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下

干元元年三月十九日。上以太常旧钟磬。自隋以来。所制五声。或有差错。谓太常少卿于休烈曰。古者圣人作乐。以应天地之和。以合阴阳之序。和则人不夭札。物不疵疠。且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以亲享郊庙。每听乐声。或宫商不伦。或钟磬失度。可尽将钟磬来。朕当于内自定。太常进入。帝集乐工。考试数日。审知差错。然后令再造及磨刻。二十五日。一部先毕。召太常乐工。帝临二殿亲观考击。皆合五音。送太常。二十八日。帝又于内造乐音三十一章。送赴太常。郊庙歌之。

广明初。黄巢干纪。乐工沦散。全奏几亡。及昭宗即位。将亲谒郊庙。有司进造乐悬。询于旧工。莫知制度。时太常博士殷盈孙。乃按周官考工记。究其铣于鼓钲舞之法。用算法乘除镈钟之轻重高低。乃定悬下编钟。正黄钟九寸五分。倍应钟三寸三分半。凡四十八等。口项之量。径衡之围。悉为图进。遣金工依法铸之。凡二百四十口。修奉使宰臣张浚。求知声者。令先较定石磬。合而击拊之。八音克谐。观者耸听。时议者论乐悬之架不同。浚复奏议曰。臣伏准旧制。太庙含元殿。并设宫悬三十六架。太清宫。南北郊。社稷。及诸殿庭。并二十架。今修奉乐悬。太庙合造三十六架。臣今参议。请依古礼。用二十架。伏自兵兴已来。雅乐沦缺。将为修奉。事实重难。变通宜务于酌中。损益当循于宁俭。臣闻诸旧史。昔武王定天下。至周公相成王。始暇制乐。魏初。无乐器及伶人。后稍得登歌会举之乐。明帝大明末。诏增益之。咸和中。鸠集遗逸。尚未有金石之音。至孝武太元中。四庙金石始备。郊祀犹不举乐。宋文帝元嘉九年。初调金石。二十四年。南郊始设登歌。庙舞犹阙。孝武建元中。有司奏郊庙宜设备乐。始为详定。故后魏孝文太和初。司乐上书。陈乐章有阙。请集群官议定。广修器数。正立名品。诏虽行之。仍有残缺。隋文践阼。太常议正雅乐。九年之后。唯奏黄钟一宫。郊庙止用一调。(据礼文。每一代之乐。二调并奏。六代之乐。凡十二调。)其余声律。皆不复通。高祖受隋禅。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尚用隋氏旧文。武德九年。命太常考正雅乐。贞观二年。考毕上奏。盖其事大。故历代不能速成。今时近郊天。式修雅乐。制度之间。亦宜撙节。伏准仪礼宫悬之制。陈镈钟十二架。当十二辰之位。甲丙庚壬。各设编钟一架。乙丁辛癸。各设编磬一架。合为二十架。树建鼓于四隅。当乾坤艮巽之位。以象二十四气。宗庙殿庭。皆用此制。无闻异同。汉魏晋宋齐六朝。并用二十架。隋氏平陈。检梁故事。乃设三十六架。国初因之不改。高宗皇帝初成蓬莱宫。充庭七十二架。寻乃省之。则□虡架数太多。本近于侈。止于二十架。正协礼经。从之。(古制雅乐。宫悬之下。编钟四架十六口。近代二十四口。正声十二。倍声十二。各有律吕。凡二十四声。登歌一架。亦二十四钟。雅乐沦减。至是复全。)

太常乐章

太清宫荐献大圣祖元元皇帝。奏混成紫极之舞。

天宝元年四月十四日。有司奏。请降神用混成之乐。送神用太一之乐。乐章十一。(检撰人未获。)

飨德明兴圣皇帝庙。酌献并奏长发之舞。乐章九。(吏部侍郎李纾撰。)

献祖宣皇帝室酌献。奏光大之舞。

贞观十四年。秘书监颜师古议。皇祖宏农府君。宣简公。懿皇。三庙之乐。请同奏长发之舞。至开元十三年。封禅定庙乐。改用光大之舞。乐章阙。

懿祖光皇帝室酌献。奏长发之舞。

开元十三年定议。依旧用长发之乐。至贞元十四年四月。太常奏。与德明兴圣献祖庙并同用宫悬。祭月享之。乐章阙。

太祖景皇帝室酌献。奏大政之舞。

贞观十四年。秘书监颜师古定议。请奏永锡之舞。给事中许敬宗议。奏大有之舞。至开元十年改定。用大政之舞。乐章阙。

世祖元皇帝室酌奏。用大成之舞。

贞观十四年。秘书监颜师古议。请奏大有之舞。许敬宗改用大成之舞。乐章阙。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室酌献。奏大明之舞。

