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长乐县

《唐志》:“闽县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三年,令李茸筑。初,每岁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成良田。”“田灌溉为五十里,海滨处所也。今县东二十里,(底本作“田□□为五十里海滨□□也令县东二十里……”,崇抄作“田去海滨五十里,今县东二十里”,据库本补改。)卤潮所不到,蕴旱涸竭,(底本作“蕴旱□竭”,缺一字,崇抄作“蕴旱水竭”,据库本补。)则时至焉。然,不常尔。”长乐十里有海堤,大和七年,令李茸筑,立十斗门以御潮,旱则潴,雨则泄,旁皆成良田。“唐武德六年,析闽置长乐。则二邑也,而皆筑于茸之手,相距才四年,必是更宰,不然,则摄篆也。(底本作“摄□□”,缺二字,崇抄作“摄也”,据库本补。)”盖长乐滨海,山浅而泉微,故潴防为特多,大者为湖,次为陂、为圳;捍海而成者为塘,次为堰;毋虑百五十余所。每岁蓄溪涧,虽不泄涓滴,亦不足用,必时雨滂澍,乃获均洽。农事毕,天雨止,向数十里皆为无用之地;以是狡民或侵或请,不知水利之所系。咸平、熙宁,屡有讼者。建炎初,陈可大宰是邑,大修塘、垾、陂、湖。后四十八年,当乾道九年,知县徐谟延耆老讲究水利,为斗门及湖、塘、陂、堰百四所,溉田二千十三顷。“(底本作“二千十三顷”,库本作“二千二十三顷”,崇抄作“二千八十三顷”。)”

崇丘里‖滨江。

大圳等五浦‖计长九百丈,溉田四十余顷。内浦口阔五尺,深八尺;湖浦阔三丈五尺,深六尺;尾阔一丈,深四尺。

米笼浦‖二百五十丈,阔二尺,深五尺,溉田六顷。

官塘浦‖一百一十丈,阔一丈,深五尺,溉田五顷余。

陈师浦‖一百丈,阔六尺,深四尺,溉田一顷余。

官坵等四浦‖计一千七百二十丈。官坵,阔三丈,深一丈;担水浦,阔四丈,深九尺;黄圣屋前浦,阔一丈五尺,深五尺;塘头浦,阔三丈,深七尺。溉田六十六顷。

王坵浦‖一百二十五丈,“(底本作“一百二十五尺”,库本同,据崇抄改“尺”为“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尾阔九尺,深六尺。溉田五顷余。

白灶浦‖五十丈,阔六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余。

鳖石浦‖二十五丈,阔四丈,深一丈,溉田一顷余。

后角浦‖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四顷余。

银盏浦‖七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八顷余。

渡龙浦‖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七顷余。

坂塘浦‖三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四顷余。

官堰浦‖二百六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溉田十顷。

古塘浦‖一百五十丈,阔一丈,深六尺,溉田六顶。

师娘浦‖三十五丈,阔三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四顶。

浦口小浦‖七十五丈,阔七丈,深五尺,溉田二顷。

下笼坂浦‖五十丈,阔二尺,深一尺,溉田三顷。

桥头浦‖五十四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七顷。

蛎壳浦‖一百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十顷。

笼臂浦‖三十五丈,阔一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

朱湖高浦‖二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三顷。

嵩平里

赵塘浦‖七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

芦荨浦‖四百丈,阔八尺,深五尺。

官塘浦‖二百五十丈,阔一丈二尺,深七尺。

孤塘浦‖四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

九石浦‖三百丈,阔二丈四尺,深一丈一尺。

车下浦‖七十丈,阔九尺,深五尺。

新塘浦‖八十丈,阔九尺。“(崇抄文末尚有“深五尺”三字,底、库本所无。)”

圳兑浦‖二百丈,阔二丈二尺。深并同上。

孤洲浦‖四百丈,口阔四丈,深一丈五尺。

弦歌里

东洋塘‖县东北。长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御卤潮,潴雨水。子塘三道,共长一千五百丈,高九尺,阔五尺。沟一,长三百四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横埭二,启闭以窦。溉三百石种。“(底本作“三石百埭”,据崇抄改。)”

西洋塘‖长九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斗门一,溉九十六石种。

郑湖塘‖泄水港,抵海,长二百丈,阔一丈,深三尺,三窦,溉四百石埭。“(各本皆作“四百石埭”,疑“埭”为“种”之误。)”

崔塘‖斗门西抵海,垾长一千一百二十丈,阔七尺,高一丈。“(底本作“阔二七尺高丈”,据库本、崇抄改。)”

