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戍一
将领上
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戌。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曰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各因事异职焉。其总镇、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皆曰总兵。次曰副总兵。又次曰参将。又次曰游击将军。旧於公侯伯都督指挥等官内、推举充任。其镇守内臣。自永乐初、出镇辽东开原及山西等处。自後各边、以次添设。而镇守之下、又有分守、守备、监枪诸内臣。嘉靖十七年、令镇守内臣、原不系
太祖定制。次第裁革。十八年、尽数取回。于是边政肃清。军民称便。今以见设镇守等官、备列于後蓟州镇
镇守一卫
镇
守总兵官“旧设。隆庆二年、改为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驻三屯营。今仍旧”
协守三员
东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设。驻劄建昌营。管理燕河营、台头营、石门寨、山海关、四路”
中路副总兵“万历四年、将三屯右营游击改设。与东西二路协守。俱给关防。驻劄□屯营。带管马兰谷、松棚谷、喜峰口、太平寨、四路”
西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设。驻劄石匣营。管理墙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四路”
分守十一员
通州参将“旧系守备。嘉靖三十一年革。添设副总兵。後又革。改设参将。所属、张家湾守备”
山海关参将“旧系守备。嘉靖二十八年设游击。隆庆三年裁革。改设参将、驻劄本关”
石门寨参将“旧系游击。嘉靖三十六年改设。令与燕河营参将分守地方。所属、黄土岭、大毛山、义院口、三提调”
燕河营参将“旧设。所属、冷口、桃林口、二提调”
台头营参将“隆庆三年、将永平游击、改设参将。移驻台头。所属、界岭口、青山口、二提调”
太平寨参将“旧有参将。裁革。後设滦阳营参将。太平寨设游击。嘉靖六年、复添设。将滦阳参将、仍归太平寨。所属、擦崖子、榆木岭、二提调”
马兰谷参将“旧设。後改游击。嘉靖间、革游击。将鲶鱼口参将、归马兰谷。所属、大安口、将军关、黄崖口、宽佃谷、四提调”
墙子岭参将“嘉靖三十一年设。所属、墙子岭、镇虏关、二提调”
古北口参将“嘉靖十七年设。所属、司马台、潮河川、二提调”
石塘岭参将“嘉靖三十一年设。所属、白马关、大水峪、二提调”
喜峰口参将“旧系守备。万历二年、以属夷进贡孔道、改设参将。所属、董家口、李家谷、二提调”
游击将军六员“旧有密云、遵化、三屯、三辎重营游击。俱万历十一年革”
总督下右营“嘉靖四十二年设。驻劄密云城”
遵化左营“嘉靖四十二年设。驻遵化城、巡抚标下领兵马”
总兵下左营“嘉靖四十二年设。管本营标兵、驻三屯”
松棚谷“隆庆二年设。所属、罗文谷、洪山口、龙井儿、三提调”
曹家寨“嘉靖三十一年设”
大水峪“嘉靖三十一年设。上六员、各给旗牌三面副”
统领南兵游击将军三员
中路“驻劄马松”
东路“驻劄建昌”
西路“驻劄石匣、俱隆庆六年设”
领班游击将军七员
统领天津春班官军
宁山春班官军
通津春班官军“防边回日、驻通州”
德州春班官军
天津秋班官军
德州秋班官军
渖阳津秋班官军“以上七员、原俱系大宁都司。万历三年、改为游击。仍旧领班。防边回日、各驻本班军卫所地方操练”
坐营官八员
总督中军副总兵“隆庆二年设。驻劄密云。管传宣号令事务”
总兵中军官“嘉靖三十三年设。驻劄三屯营”
建昌营坐营官“万历元年设”
石匣车营
振武车营“驻密云”
汉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