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顾书《续经解》本。

钱书神州国光社编《古学汇刊》本。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百九十九卷。(《山井鼎考文》,《物观补遗》。日本刻本,阮刻巾箱本。《易》、《书》、《诗》、《左》、《礼记》、《论语》、《孝经》、《孟子》。)

“补”内《尚书古文考》一卷,单刻入《函海》。

《山井鼎》、《物观》皆清康熙间日本国人。

《经典文字辨证》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注疏考证》六卷。(齐召南。学海堂本,原附殿本注疏后。《书》、《礼记》、《左》、《公》、《谷》。)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四十三卷。(阮元。原刻单行本,学海堂本,又散附阮刻注疏各卷之后,较略。)

“补”罗振玉敦煌古写本《周易王注校勘记》,排印本。今人刘世珩、刘承、张钧衡等重雕宋元本诸经注疏,亦各附校勘记,已见前,中有阮校所未及者。

阮氏校勘记,实以卢文召所校《十三经注疏》为蓝本,卢校尤完备,未刊,旧藏阮氏,今不知存否,方东树有临本,已毁于火。

(江:以上文字)

《经典释文》三十卷,《考证》三十卷。(唐陆德明《释文》,卢文召《考证》。)

抱经堂本,武昌局翻本,成都局翻本附《孟子音义》,通志堂本未善。

“补”广州局刻本尤草率,《四部丛刊》影印通志堂本,附录诸家校。

蜀大字本《三经音义》四卷。(《论语》一卷,《孝经》一卷,《孟子》上下卷。岱南阁本,士礼居刻别行本。)

《汉魏音》四卷。(洪亮吉。卷施阁本,光绪戊寅授经堂重刊《全集》本。)

《九经补韵附考证》一卷。(宋杨伯岩。钱侗考证。汗筠斋本,粤雅堂本,《学津》本。)

“补”常熟鲍廷爵编刻《后知不足斋丛书》本。

《经读考异》八卷,《补》二卷,《叙述》二卷。(武亿。原刻本,学海堂本只八卷。钱绎《十三经断句说》十三卷、钱侗《群经古音钩沉》四卷,未刊。)

《十三经音略》十二卷。(周春。粤雅堂本。)

《经籍诂》一百一十六卷,附《补遗》。(阮元。扬州原刻本。以经为主,故列此。)

“补”江宁局本。

(江:以上音义)

《十经文字通正书》十四卷。(钱坫。原刻本,间有误处。)

《群经音辨》七卷。(宋贾昌朝。张士俊刻《泽存堂四种》本,粤雅堂本,道光庚子三韩杨氏重刻张本。)

“补”《畿辅丛书》本,长沙余肇钧编刻《明辨斋丛书》本,长洲蒋氏铁华馆仿宋刊本。王念孙《群经字类》,上虞罗振玉排印本。歙县江有诰《群经韵读》一卷,嘉庆间自刻《音学十书》本,咸丰壬子重刻本,民国十七年上海中国书店影印原刻本。歙县吴承仕《经籍旧音辨证》七卷,民国间北京排印本。

以上诸经目录文字音义之属

《汉石经》。残字六百七十五字,熹平四年。翁方纲重摹南昌府学石本,绍兴府学再摹石本。录此以见汉刻体势,若遗文则《隶释》、《隶续》为详。

“补”道光间江宁陈宗彝重刻《汉熹平石经残字》本,上虞罗振玉玻璃版影印宋拓本。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一卷,《补遗》一卷,民国十七年罗振玉石印双钩本。民国十一年洛阳汉太学遗址有汉熹平石经原石出见,存《论语·尧曰》篇残字十字又半,今存开封图书馆,有拓本。

《唐石经》。开成二年。西安府学石本,乾符修改,后梁补刻,明王尧惠补缺。《十三经》无《孟子》,明人补刻。

“补”日本缩刻本。《孟子》七卷为清初陕西巡抚贾汉复所刻,非明人。(蒙按:张宗昌有覆刻本,凡阙文均双钩补足。)

《国朝石经》。(乾隆五十八年敕刊,嘉庆八年敕改定。国子监石本。《十三经》皆备,文字多依古本,与通行本多异,极精核。)

《石经考》一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汉唐蜀石经》,亦详《金石萃编》中。)

“补”光绪间华阳王秉恩刻《石经汇函》本。

《石经考》一卷。(万斯同。省吾堂本。)

“补”光绪十三年山阴宋泽元编刻《忏花丛书》本,顾沅编刻《砚堂丛书本》。

《石经考异》二卷。(杭世骏。《杭氏七种》本。)

