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庚戌〔一〕,初祀六宗于国北,仪比太社〔二〕。
〔一〕三月癸亥朔,无庚戌。续汉祭祀志作“庚辰”,是。
〔二〕续汉祭祀志曰:“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书欧阳家说,谓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谓六宗易六子之气日、月、雷公、风伯、山、泽者为非是。”按六宗之说,纷纭错杂,详见刘昭注,然终不得其要领。洪亮吉曰:“案昭七年左氏传,晋侯问伯瑕,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月日时星辰六宗,当即此六物。”以古证古,较诸家稍直捷也。”洪说近是。
夏五月,京师旱。
七月,鲜卑入塞。
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一〕。郡国八地震。
〔一〕范书、续汉志均作“戊午朔”,是。
是岁,北单于与车师后部王攻敦煌长史索班,杀之。遂略有北道,逐太守曹宗。宗请兵击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司〔马〕(空)班勇议曰〔一〕:“愚以为边境者,中国之唇齿,唇亡则齿寒,其理然也。先帝命将征伐,旷引年岁,然后西域内属,边境获安。宗不度当时之宜,自见有丧败之负,欲举兵荒外,以要功名,是为始祸倡兵〔二〕,其患难量也。今府藏未充而当远出师,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敦煌郡旧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置之。西域长史屯楼兰〔三〕,楼兰西当焉耆、龟兹,是则周游一处,而所制者多也。”公卿皆从勇议。
〔一〕据范书改。司马者,军司马也。
〔二〕定公十三年左传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
〔三〕楼兰,即鄯善也。
勇习边事,有筹策,于是以勇为西域长史。顷之,勇发鄯善、车师前部王兵击后部王,大破之,捕得后部王、匈奴使者,将至索班所没处斩之,传首洛阳。
◎永宁元年(庚申、一二〇)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赐公卿已下金帛;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鳏寡孤独癃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贞妇帛,人一匹〔一〕。
〔一〕“粟人”、“帛人”原皆误倒,今正之。
己巳,立济北王子苌为乐城王,立河间王子翼为平原王。
苌骄淫失度,冀州刺史举奏苌罪至不道。尚书侍郎岑宏议以为“非圣人不能无过,故王侯世子生〔一〕,为立贤师傅以训导之,所以目不见〔恶〕(异)〔二〕,耳不闻非,能保其社稷,高明令终。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三〕,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卒受荣爵,几微生过,遂陷不义。臣闻周官议亲,蠢愚见赦,苌不杀无辜,以谴诃为非,无赫赫大恶,可裁削夺,损其租赋,令得改过自新,革心向道。”〔四〕诏贬苌为临湖侯。
〔一〕范书孝明八王传注引袁纪“世”作“太”,当系章怀避唐讳所改。
〔二〕据范书孝明八王传注引袁纪改。
〔三〕论语季氏曰:“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四〕按范书注引袁纪“岑宏”作“冷宏”。又李贤曰:“按黄香集,香与宏共奏,此香之辞也。”
袁宏曰:昔王侯身能衣而宰设服,足能行而相者导进,口能言而行人称辞,闲之有礼,辅之有物。少而习之,长而不改,和睦之性,与教而淳,淫僻之心,无由得生。若纵而任之,不为师保,恣其嗜欲,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复。故动之凶德,而国殄身亡也。
六月,羌寇张掖〔一〕。
〔一〕原误置“秋七月”条后,今移正之。
秋七月乙丑〔一〕,日有蚀之。酒泉太守以闻。
〔一〕范书及续汉五行志均作“乙酉朔”,袁纪误。
十一月〔一〕,司徒刘恺固疾策罢。太常扬震为司徒。
〔一〕范书安帝纪作“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