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诏祠部,凡僧尼籍有名者,悉牒度之。又诏自今须经业精熟,阅试及三百者乃许系籍〔三五〕。(太宗普度特放凡两次,太平兴国七年及此年也,实录不记此年事,今追书之。考试经业,实录载其事于此月甲寅,今亦附月末。)

上留意字学,以许慎说文差谬,学者无所依据,乃诏右散骑常侍徐铉、著作郎直史馆句中正等精加绚校。十一月乙丑朔,铉等上新定说文三十卷,凡经典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者,承诏皆附益之,上称善,遂令模印颁行,各赐器币有差。

十二月乙未,大雨雪。上喜甚,召近臣宴玉华殿,谓曰:“春夏以来,未尝饮酒,今得嘉雪,殊慰朕心,思与卿等同一醉也。”

上以诸家文集,其数实繁,虽各擅所长,亦榛芜相间,乃命翰林学士宋白等精加铨择,以类编次,为文苑英华一千卷,壬寅,上之,诏书褒答。

契丹将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入寇瀛州。都部署刘廷让与战于君子馆,会天大寒,我师不能彀弓弩〔三六〕,敌围廷让数重。廷让先以麾下精卒与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令后殿,缓急期相救。及廷让被围,继隆退屯乐寿。御前忠佐神勇指挥使巨野桑赞以所部兵力战〔三七〕,自辰至申,而敌援兵复至,赞引众先遁,廷让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廷让得麾下他马乘之,仅脱死。先锋将六宅使、平州团练使、知雄州贺令图,武州团练使、高阳关部署杨重进,俱陷于敌。

令图性贪功生事,复轻而无谋。于越素知令图,尝使谍绐之曰:“我获罪于契丹,旦夕愿归朝,无路自投,幸君少留意焉。”令图不虞其诈,自以为终获大功,私遗于越重锦十两。至是,于越传言军中,愿得见雄州贺使君。令图先为所绐,意其来降,即引麾下数十骑逆之,将至其帐数步外,于越据胡床骂曰:“汝尝好经度边事,今乃送死来耶!”麾左右尽杀其从骑,反缚令图而去〔三八〕。重进力战,死之。初,令图与父怀浦首谋北伐,一岁中父子皆败,天下笑之。重进,太原人也。丙午,瀛州以闻。廷让诣阙请罪,上知为继隆所误,不责,逮继隆,令中书问状,寻亦释之。(契丹本传以廷让败在明年春,此大误也。)

东头供奉官马知节监博州军,闻廷让败,恐敌乘胜复入寇,因缮完城垒〔三九〕,治器械,料丁壮,集刍粮,十有五日而具。始兴役,官吏居民皆不悦其生事。既而敌果至,见有备,乃引去,众始叹伏。

初,契丹复自和尔郭入寇,薄代州城下。神卫都指挥使马正以所部列州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知州、给事中张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感慨,一以当百,敌遂却走,循胡卢河南而西。先是,齐贤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四〇〕,居无何,间使为敌所得。齐贤以师期既漏,且虞美众为敌所乘。俄而美有候至,云师出并,师行四十里至柏井,忽奉密诏,东路王师衄于君子馆,令并之全军毋得出战,已还州矣。于时敌骑塞川,齐贤虑敌知之,乃闭其使密室中。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然刍。敌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矣,骇而北走。齐贤先伏步卒二千于土墱寨,掩击,大败之。擒其北大王之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斩首二千余级,俘五百余人,获马千余匹,车帐、牛羊、器甲甚众。齐贤悉归功于汉赟。己未,汉赟以捷音来上,上优诏褒答。后知汉赟未尝接战,与钤辖刘宇,皆罢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四一〕。(汉赟罢在明年八月甲午,宇罢在庚子,今并书。)

◎注释

〔一〕且契丹主年幼“主”字原阙。按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蕃夷一之一〇、编年纲目卷四均作“虏主”,今据补“主”字。