“补”《石经汇函》本。瞿中溶《汉石经考异补正》二卷,吴兴张钧衡编刻《适园丛书》本。

《汉石经残字考》。(翁方纲。《复初斋集》。)

“补”常熟鲍廷爵后知不足斋本,《石经汇函》本。

《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二卷。(孙星衍。平津馆本。)

“补”《石经汇函》本,此书止一卷。

魏三体石经原石久亡,光绪间忽出见于洛阳,为《尚书·君》残篇,其石旋归黄县丁氏,今有拓本及上虞罗氏吉石玻璃版影印本。民国十一年洛阳又有魏三体石经原石出见,为《尚书》“多士”、“君”、“无逸”及《春秋僖公经》、《文公经》诸残篇,为《隶续》所不载,盖宋以来所未睹也,罗振玉、王国维、章炳麟、叶德辉诸人多为之考证,其石今存开封图书馆,有拓本及玻璃版影印本。

《唐石经校文》十卷。(严可均。《四录堂类集》本。王朝[B12T]《唐石经考正》一卷附《十三经拾遗》后。钱大昕《唐石经考异》一卷未刊。)

“补”《严书石经汇函》本。

王考正新建陶福履编《豫章丛书》本,光绪十六年泾县氏刻。钱书刊入《涵苍楼秘笈》第六集。

《蜀石经残字》一卷。(王昶。摹刻板本,学海堂收《经义丛钞》内。)

“补”《石经汇函》本,此为《毛诗》残本。

又原拓蜀石经《春秋梁传》残,民国六年上虞罗氏吉石玻璃版影印本。又庐江刘体乾藏原拓蜀石经《周礼三传》,都一百七十五叶,附乾隆以来诸家题跋校记,民国十六年上海中国书店有玻璃版影印本。吴骞《蜀石经毛诗残本考异》一卷,刻本。缪荃孙《蜀石经校记》一卷,民国二年上海神州国光社排印《古学汇刊》本。

北宋汴学《篆隶二体石经记》一卷。(丁晏。六艺堂自刻本。)

“补”《石经汇函》本。

原拓北宋嘉石经《周礼》、《礼记》残,民国六年上虞罗氏吉石玻璃版影印本。

《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彭元瑞。刻本。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已入《仪礼》。)

“补”彭书德清许宗彦刻本,《石经汇函》本。

《石经补考》十二卷。(冯登府。自刻本,《学海堂经解续刻》本六卷。《国朝》、《汉》、《魏》《唐》、《蜀》、《北宋》、《南宋》。)

“补”《石经汇函》本十二卷。

桂馥《历代石经略》二卷,(刻本。)

以上石经之属(此乃经文本原,故别为类,杭考原流,冯考文字。)

——右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此类各书为读正经、正注之资粮。)

◎小学第三

(此小学谓六书之学,依《汉书艺文志》及《四库目录》。)

《说文解字》十五卷。(汉许慎。宋徐铉校定附字。平津馆小字本,《小学汇函》重刻孙本,汲古阁五次剜改大字本,朱校大字本即毛本,藤花榭额氏刻中字本,广州新刻陈昌治编录一篆一行本,苏州浦氏重刻孙本。孙本最善,陈本最便。)

“补”江宁局翻毛四刻本,五松书屋刊宋本,光绪十二年朱氏翻孙本,涵芬楼影印藤花榭本。涵芬楼续古逸丛书影印北宋刊本善,此即平津馆、藤花榭据刻之本,乃大徐本第一刻也。《四部丛刊》影印北宋刊本,即上缩本。

《汲古阁说文订》一卷。(段玉裁。袁廷刻本,武昌局刻附《段注说文》后。严可均《段氏说文订订》一卷,未刊。)

“补”段书光绪间归安姚觐元编刻《咫进斋丛书》本。

严书光绪十三年海宁许氏刻入《许学丛刻》。

《说文旧音》一卷。(毕沅辑。经训堂本。)

“补”咸丰二年江都李祖望编刻《半亩园丛书》本。

胡玉缙《说文旧音补注》一卷、《补遗》一卷、《续》一卷,(《南菁书院丛书》本。)

《说文校议》三十卷。(姚文田、严可均同撰。原刻本,归安姚氏咫进斋重刻本,李氏《半亩园丛书》本。)

“补”顾广圻《说文辨疑》一卷,即校议之辨疑,原刻本,武昌局本,光绪九年长洲张炳翔编刻《许学丛书》本,光绪十年吴县雷氏刻本。归安严章福《说文校议议》十五卷,刘承刻《吴兴丛书》本。

《说文诠》十四卷。(钱坫。家刻本。)“)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