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宣楼‖城西北隅。旧碧峰亭也。“见“治平图”。”熙宁二年,筑子城,改创,城上凡九楼,“西湖楼,蕃宣西;五云楼,城西南,下金墉桥;三山楼,城东南,下长利桥;清微楼,清泰门上;东山楼,康泰门上;堆玉楼,城东北隅,今观风亭;缓带楼,城北,今超览亭;望云楼,城西,今怡山阁。并见“熙宁图”。”今惟清微、东山与此存。“楼东有亭曰野云,淳熙五年创。”

怡山阁‖坐啸堂之东。旧望云楼、阅射亭、荔枝楼之地也。““治平图”只有阅射亭在其东。“熙宁图”增荔枝楼于亭西。而中为望云楼。”元祐五年,柯龙图述创。绍兴二年,程待制迈修。

怀隐庵‖和乐堂之后,州宅墙之南。绍兴十四年,叶观文梦得创。“沈括有《怀隐集》,载居山之式,后归休于梦溪。叶公慕之,以名庵。自题云:“春风的的为谁来,绕舍闲花亦漫栽。庵内不知庵外事,夜来微雨小桃开。””庵东小亭曰归意,“亭之东有元明王庙,相传闽王时灶神。”西小亭曰柏悦。

清閟亭‖自九仙楼下涉石桥而南,为南园。绍兴十六年,薛殿撰弼创亭,曰清閟;“今废。”又创亭于其东,曰与春。“后改名清虚。”

观风亭‖城东北隅,旧堆玉楼地,绍兴十年创。“额,张丞相兄滉书。”十六年,薛殿撰弼修。

超览亭‖天王堂西,旧缓带楼地,淳熙五年创。“亭西有亭曰流憩,同时之作。”

澄澜阁‖旧西湖楼基。待制赵公汝愚创建。“公题于柱曰:“按“熙宁图”,西湖楼在州治直西,鹿项门之南,久废不存矣。澄澜阁在子城之西,跨古渠南向,(底本作“跨古渠南向”,库本同,崇抄作“跨右渠南向”。)秋风亭下有败屋数椽犹在,或是其处也。湖事既兴,俯视众役,乃即楼之故基,为屋十楹,将因楼之名,则太质,而阁顾不可缓营也。(底本作“顾不可复营也”,崇抄同,据库本改。)遂以澄澜易之,亦存古之义云。””

天王堂‖城北,旧有门。唐贞元中,军悖,南甸师乘而入,阎济美塞之。(唐贞元四年四月,福建军乱,逐其观察使吴诜(见《新唐书》)。而阎济美于贞元二十年始自婺州刺史来任福建观察使,塞北门事疑为此。)后,咸通七年,李瓒乃版筑其上作天王堂。“有馆驿巡官乡贡进士卢标作《修筑城北门及创天王楼记》,今存。僧史略云:“天宝元年,西蕃寇安西,明皇诏不空三藏诵经。不空因言北方毗沙天王神通,可以御之。会安西亦奏:‘将战,有神丈余,金甲而来’。因敕诸道、州、府城东北及营寨并设其像。””

威武营‖威武堂教场之南旧驻泊广勇营之地也。“见“治平图”、“熙宁图”。”淳熙五年为营,以居衙兵。

◎转运行司

国初,诸路置转运使。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闽为两浙西南路,置使、副,寻省,独使一员。五年,始命太子左赞善大夫贾昭明为本路转运判官。“无副者置。天圣六年罢之,七年复置,庆历五年复罢,嘉祐二年复置。”雍熙,改福建路,将输举刺。自端拱、明道之际,诏所属郡不辍巡按,“端拱诏:“或端坐本司,或故留诸郡,深彰旷职,殊不尽心。自今,并须不住巡按所部。明道敕:“今后,并一年之内,遍巡辖下州军。将带本司公人、兵士不得过二十人,司属不得过二人。””故逐州皆有行司。《旧记》:“转运行衙在府西南隅。”“置司建州,盖旧矣。”考“治平图”,府西南公宇东为运判司,西为转运司,而于其南同一门,曰西总。盖旧行部所舍也。“虎节门内之西,有西总门,南向城,俗呼西衙。蔡公襄自知福州除本路转运使,有《移居转运署》诗。”熙宁,既筑子城,并二司为一,并运判司、转运司为一。更其门东向。时提刑司、同提刑司,实在其北。“见“熙宁图”。时大街西有提刑司、同提刑司、转运司。盖始以同提刑及转运厅门东出。”寻罢同提刑司。政和间,始并转运司为提刑司属官厅、吏舍、省马院、架阁库等。而迁转运行司于府东迎仙馆。““治平图”:南禅寺东。曾师建《记》:“政和五年三月,撤旧迎仙馆,增而广之。””靖康元年,罢廉访使者,又以其廨为之,今试院西是也。“廉访衙本驻泊厅地,其东有隆道侯庙。庆历八年,乡贡进士翁定基为《记》、驻泊都监杨永庆刻石,今存。”建炎二年,以建寇故,移司福州。绍兴二年,还建州。三年,复移福州。寻仍旧。其厅事之东,有绣采堂、恕堂、公明堂,“乾道间,武宪权寓此所,修而名之。”又其东涉池桥,有清和堂,而迎仙馆遂为转运东行司,两漕所舍各趋其近。东行司亦浸摧圮矣。