贞观十四年。秘书监颜师古议。奏大明之舞。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室酌献。奏崇德之舞。

先是。文德皇后庙乐。贞观十四年。颜师古请奏光大之舞。许敬宗议同。及太宗祔庙。遂停光大之舞。乐章阙。

高宗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室酌献。奏钧天之舞。

中宗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室酌献。奏太和之舞。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室酌献。奏景云之舞。

已上庙。贞观十四年六月。颜师古许敬宗已定乐章庙舞之号。至开元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又奏。准十三年封禅日。有司所定九庙酌献用舞之号。皆列于次。

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室酌献。奏广运之舞。(中书令郭子仪撰乐章。)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室酌献。奏惟新之舞。(吏部尚书刘晏撰乐章。)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室酌献。奏保大之舞。(中书令郭子仪撰乐章。)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室酌献。奏文明之舞。(尚书左丞平章事郑余庆撰乐章。)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室酌献。奏大顺之舞。(中书侍郎平章事郑絪撰乐章。)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室酌献。奏象德之舞。(中书侍郎平章事段文昌撰乐章。)

穆宗睿圣文思孝皇帝室酌献。奏和宁之舞。(中书侍郎平章事牛僧孺撰乐章。)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室酌献。奏大钧之舞。(中书侍郎韦处厚撰乐章。)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室酌献。奏大成之舞。(中书侍郎崔珙撰乐章。)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室酌献。奏大定之舞。(中书侍郎李回撰乐章。)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室酌舞号。(检撰人未获。)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室酌舞号。(检撰人未获。)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室酌舞号。(检撰人未获。)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室酌献。奏咸宁之舞。(撰乐章人阙。)

享让皇帝庙乐章六。(吏部侍郎李纾撰。)

飨诸太子庙乐章六。(检撰人未获。)

仪坤庙乐章十二。(散骑常侍徐彦伯撰。)

惠昭太子庙乐章六。(左散骑常侍归登。谏议大夫杜羔。给事中李逢吉。孟简。职方郎中知制诰王涯等。共撰。)

悼怀太子庙乐章六。(检撰人未获。)

庄恪太子庙乐章六。(结事中裴泰章。苏涤等。共撰。)

祀五帝乐章十五。(显庆元年。左仆射于志宁撰。)

立春日。祀青帝坛。降神奏角音之舞。六变。立夏日。祀赤帝坛。降神奏征音之舞。六变。季夏土王。祀黄帝坛。降神奏宫音之舞。六变。立秋日。祀白帝坛。降神奏商音之舞。六变。立冬日。祀黑帝坛。降神奏羽音之舞。六变。冬至日。祭昊天上帝。乐章三。奏豫和之舞六变。夏至日。祭皇地只。乐章三。奏顺和之舞。八变。(开元十二年。礼部侍郎贺知章撰。)

祭神州地只。乐章三。奏顺和之舞。八变。(贞观十七年。太府卿萧璟撰。)

春分日。祀朝日。乐章三。奏元和之舞。六变。(显庆元年。礼部侍郎许敬宗撰。至干元元年。中书舍人徐浩又撰。)

祭大社大稷。乐章四。(贞观十七年。左仆射于志宁撰。)

祭风师。乐章四。降神奏元和之舞。(贞元六年。秘书监包佶撰。)

祭雨师。雷师。乐章五。降神奏元和之舞。(贞元六年。秘书监包佶撰。)

蜡祭百神。乐章四。降神奏豫和之舞。(礼部侍郎许敬宗撰。)

祭先农。乐章三。奏丰和之舞。二变。(显庆三年。太子洗马郭瑜撰。)

祭先蚕。乐章二。奏永和之舞。(显庆三年。太子洗马郭瑜撰。)

释奠。乐章八。文宣公庙。奏宣和之舞。(显庆三年。国子博士范頵等撰。)

武成王庙。乐章五。奏宣和之舞。三变。(贞元六年。原王傅于邵撰。)

祀九宫贵神。乐章六。奏元和之舞。(检撰人未获。)

祭龙池。乐章十。

开元元年。内出编入杂乐。十六年。筑坛于兴庆宫。以仲春之月祭之。(紫微令姚元崇等撰。)

殿庭元日冬至朝会。乐章七。

元日迎送皇帝。奏太和。(开元十三年。侍中源干曜撰。)

群官行。奏舒和。上公上寿。奏休和。(显庆五年。中书侍郎李义府撰。)

皇帝受酒登歌。奏昭和。(检撰人未获。)

中宫朝会。乐章四。皇后受册。奏正和。(中书侍郎李义府撰。)“)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