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三年令凡武职子任在京文职、照依文官事例。父职高於子者、依原职进一阶。职卑者、从子官封

○弘治元年题准、继母当封者、止封一人

“近例若前继母、曾因其父授封後继母见在未封者、从子官封”

○十八年题准、凡当封赠母、而父官高於已者。如系嫡母、照旧例从父之官。如系生母、止照子官品

○隆庆元年题准、嫡母受封、而生母先亡者、准追赠

○二年题准、三母不得并封。今後封赠。止许嫡母一人。生母一人。继嫡母不得概封

○万历六年题准、文职官、父任武职。品高於子者、仍旧进阶。品卑者、照子官品。仍於武职内、对品封赠、阶亦如之。即一品二品。亦照此例。移咨兵部、一体给与武轴

凡封赠职级。洪武二十六年定、正一品至从七品、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依例封赠。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各封赠夫人“後称一品夫人”

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正从七品母、妻、各封赠孺人

○凡遇前项封赠。依例具本奏闻。吏科给事中、置立文簿、附写各该封赠爵职。

钦用敕符御宝。本部抄录。具印信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诰敕。其文职官员、申请封赠。本部行移保勘。如果於例相应。然後照例施行

凡封赠次数。洪武十六年奏准、正从四品。封赠一次

○二十六年定、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陞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三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二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一品、封赠一次

凡奏请移封。天顺元年奏准、两京官、应封赠其父、有犯罪问革为民、不得受封、愿将本身诰敕移封者、奏请定夺

○成化元年题准、在京品官考满、应得本身诰命。或以亲老、乞停本身而移封其亲者、吏部奏请定夺

○嘉靖三十八年奏准、京官已封过继父母。乞将本身及妻、应得诰敕移封本生父母者、奏请准封

○四十二年奏准、三品京堂官、已赠过继祖父母。乞将本身及妻诰命、移赠本生祖父母者、奏请准赠

凡奏复父祖官职。嘉靖二十八年题准、凡当封赠父、而父曾经考察冠带闲住、乞复父原职致仕者、吏部奏请定夺

○隆庆六年奏准、凡遇覃恩。父祖曾经考察为民、不得封赠、乞停本身封典、准复父祖冠带闲住者、奏请定夺。非系

覃恩者。不准

○万历六年题准、凡遇覃恩。有奏愿停本身封典复父职者、查其父所犯、除贪酷不准外。若以别罪为民、准与闲住。闲住准与致仕。後复遇恩、不许又请递加“近例。请复父职者、俱免停本身封典”

○七年题准、闲住复职、职高於子者、不分考满

覃恩。不得滥请进阶

廕叙

国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後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满考着绩、方得请廕、谓之官生。出自特恩者、不限官品、谓之恩生。或即与职事。或送监读书

凡廕叙。洪武二十六年定、用廕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如无立嫡长子同母弟。曾玄同。如无、立继室所生。如无、立次室所生。如绝嗣者、傍廕其亲兄弟、各及子孙。如无傍廕伯叔及其子孙

凡廕叙递降。洪武二十六年定、用廕者、孙降子。曾孙降孙。及傍廕者、皆於合叙品从、降一等

凡廕叙品级。洪武二十六年定、职官子孙廕叙、正一品子、正五品叙。从一品子、从五品叙。正二品子、正六品叙。从二品子、从六品叙。正三品子、正七品叙。从三品子、从七品叙。正四品子、正八品叙。从四品子、从八品叙。正五品子、正九品叙。从五品子、从九品叙。正六品子、於未入流品相应上等职事内叙。从六品子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