫。(《纪事本末》卷百二十四。原注:初草六月二十九日敕。)
5、诏付议礼局:“承平百五十年,功成治定,礼可以兴,而弥年讨论,尚或未就。稽古之制,适今之宜,而不失先王之意斯可矣。防民范俗,在於《五礼》,可先次检讨来上。朕将裁成损益,亲制法令,施之天下,以成一代之典。”(《纪事本末》卷百三十三。)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六月,泸南夷纳土,诏以为珍州。九月,黔南安化上三州,及南思州诸峒并湖北辰、靖州诸蛮及涪州、夔州、南平军夷人并纳土,幅员二万九千馀里。蔡京表贺。案:《宋史·本纪》事在六月乙酉。《宋朝事实》卷十九:大观二年,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等献地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为珍州,亦曰乐源郡。复立乐源县,为州治。珍州本唐珍州,后属高州,乐源县本唐珍州属县。又云:蕨平帅任汉崇献地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为承州。领绥阳、都上、洋川、宁夷等县。都上近黔州,宁夷近思州。南平蕃帅杨文贵献地东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十二里,以其地为遵义寨。据《宋史·本纪》,以涪夷地为承州在三年正月丁卯。
又:任氏为昌州卢氏妇。夫死十年,夫之别居亲兄强通之,任不能制,自破其阴以死。狱上,封旌德县君。
1、八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戊寅朔。)庚辰,河北西路提点刑狱许良肱张叔元、转运判官张翚各降一官,坐失於禁戢本路小民以药染擦夹锡钱如铜色,与当十钱混淆故也。(《纪事本末》卷百三十六。)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置保州敦宗院,以处翼祖后宗室也。案:《宋史·本纪》八月己亥置。《续编年通鉴》脱书“八月”字,今依《宋史》编次。保州在河北西路,崇宁四年升为庆源军节度。据李《十朝纲要》作“崇宗院”。《宋朝事实》卷八云:尚书右仆射蔡京等言:“熙宁诏书,宗室袒免以下,许随处置产,其出官即置田宅,一如外官之法。盖以宗支浸广,其疏属理当听其外居。勘会宗室,旧来在宫有出入之限,有不许外交之禁,宫门有稽察之令,疏属外居,仅遍都下,出入无禁,交游不节,往往冒犯法禁。伏请非袒免亲以下两世,欲分于西京、南京、近辅,或沿流便近居止。各随州郡大小,创制屋宇。仍先自西京为始。每处置敦宗院,差文臣一员,武臣一员管幹,参酌在京院法禁可施行者颁下。应无父母兄弟、见任将军副使以上官者,许令前去。若有父母兄弟而愿去,或无而不愿者,听从便。依外官赴任法,量给舟船接人。”从之。考《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京为尚书右仆射在崇宁元年,至大观二年为尚书左仆射。《宋朝事实》载此疏为右仆射蔡京,或此疏为崇宁元年时所上也。大观二年京已为太尉、左仆射。又《玉海》卷百十二:大观二年八月三十日,诏曰:“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万民,而师氏之教国子,则三德三行而已。详於训士,略於治亲。崇宁教养宗子法,放辟雍太学,宜参酌轻重,降於内外之法,使易以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