〔二〕投戈散地“投”原作“扰”,据宋本及宋会要蕃夷一之一七改。

〔三〕狐山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同。活字本及上引宋会要、宋史卷二六四宋琪传、奏议卷三二二御边则并作“孤山”。按嘉庆重修一统志(以下简称一统志)卷四七,易州有孤山,在广昌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七引宋琪言亦作孤山,注:“孤山,或曰即涿州房山县西十五里之大房山,易州趋涿州之道也。”本编下文已出“并大房”,或人之说待考。

〔四〕漆水各本及上引宋会要、宋史均同。上引奏议则作“涞水”。易州属境,“漆水”无考,奏议作“涞水”,疑是。按诸地理载记,涞水即巨马河,应是本卷下文五月曹彬败兵宵渡之水,盖非指涞水县也。

〔五〕二十余里外可悉数也“二十”原作“二百”,各本同。按“二百”在此于义未合,盖涉上文致误,今据上引宋会要、宋史及奏议改。

〔六〕此是新州妫山之间“此是”原作“此时”,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又“妫山”,宋会要蕃夷一之一八及上引宋史、奏议均作“妫川”。

〔七〕于燕丹陵北“北”,上引宋会要、宋史及奏议均作“东北”。

〔八〕俱怀杀主破国之怨“怨”原作“心”,据同上书改。

〔九〕则众族之心愿报私憾“愿”原作“显”,据同上书改。

〔一〇〕松漠原作“松莫”,据宋本及上引奏议改。

〔一一〕契丹主“主”字原阙,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宋史、奏议补。

〔一二〕奚其王阿保得者“其王”原作“霫王”,据同上书改。

〔一三〕昔年犯阙时“阙”原作“关”,据同上书改。

〔一四〕支散游奕“奕”原作“兵”,据宋本、阁本及上引宋史、奏议改。

〔一五〕设掎戎之备“掎戎”原作“犄角”,据宋本、宋撮要本、宋会要蕃夷一之一六及上引宋史、奏议改。

〔一六〕左右厢各十指挥“厢”,同上书俱作“梢”。下文“阵厢”并同作“阵梢”,“展厢”亦同作“展梢”。

〔一七〕是二十将“二十”原作“一十”,据上引宋会要、宋史及奏议改。

〔一八〕与前阵不得过三五里“前阵”原作“前军”,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九〕今掇出附见于此“今”原作“故”,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二〇〕自西陉入“陉”原作“径”,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史卷五太宗纪改。

〔二一〕其节度使艾正“节度使”,宋会要兵八之三作“节度副使”。

〔二二〕率从骑百余大呼突围“大”原作“人”,据治迹统类卷三改。

〔二三〕州在西楼南数百里“在”、“楼”两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兵八之四补。

〔二四〕敌复引兵挑战“挑”原作“排”,据隆平集卷一八柳开传及治迹统类卷三改。

〔二五〕据契丹及曹彬传则再往琢州“再”原作“称”,据宋本、阁本改。

〔二六〕追奔至狐山“狐山”,宋本、阁本作“孤山”。参本卷校勘记〔三〕。

〔二七〕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遵”原作“尊”,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二八〕匪黩武以佳兵“黩”原作“卖”,据阁本及治迹统类卷三、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改。

〔二九〕遣观察支使郑蒙“支”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史卷二六七赵昌言传补。

〔三〇〕张令铎原作“张令驿”,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三一〕龙帝峡原作“龙常峡”,据宋史卷五太宗纪、方舆纪要卷五九阶州槵贴峡条及一统志卷二七六阶州龙帝峡条改。

〔三二〕富者有弥望之田“有”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三三〕君素号无敌各本同。宋会要兵八之七、皇朝类苑卷五五引杨文公谈苑、隆平集卷一七及宋史卷二七二杨业传均作“君侯素号无敌”。

〔三四〕录其子供奉官延朗等五人“奉”原作“养”,据各本改。

〔三五〕阅试及三百者乃许系籍各本同。按宋会要道释一之一四,“三百者”似应作“三百纸”。

〔三六〕我师不能彀弓弩“彀”原作“设”,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二五九刘廷让传改。

〔三七〕巨野桑赞以所部兵力战“兵”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三八〕反缚令图而去“反”原作“乃”,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四六三贺令图传改。

〔三九〕因缮完城垒“完”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四〇〕齐贤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以”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二六五张齐贤传补。

〔四一〕皆罢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右”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