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

国初置侍仪司、为从六品衙门。职专朝会宾客吉凶礼仪之事。洪武九年、改为殿庭仪礼司。设使、副、承奉、鸣赞、序班。十三年、革承奉、添设司仪。十九年、更使为司正、副为左右司副。三十年、始改鸿胪寺、陞正四品衙门。定设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属官、主簿、司仪司宾署各署丞、鸣赞、序班等官。後又设外夷通事亦隶焉

凡朝贺等礼、本寺合用官员

每日

皇极门朝参

掌礼堂上官一员‖奏事堂上官一员

鸣赞一员‖纠仪序班二员

齐文武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引人并举案等项序班各七员

传赞序班四员‖门洞纠仪序班二员“添设”

催人序班二员

午门外鸣赞二员‖引朝见纠仪序班四员

朔朢日

皇极殿朝参

掌礼堂上官一员‖奏事堂上官一员

鸣赞一员‖纠仪序班四员

齐文武班序班四员‖传赞序班八员

皇极门外鸣赞二员‖纠仪序班二员

摆班序班四员‖催人序班二员

掖门纠仪序班四员

万寿圣节

掌礼官一员‖宣表目官一员

宣表官一员‖致词官一员“以上俱堂上官”

内赞鸣赞一员‖对赞鸣赞二员

接赞鸣赞五员‖东西传赞序班各二员

殿内、丹陛、丹墀、纠仪序班各二员

陈设表案序班二员‖举玉帛案序班二员

陈设方物案序班每案四员

导引表案序班二员

东西引进表官序班各二员

东西引官吏监生人等序班各二员

东西角门、左右掖门、金水桥、催人序班各四员

东西摆班序班各二员

引外夷人并撒方物案序班十四员

正旦冬至同、但添传制官一员

东宫千秋节

掌礼官一员‖宣笺目官一员

宣笺官一员‖致词官一员“以上俱堂上官”