◎提点刑狱司

淳化二年,诏诸路转运司以常参官一人纠察刑狱事。于是,以司门员外郎董循等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四年,罢之,独委转运使,始盖隶漕台也。景德四年,乃命与转运使分路提点,选朝臣及诸司使、副至閤门祗候明干者充。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逊为本路提刑,供奉官王守元为同提刑。两员自是始。天圣六年,并罢。“交割与转运使讫,赴阙。公人归原差来处。”明道初复置。《旧记》:“公宇在府西南,有上下衙。”盖今所也。“范迁《图经》:“上下衙俱虎节门内。”“治平图”“运判司东北”。”嘉祐五年,罢同提刑。熙宁元年,复置。二年,既筑子城,乃以同提刑司与提刑司各为大门东出。“见“熙宁图”。”寻罢同提刑。政和间,遂以其廨与转运司皆为提刑司属官厅、吏舍、省马院、架阁库等。宣和三年,增置武臣。靖康元年,罢。绍兴三年四月,移司建州,十一月,仍旧。乾道六年,复增武臣,初寓转运行司。淳熙三年,乃于提刑司中门之内,分公宇为东、西两厅。“武宪叶南仲修建,自为《记》。”旧治有前后厅事两所。皆明道二年刘比部立之所建。后厅之西有池,创阁其上,池阁之北有一堂焉。“熙宁五年,提刑宋道为《记》云:“廨有东堂甚壮,旧不名。四隅凿小牖,前后二户至卑,乃撤去,辟为四轩。高其后闳,前不设户,名曰幸堂。”后,更名虚静。俞龙图时,询幸堂所在,已更此名矣。”而宅堂在其西。“宋提刑《记》:“廨有东堂”,则旧宅堂在其西可知。宣和时已废,俞龙图《记》不载。”后厅之北,故有堂也。“宣和时,已为宅堂,又于其后为亭,曰双桉。(底本先书“双格”,复旁校改“双桉”,库本作“双格”,崇抄作“双榕”。桉,案也,底本所校当有据。)”康定元年,李都官敷于堂之北复建两堂。“前堂,俞龙图向名曰澄清。(底本、库本、崇抄皆作“解龙图向”,据上、下文径正之。)后堂俞龙图向名曰宪堂,后更名中庆。于中庆之东有小轩,(底本作“中庭之东”,据库本、崇抄改。)曰静寄。”嘉祐七年,王郎中陶创两亭于堂左右。“左亭,俞龙图向名曰熙春,后颓废,(底本作“后颜废”,据库本、崇抄改。)吕敷文企中重建于看楼西南。右亭,俞龙图向名曰藏春。梁上题“嘉祐七年壬寅正月,提点刑狱职方员外郎王陶建”。后更名留春。”八年,复创亭后厅之东北。“旧名绣衣,更名薰风。吕敷文企中修。”熙宁五年,宋郎中道既修建幸堂,遂辟其旁为轩。“北轩,俞龙图后名曰清逸,其东有小轩,俞龙图后名曰幸轩。”东轩之左,附以便室。“俞改名曰山斋。”宣和二年,俞龙图向乃皆葺而新之。各为之命名。又建两楼于两亭东西。“旧熙春之东,名曰斑衣楼;藏春之西名荔支楼。东楼后更名宿云,绍兴中灾,改创看楼。”总而榜曰“乐圃”。“俞作《乐圃记》曰:“熙宁五年,宋公作宪于此,尝为《幸堂记》。予言和已空,(底本、库本、崇抄皆作“予言和已空”,盖旧抄已有脱误。按:其大意当谓,熙宁时,宋道任提刑,尝撰《幸堂记》。至俞向于宣和末任,宋所记已空,幸堂亦已易名。疑“和”字前脱“宣”字。)询幸堂所在,易名虚静是也。自虚静之北,园馆连属。明年,更新、缮完之。名其北曰宪堂,南曰澄清。廊庑映带,为乐圃之冠。庭之南有二木樨,故亭其下,曰双桂。回廊之外,左右二亭,东曰熙春,西曰藏春。熙春之东,楼额宏丽,时可奉亲为游览之地,目之曰:斑衣。藏春之西有楼,遍植荔支,命之曰荔支。面楼一轩,北顾诸亭,左右二沼,手植瑞莲,名曰清逸。幸堂既易,不欲废其名,名虚静之东曰幸轩。幸轩之左,乃治事之便室,小山耸翠,题之曰山斋。”宣和四年,俞龙图向《记》:“异时,乐圃作门威武军西南。每岁二月,府开西园,与民游玩至三月。提刑司亦开乐圃,各一月。”顷三十年,乐圃始罢开矣。”及分为两厅也,毁塞池阁,“(底本作“地阁”,据库本、崇抄改。)”移前厅建后厅之西。“后厅遂为东厅,前厅遂为西厅,武宪所治也。其西有椤木。亭未名。”西厅之后,遂为燕寝之宅。“清逸轩额,移榜东厅之东偏,不欲废其名也。”小轩便室,乃撤去之,为仁亭于两厅之间,余则犹故也。若夫,签厅置中门之外,属官公廨即外门之内,检法其左,提干其右。皆旧所建云。“)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