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

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官吏选授勳封考课之政令。其属初有四子部、曰总部、曰司封、曰司勳、曰考功。後改总部为选部。又改选部为文选、司封为验封、司勳为稽勳、考功仍旧。俱称清吏司。建置沿革、详见官制

文选清吏司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官吏班秩品命。凡铨综选授之典、注拟黜陟之法、各参伍而分理之

“官制一”

国朝建官。初置中书省、设左右丞相等官。其属有四部、分治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务。洪武元年、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秩正三品、设尚书侍郎等官、仍属中书省。十三年、革中书省、罢丞相。戒後世

嗣君毋得复设丞相。有敢建言请复者、罪至族。语具祖训中。乃陞六部为正二品衙门。自是中书之政、分於六部。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其余院司府寺监等官、莫不体统相维、品式具备。革除年、稍有变更。永乐初、悉复旧。因陞北平为北京、总置行部。後迁都分置、各称行在。十八年、定都北京、除行在字。其旧在南京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称行在。宣德三年、革行部。正统六年、复除行在字、遂为定制。嗣後两京各衙门、官职并置、繁简随宜。间或因事损益、然建置皆本祖宗之旧。具列於後“京官”

太师‖太傅‖太保

少师‖少傅‖少保

“国初置三公府。後不设官、不专授、但为大臣加官。及赠官”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太子宾客

“以上皆东宫官。不专授、但为大臣兼官、及赠官”

中极殿大学士“旧为华盖殿大学士”

建极殿大学士“旧为谨身殿大学士、洪熙年初设”

文华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以上初专设。後皆以师保尚书等官兼任”

宗人府

正官

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

“以上後俱不设。止以勳戚大臣掌府事”

首领官

经历一员

吏部

正官

尚书一员‖左右侍郎各一员

首领官

国初设主事司务各四员、为首领官、有主事印。洪武二十九年、改主事为司官、革主事印、而司务亦止设二员。各部皆同

司务二员

属官

国初设子部四。曰总部、司封、司勳、考功、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洪武二十九年、改四部为文选。验封、稽勳、考功、四清吏司、以主事为司官。三十一年、添设文选司主事一员。正统十一年、添设考功司主事一员

文选清吏司

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

主事二员

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

主事一员

稽勳清吏司

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

主事一员

考功清吏司

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

主事二员

户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嘉靖中、内一员、总理西苑农事。後裁”

总督仓场一员“宣德五年、添设本部尚书一员、专督仓场。後或用侍郎。无定衔、俱不治部事。嘉靖中、令兼理西苑农事。隆庆初、罢兼理。万历九年、裁革、命本部左侍郎分理之。十一年复设”

首领官

司务二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检校一员

属官

国初设子设四。曰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洪武二十三年、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平、河南、山西、四川、广西、每部仍分民、度、金、仓、四科。二十九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改首领官主事为司官、每司各二员。永乐元年、改北平清吏司、为北京清吏司。十九年、革北京清吏司、增云南、贵州、交址、三清吏司。宣德元年、添设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