内赞鸣赞一员‖典仪官一员

通赞鸣赞二员‖接赞鸣赞二员

东西传赞序班各五员

陈设笺案序班四员‖举玉帛案序班四员

陈设方物案序班二员

导引笺案序班二员

殿前序班二员‖引进笺官序班四员

齐文武班并引外夷人员通事序班十员

正旦冬至同、但添传令官一员

进历

掌礼堂上官一员‖传制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一员‖对赞鸣赞一员

通赞鸣赞四员‖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引进历上殿官序班二员

设历案并举案序班四员

扶案序班一员

东西引进历官序班各二员

引外夷人员通事序班八员

殿内、丹陛、丹墀、纠仪序班各二员

弘政门、宣治门、纠仪并催人序班各二员

东西摆班序班各三员

进春同、但不用传制官、添致词官一员。扶宝山芒神序班一员

郊祀驾回

掌礼堂上官一员‖致词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二员‖对赞鸣赞二员

通赞鸣赞四员‖东西摆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殿内、丹陛、丹墀、纠仪序班各二员

弘政门、宣治门、纠仪催人序班各三员

听受

誓戒同、但不用致词官、添传制官一员

颁诏

掌礼堂上官一员‖宣诏堂上官一员

扶诏堂上官一员‖内赞鸣赞一员

对赞鸣赞一员‖通赞鸣赞二员

扶案序班二员‖陈设案序班六员

齐文武官序班各三员

皇极殿东丹陛上、传赞序班三员

东缠腰至皇极门北、传赞序班三员

内纠仪序班二员

皇极门北至南、传赞序班二员

皇极门南至午门北、传赞序班二员

午门南至端门北、传赞序班六员

端门南至承天门北、传赞序班六员

承天门外、对赞鸣赞一员

承天门外、通赞鸣赞三员

承天门外东、传赞序班二员

承天门外西、传赞序班二员

承天门外桥南、东西齐文武序班六员

外纠仪序班二员

册封遣官传制

掌礼堂上官一员‖传制堂上官一员

内赞鸣赞一员‖通赞鸣赞四员

对赞鸣赞二员

殿上、丹墀、纠仪序班各二员

设册案、节案、宝案、并举案、序班每案四员

东西引遣官序班各二员

东西齐文武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进士传胪

掌礼堂上官一员‖传胪堂上官三员

致词堂上官一员‖内赞鸣赞一员

通赞鸣赞二员‖对赞鸣赞二员

东西引进士序班五员

举黄榜案序班四员‖导案堂上官二员

齐文武班序班各三员

东西传赞等项序班各三员

殿内、丹墀、纠仪序班各三员

进士上表

引状元进表、序班二员。余同前。但无传胪致词官

经筵

掌礼堂上官一员‖内赞鸣赞二员

举御案序班二员‖举讲官案序班二员

侍班序班二员

庆成宴

掌礼堂上官一员“其余堂上官俱侍班”

内赞鸣赞一员‖对赞鸣赞二员

通赞鸣赞四员

丹陛、丹墀、东西摆班序班各二员

殿内纠仪序班二员

殿内东西宴席一班至七班、执事序班共十八员

殿内东西传赞序班各三员

东西王门、及丹陛中左右门、传赞序班共十员

纠仪序班各二员

东西丹墀传赞序班各三员

纠仪序班各二员

引外夷人员通事序班三员

日食月食救护

通赞鸣赞三员‖对赞鸣赞一员

陈设序班四员‖执鼓侍班序班四员

齐官员人等班次等项序班共二十六员

凡大朝贺。本寺堂上官先入。候

上御中极殿、奏执事官行礼、毕。奏请陞殿。候

上出御皇极殿。外赞赞排班、班齐、四拜。内赞赞进表。赞宣表目。堂上官一员宣表目讫。内赞赞宣表。外赞赞跪。堂上官一员宣表讫。外赞赞俯伏。堂上官一员于露台祝赞讫。外赞赞俯伏、四拜。堂上官一员奏传制。由殿东门出、至丹陛、称有制。外赞赞跪。传制毕。外赞赞俯伏、赞三舞蹈、山呼、四拜。卿奏礼毕。外赞赞礼毕。

