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二
盐法二
福建
福建都转运盐使司“洪武初置”
上里场盐课司‖海口场盐课司
浯州场盐课司‖牛田场盐课司
惠安场盐课司‖(□丙)州场盐课司
浔美场盐课司
盐课数目
洪武间岁办
盐场七处、岁办盐一十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引三百斤零
弘治间岁办
每岁办大引盐、一十万五千三百四十引二百六十五斤八两九钱。内本色盐、四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引二百七十八斤四两九钱。折色盐、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三引三百八十七斤四两
万历六年岁办
大引盐、一十万四千三百四十引二百六十四斤
岁解太仓银、二万二千二百两一钱。泉州军饷银、二千三百四十四两二钱
行盐地方
福州府‖兴化府
泉州府‖汀州府
漳州府‖邵武府
建宁府‖延平府
正统十三年奏准、将浔、(□丙)、浯、三场盐课、共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三引、俱准全折。每引折米一斗。派纳泉州府附近永宁卫、并福全金门等所仓、听给官军月粮
○弘治十六年题准、将惠安场盐七千三百五十二引、每引徵银七分解部。各场灶户、滨海谙煎晒者、陆续输官。其依山不谙者、官为收买。付总催、给散谙煎者、代纳盐斤
○正德四年议准、该省报中人少。今後依山价银、不必支商。将附海本色、逐年变卖解部
○十一年、令依山盐课、如遇商人报中、每一小引、折银一钱二分五厘。与附海本色盐课、相兼支给
○十二年题准、将上里、海口、牛田、三场附海盐课六千六百五十引余。每一引、折二小引。每引二百斤。就於本处召商、照例每引纳银三钱解部
○又题准、附海盐课、不必边方开中。就於本省召商中卖
○十四年、令福建盐场商人、中到引盐、以十分为率、五分派与福兴泉漳四府一州、五分派与延建邵汀四府、各地方行卖
○嘉靖九年奏准、将浔美场盐课米、每石折银五钱、加耗修仓银三分、追解泉州、贮库支放
○十年题准、福建官盐、仍以二百五斤为一引。每引一道、照包正盐一引、并割出余盐若干。不必给以小票、每包许带余盐二引。正盐照原价三钱。余盐定价四钱
○十三年题准、福建运司引盐、照旧例每引二百斤为一袋。带耗五斤。不许以进贡修城等项名色、滥加耗盐四十五斤。其正盐一引、止许带余盐二引。不许给与小票、纵令多带
○十九年题准、浯州、(□丙)州、二场盐米、每石俱折银五钱
○万历二年、设运判一员、驻劄黄崎分司。将黄崎分司运副、移驻水口。运同、移驻泉州。专督理泉漳二府盐务。给票抽税。每盐三千斤、定税一钱五分。浔浯(□丙)惠四场、除灶户原晒盐场不课。其新涨海滩、民间开晒者、通行计坵徵课。惠安场岁徵课银、仍旧解部。其浔浯(□丙)每引复加二分、与给票抽税。及漳浦诏安等县、浔浯等场、新设坵税、俱作该省常饷。待海上撤兵、起解济边
○三年题准、将上里、海口、牛田、附海本色每引纳银三钱。差官解部
○八年、裁革福建添设运判一员。同知仍驻水口、副使驻劄黄崎、各分司管理盐法
河东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洪武二年置”
解盐东场分司‖解盐西场分司
解盐中场分司“弘治二年增置”
盐课数目
洪武间岁办
岁办盐、六千八十万斤
弘治间岁办
每岁办盐、四十二万引。内常股盐、二十九万四千引。存积盐、一十二万六千引
万历六年岁办
小引盐、六十二万引
岁解太仓银、四千三百九十五两九钱。宣府镇银、七万六千七百七十八两五钱六分。大同
代府禄粮银、四万三千一百十三两。山西布政司抵补民粮银、七万四千二百五十九两
行盐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