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仁宗天圣三年正月尽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戌,以刑部郎中、龙图阁待制滕涉为右谏议大夫,罢职知青州。上谓辅臣曰:“青州大藩,宜遴拣牧守,涉足以任此乎?”王钦若曰:“涉自先朝已任要剧,顷自三司副使擢居侍从,今兹委寄,必能上副圣选也。”
戊子,契丹遣宣徽南院使朔方节度使萧从顺、枢密直学士给事中韩绍芳来贺长宁节。见于崇政殿,皇太后垂帘,置酒崇政殿,遂燕崇政殿。御史中丞薛奎馆伴,从顺欲请见,且言南使至契丹者皆见太后,而契丹使来独不得见。奎折之曰:“皇太后垂帘听政,虽本朝羣臣亦未尝得见也。”从顺乃已。及辞,从顺有疾,命宰臣王曾押宴都亭驿,从顺问曾:“南朝每降使车,悉皆假摄,何也?”曾曰:“使者之任惟其人,不以官之高下,今二府八人,六尝奉使,惟其人,不以官也。”从顺默然。此据王曾言行录,稍删润之。既上寿,从顺桀骜,称疾留馆下,不以时发〔一〕,上遣使问劳,挟太医诊视,相属于道。枢密使曹利用请一切罢之,从顺知无能为,徐引去。
辛卯,长宁节,近臣及契丹使初上皇太后寿于崇政殿。
乙未,开封府言,长宁节请如干元节,度僧道三百八十人。诏止度三百人。
泾原路总管司言,宗哥立遵乞给俸钱。诏渭州月给衣着五十疋、茶五十斤。
丙申,录故宰相李昉从子宗谨,宋琪孙从谔,吕端孙诜,张齐贤孙襄,毕士安孙从简,王旦孙靖,并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参知政事李至孙复,王沔孙庆孙,温仲舒孙希颜,及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陈洪进孙永丕,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邢昺孙处正,礼部侍郎王丕孙说,并试将作监主簿。时以郊祀推恩辅臣之后,而丕家无子孙在仕版者,故以及之。洪进、昺例不当得,议者以王钦若报其私恩也。
乙巳,宗正寺请以皇后事堕编入玉牒,从之。
辛亥,加赠皇后曾祖中书令郭崇为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祖守璘及父允恭并为节度使,母、祖母、曾祖母并为国太夫人。
壬子,加赠皇太后兄赠侍中刘美为中书令,追封嫂越国太夫人钱氏为郓国太夫人。
广州阙守,上谓辅臣曰:“此邦控制海外诸国,宝货所聚,前为守者,多不能称职,今宜遴择其人。”王钦若曰:“礼部郎中、直史馆陈从易素有清节,先朝累经任使,臣等以为从易可。”从易时在荆南。
二月乙卯,徙从易知广州,加太常少卿、直昭文馆。
太常博士临河陈炎知夏津县,河北转运使卢士伦,曹利用女壻也,怙势,听狱不以直,讼者以付炎评决,炎直之。御史知杂事韩亿闻其事,奏为监察御史。炎与朱谏并命,谏事不详,今但记炎,他仿之。
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李咨以其父兵部员外郎致仕文捷在乡里,春秋高,乞便郡就养。上方委咨计事,优诏不许,欲慰其思亲之心,戊午,赐文捷三品服。
诏诸州司士参军李道宗等三十四人,令吏部铨与注官。旧制,司士参军以年及格及负犯者为之,谓之散参军。先是,上取特奏名举人试艺稍优者补参军,其次与试衔。及经南郊,试衔者已免选,而道宗等反未得注官,故有是命。
庚申,诏河北、京东路,于中等以上户以二税折科塞河梢芟,限今年十一月终辇至滑州。
龟兹及甘州遣使贡方物。
辛酉,试身言书判选人,前惠州军事判官林冀〔二〕等七人与京官,余四十八人第迁如故事。先是,翰林学士晏殊等以冀等名闻,上问辅臣:“身言书判,足以尽人才乎?”王钦若对曰:“朝廷设此以旌别选人,若四者悉有可采,固宜升进也。”
乙丑,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薛奎罢为集贤院学士、知并州,或谮奎漏禁中语也。既而秦州阙守,上以奎屡官西边,习其风土,即改奎知秦州,仍给集贤院学士见俸。秦州宿重兵,兵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种,谨商算。岁终〔三〕,廪粟积者三百万,征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