万寿圣节行礼同、惟不传制

凡每日常朝。文武百官入、至皇极门丹墀、分班序立。

上御座。鸣鞭讫。本寺卿赞入班。鸣赞赞拜、叩头、毕。百官仍分班序立。本寺堂上官於御前宣奏

午门外谢恩见辞人员数、毕。门外鸣赞赞班齐、五拜、三叩头、礼毕。卿赞奏事。各衙门官以次奏事、毕。遇有王府及镇巡等官差来、并外夷朝贡等项人员。该

赐酒饭者、堂上官引至御前宣奏、承

旨。若文武官员人等、该

御前行礼、有赐酒饭者、堂上官承

旨毕。卿仍赞奏事、奏事毕。再鸣鞭。

驾起。初鸣鞭後、如有太常寺奏忌辰、及大臣遣祭复命、候毕、方赞入班。有王府进表、及出差人缴节、守卫官进事件揭帖、尚宝司等衙门请宝等项、候毕、方赞奏事

凡常朝起鼓後遇雨。内官传出有事进、无事退。各官由廊下、趋至皇极门下。待

上坐定、鸣鞭讫。本寺堂上官跪奏内官传朝官免叩头。奏毕。宣奏谢恩见辞人员。传出行礼

上命叩头。堂上官承

旨、传出叩头、待平身。各衙门奏事如常仪

凡大朝贺、朔朢日朝参、传制、及太常寺奏祭祀。本寺官俱先一日、於御前奏请陞殿

凡郊庙奏祭祀。万历五年题准、是日如遇忌辰者、除巳祧、及内殿无祭、不忌外。俱移於前一日行

凡大朝贺、文武百官、及外夷人员、先期赴朝天宫等处习仪二日。本寺官於御前奏知。如遇免

朝、具本题知

凡谢恩见辞。洪武间定

谢恩

除授文武官员

文武官员调除

文武官员为事免罪

文武官员

钦赏钞物等件

文武官员给亲完聚

旗军奏准给亲完聚

旗军

钦赐钞物等件

文武官员

钦蒙赐祭安葬

武官替职

钦依放回官员

岁贡生员入监

试职官实授文武官

钦免税粮

军人陞充总小旗

文武官患病

钦赐医治

官吏准免重役放回

文武官

钦授诰敕

免谢恩

拨过各衙门吏典

旗军调拨别卫

钦取致仕官员

在外文武官员到京公干

在京文武官员公干回还

外国进贡人员

各处举到孝廉人材秀才

岁贡生员

各处粮长进图册等项

各处官吏生员起复各处文官给由

各处军官到京听差

各处吏典承差礼生到京公干

各处耆宿粮长军民人等奏事

在京武官征进取回

文武官员为事降调到京

各处僧道医术举到

官员监生毕姻省亲病痊回还

舍人监生旗军差往各处公干回还复命

免见

在京文武官员患病痊可

各处取到农吏土民

各衙门吏典承差考满

佥补校尉力士厨役

外卫旗军管解人物到京

辞文武官员赴任

文武官员到京公干回还

文武官员往各处公干

文武官员回家祭祀迁葬

武官替职回还

外卫官军听差回卫

外国进贡人员回还

官员监生回家毕姻省亲

行人舍人监生差往各处公干

免辞各处粮长进图册回还

外卫旗军听差回卫

旗军差往各处公干

各处吏典承差礼生到京公干回还

凡谢恩见辞官员人等。先於本寺报名、该

面见辞、及领敕缴敕、或赐酒饭者、预先具白本题

知次日早、俱於午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俟常朝官叩头毕、本寺官具名数帖宣念、行礼毕、其该

面谢见辞者、仍引赴御前、谢恩者居先、次见、次辞。

赐敕与酒饭者、复赞叩头

凡谢恩见辞官员人等。先於本寺报名、该

面见辞、及领敕缴敕、或赐酒饭者、预先具白本题

知次日早、俱於午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俟常朝官叩头毕、本寺官具名数帖宣念、行礼毕、其该

面谢见辞者、仍引赴御前、谢恩者居先、次见、次辞。

赐敕与酒饭者、复赞叩头

凡两京堂上官、都左右给事中陞授。公侯伯提督营务。大臣有疾、赐酒米、遣医调治。及考满、赐羊酒。俱於午门外行礼毕、仍赴御前面谢。其余

赏赐等项、不面谢

凡在外来朝官员人等。皆於本寺预先演礼、然後引入行礼。其公差及给由官吏、先将文册投下、明日引入凡王府、并镇守守备备倭等官、外夷宣慰宣抚招讨等司、进贡齎本人员。天下诸司朝觐给由官员、并奏缴军职文凭稽考公文、完销勘合、及总兵等官会奏声息等项本册。俱赴本寺引奏凡常朝官员、及午门外谢恩见辞等项官员人等、或有失仪。该寺序班、随即拏人劾奏。其在京堂上官、具本劾奏。万历十一年题准、京堂四品以上、及翰林学士、具本劾奏。余俱面纠

凡百官奏事。隆庆六年题准、各衙门致词官、该承

旨者、俱用请旨二字。不应承

旨者、俱用奏

知二字。如有含糊不明、照例纠奏

凡在外总兵等官、奏报捷音。本寺官引差来人、於御前宣奏

凡遇灾异、有旨谕百官同加修省。次日早朝、各具公服致词、行五拜三叩头礼。年终礼部类奏灾异、则否

凡复命朝见人员、缴敕进题本。及四夷朝贡人员、进番字文书。俱本寺官接至西陛、授内官捧进

凡大臣陪祀

颁胙、及赐鲜。俱次日早、常朝大班叩头之後、仍留班行叩头礼“今遇免朝於‖午门外顶门行礼”