崔塘洋沟‖长一千三百五十丈,沟阔二丈五尺,深七尺,子沟一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八顷。

郑湖‖周二十丈,横塘十二丈,溉田三十亩。

新开里

屈尺塘‖县东北。长一百五十丈,高七尺,阔五尺,有窦。溉三十石种。

建兴里‖旧载:福湖属北里。民岁竞渡,以祈丰年。

嘉禾、大石、新成屯、四堰‖合为一。县东南隅。长一千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五尺,溉田种四百石。

横屿湖‖周三百一十丈,高九尺五寸,上阔一丈,四窦,沟长六千九百丈,溉田种千余石。

清平里

镜石、何师、新三堰‖合为一。长二百丈,高二丈一尺,阔七尺,溉田十顷。

招贤里

获洋王背大溪,中圳、刘背二溪‖皆出白龙潭。有五圳:横圳、尺圳、函口圳、十犊圳、东揽圳,共长一千九百一十丈,四闸。溉田种三十顷。

永胜里

黄弄溪‖长二百丈。陂长五十丈。溉田十二顷。

溪口溪三坑‖共长一千四百九十丈。溉田五顶。

横圳‖九百丈,阔八尺,深六尺,溉田五顶。

进贤里

桃坑湖‖即桃枝湖也。东西一百三丈四尺,南北三百六十一丈五尺。垾堘圳四派。溉田种千余石。伪闽时,为指挥使丘进所有,后售林琏等为田,仅四顷。咸平四年,刘转等讼之。乃以其田产一千二百三十六文、米二十三石一斗半,均湖下百七十余户。田,敕仍为湖。熙宁四年,林注等又讼高建等侵耕。知县萧竑因括湖、塘、陂、堰,簿而图之,择主领,立经界,培堤岸,碑于湖之旁。今周五百一十丈,阔一丈,高八尺,石斗门三,圳长二千二百余丈,阔一丈二尺,深六尺。潴乾溪,溉田二十九顷,跨逍遥、清平里。

沙坂后洋溪“(底本“后洋溪”条以下错简,参对崇抄、库本正之。)”共长五百丈,入桃枝湖。溉田七顷。

同荣里

石濑陂‖食龙潭水,长五百丈,阔二丈,深一丈,“(底本于此条及以后各条注文皆作“食×××”,库本同,崇抄亦先书“食”,复改写为“合”字,今依底、库本作“食”。又,此处底、库本皆作“深一尺”,据崇抄改“尺”为“丈”。)”溉田种七百石。

古散陂‖食龙潭水,长七百一十丈,高一丈,阔七尺,溉田种三千石。

灵石里

新田陂‖食童溪,长六十丈,阔一丈五尺,深七尺,溉田种四十石。

灌洋陂‖食童溪,长一百一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种一百三十石。

湖前陂‖长三百丈,阔一丈,(底本作“阔一尺”,库本同,据崇抄改为“阔一丈”。)深七尺,溉田种四百石。

坵溪‖并食童溪,长二百一十丈,阔五丈,深一丈,溉田种二百五十石。

依福里

周陂‖食童溪,长一千丈,阔二丈,深一丈,“(底本作“深一尺”,库本同,据崇抄改为“深一丈”。)”溉田种四百石。

前曾塘‖食龙潭,长二百丈。口阔二丈,深四之一;腹阔五丈,深三丈;尾阔、深皆一丈五尺。口为石闸御溪洪,尾为石函。垾长一丈五尺,“(底本作“埠长”,库本同,据崇抄改。)”高如之,阔五尺。溉田种七十石。

丁塘‖食龙潭、石濑,陂长七百丈。溪口阔一丈七尺,桥下阔六丈。溉田种三百石。

昆由里

大塘‖跨敦素、崇贤、同荣里。大斗门二,知县徐谟筑基,方广二十余丈,两旁抵海,长一千五十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沟、港共长二千七百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潴福清界水,溉田千石。

萩芦陂‖长六十丈,阔二十丈,深七尺,圳长三百五十丈。大圳阔一丈,深七尺;“”(底本错简至“深”字止,已正。)小圳阔八尺,深五尺,潴高陂水,溉田种五百石。

方乐里

陈塘港‖会七十二洋水,溢则开斗门,归弦歌里沟及林花沟渎入海。

陈塘大官沟‖跨和风、教化、大宏里,长三千二百丈,阔二丈,底深六尺,“(底本作“底四丈深六尺”,库本同,据崇抄改。)”溉田二十顷。“)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