凡正旦冬至节令、百官有例放假、本寺官

面奏承

旨讫。赞百官入班行叩头礼。其元宵节

赐假、赞五拜三叩头礼

凡每年四月、赐百官字扇、并寿丝缕。次日早朝、具公服行五拜三叩头礼。别

赐牙扇并艾虎、止当时叩头

凡每年十一月、命百官戴煖耳。本寺堂上官承

旨、赞入班、行叩头礼

凡节令赐百官宴。本寺堂上官承

旨讫。赞百官入班行叩头礼。宴毕、仍赞叩头

凡给

赐文武官诰敕。本寺官举案、引至御前。俟该部官奏过、赞叩头、毕。仍举案引出给散“近行五拜三叩头礼”

凡公侯伯受封、袭封、上表谢恩。本寺官举案、引至御前。俟礼部官奏过、赞五拜三叩头礼毕。捧表至东陛、授内官捧进

凡外夷进贡方物。本寺官引至御前。俟礼部官奏过、赞叩头、毕。举案至东陛、授内官捧进

凡赏赐外夷人员衣服彩□等件。本寺官举案。引至御前。俟礼部官奏过、赞叩头、毕。仍举案引出给散

凡本寺俸粮。旧於礼部带支。後奏准、本寺自行收放。今於禄米仓关支

凡奏事、及复命等项、须出班

面奏者。宣德十年奏准、先须报知本寺

凡各处差来奏报军情人员。正统二年敕谕、不许先与人传说

○天顺六年令、各边总兵官内官都指挥指挥等官、差来奏事人员。鸿胪寺序班、连本连人引进。俟本进收讫、该管序班引出、收在本寺宿歇。次日早奏毕、方许出去。各王府差来奏事者、只令在馆驿宿歇

凡见辞人员、出入京城。嘉靖十六年奏准、九门官史、照例查记姓名、每日申时、开报本寺稽考。如有不行见辞、及不报名在门者、参奏治罪。其报名之日、随带原给批文赴寺、给与关防、方许赴通政司挂号、及各衙门投递。违者一体参究

凡遇免朝。嘉靖十六年奏准、例该

面恩

面见

面辞官员、候至五日之外者、免其御前行礼。其王府并镇巡等官差来、及外夷朝贡等项人员、该本寺堂上官引见、赐酒饭者、即令照例给与

○万历三年题准、凡陞转在京三品以上官、四五品中翰林院学士、讲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佥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等官。如有候足五日、未值

面恩者、一面到任管事、仍候

御朝日补行。其有准致仕者、亦必守候

面辞。在京陞任南京三品以上、并四五品学士等官、及南京三品以上官、以入贺或考满至京。如候足五日、不得见谢者、如事期未过、仍补见谢。见谢後、不得面辞、免其久候。或事期已过、不得见谢、则仍候

面辞、不拘五日之限

南京鸿胪寺

建置见前凡遇万寿圣节、正旦、冬至、行庆贺礼。俱先于南京朝天宫习仪。至期行礼。本寺堂上官祝赞、鸣赞赞礼、序班执事、其礼与在外同

凡东宫千秋节、行庆贺礼。本寺堂上官祝赞、鸣赞赞礼、序班执事、其礼亦与在外同

凡南京各衙门遇万寿圣节、正旦、冬至、进表。及东宫千秋节进笺。于南京礼部行礼。俱本寺掌行

凡南京各衙门、赴南京礼部中府救护。俱本寺官赞礼

凡本寺官吏俸粮。旧於南京礼部带支。後奏准、自行收支

凡辞谒

孝陵官员。隆庆四年奏准、俱赴本寺报名、差序班二员赞礼

国子监‖南京国子监“)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