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久远的古代,在西布格河与其支流一小小的穆哈维茨河交汇的地方,在烨林密布的平缓的山丘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别列斯季耶的斯拉夫居民点。后来,它发展成一个相当重要的要塞城市①,起初属立陶宛,后来又为波兰所统治,被称为布列斯特瓦布列斯特卡托夫斯克。

“①俄语中要塞一词的另一个意思是坚强不屈。——译者注。”

要塞城市地处俄国、波兰和立陶宛的交界处,历来是这三个强国相互争夺的目标——数百年来布列斯特的历史命运一直是如此。在此期间,异国征服者不断发兵城下,使该城频遭劫掠和破坏,而城内居民也多次几乎被杀戮一空。

十八世纪末,这块土地再度并入俄国版图。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之后,沙皇政府决定把布列斯特变成俄军在我国西部各省的一个主要据点。于是,百余年前,在穆哈维茨河与布格河汇合处附近,出现了今日的布列斯特要塞。

俄国军事工程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优势,在这里构筑了当时确实无法攻克的工事。一道高十米、长六公里半的厚厚实实的土墙,把整座要塞团团围住。墙内构筑了无数的掩蔽室和库房,里面可以存放一个军所需要的给养。在土墙的走向离开河岸的地方,沿墙根挖掘了宽大的土壕,引入了布格河和穆哈维茨河的河水。这些水场同两河的几条天然支流相通,仿佛形成四个小岛——这就是构成布列斯特要塞的四个堡垒。

穆哈维茨河在这里径直流向西方,在布格河口以上分成两条支流。要塞墙内的中央地区,是一个地势高耸的小岛,它南北濒临这两条支流,西南方则有布格河流过。于是这个岛屿便成了核堡——布列斯特要塞的中央核心。

它与要塞区内的其余三个岛屿的区别,在于它周围没有土墙。但却环绕着一道深红色的两层砖楼及——要塞兵营楼,它状若一个密封圈,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圈楼”。

环状兵营楼共有五百间掩蔽室,可容纳一万二千人的驻军,连同其长期生活和作战需要的一切给养。此外,营房大楼的地下,设有宽敞的地下室,再往下,作为深入地下的第二层建筑,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网。这些通道不仅能把布列斯特要塞的各个地段联接起来,而且还能通到要塞区以外数公里的地方。

一米半厚的营房墙壁,可以成功地经受住任何口径的炮弹。凭借这道厚墙的掩护,步兵可以从暗堡的狭窄射孔向进攻之敌射击而不怕遭到杀伤。在外墙的许多地方,半圆形的塔楼从墙体向外凸出,塔楼上也同样开着一个个对进攻之敌进行侧射的枪眼。环形建筑南面的两道大门——捷列斯波尔大门和霍尔姆大门,以及北面的三拱大门,如同三条深速的地道,把圈楼的内院与通向要塞其余三个防区的桥梁连接起来。

这三个防区从前后左右构成了要塞中央部分一核堡的屏障。其中被称为西岛和南岛的两个防区,是核堡南面的依托。而约占要塞整个面积二分之一的最宽阔的防区,则是扼守着北面的中岛,它宛若一块巨大的马蹄铁,两个末端一直伸到布格河和穆哈维茨河的河边。

要塞的核心部分前后左右都得到很好的保护。要想接近要塞的营房,包围要塞之敌至少必须占领外围三个防区中的一个。而每个防区四周均有土墙和水壕,构筑了五角棱堡、三角棱堡、士兵和火炮的坚固掩体,土墙里面还有弹药给养库,每一个防区本身就是一座真正的要塞。

一八四二年工程告竣,俄国军旗在布列斯特要塞上空庄严升起。当时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在西布格河河畔出现了一个真正具有威慑力的战斗基地——个最现代和最强大的要塞。问题仅仅是,要塞能否始终保持它的威力?

在往昔的战争中,由于交战双方兵力较小,要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拥有强大守军的要塞可以阻遏敌人全军的进攻。敌人担心要塞驻军在自己后方行动,不敢迂回而过,只好抽调相当一部分兵力,开展艰苦而持久的攻城战,或者将要塞封锁。所以,有时战争从始至终无非是在争夺几个要塞。

城堡构筑学是一门为了实现军事目的而构筑工事的科学,其中包括要塞构筑学。一般说来,这门科学的发展始终是与一般军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

火炮的发展对要塞的构筑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火炮不仅摧毁了要塞,而且也创造了要塞。

火炮提出的要求对于工程技术人员产生了权威性的影响。要塞的墙壁厚度和要塞工事的其他特点,都取决于炮弹的口径和穿透力。火炮射程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要塞用地的范围。炮弹的射程愈远,要塞的外围工事就愈要向前延伸,以便可靠地保证敌方火力不致伤害中央核心部分一核堡。总之,从首批火炮出现时起,要塞的历史实际上就变成了它同炮兵斗争的历史。

在上个世纪中叶,布列斯特要塞还完全能够适应当时军事技术的要求。然而若干年以后,克里米亚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清楚地表明,军事技术向前发展了,现存的要塞没有一个堪称是足够现代化的。此后不久,火炮又发生了真正的革命,并立刻影响到要塞的命运。

除原有的滑膛炮外,又出现了第一批线膛炮。这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射程及其射击准确度。此时,任何要塞无论占地多广,整个纵深都成了易受攻击的目标。敌人只要逼近外墙,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整个中央城堡置于射程之内。

军事工程师开始探索出路,他们很快便找到办法,建造了所谓的堡垒式要塞。现存的要塞外围,开始建造一圈堡垒群,这些独立的防卫点配置着火炮和守军,延伸到要塞围墙以远数公里的地方。于是在要塞周围便形成了新的防御圈——堡垒群以自己的火力使敌人无法接近,从而保证了核堡免遭敌军炮击。

然而,线膛炮日臻完善,火炮射程在不断提高。由堡垒群构成的防御圈的弊端最终还是暴露出来了——要塞中心重又陷入炮击的威胁。

只有将要塞的防御阵地再向前配置,舍此别无他策。于是在原有的第一道堡垒圈之外,又配置了向前延伸出几公里的第二道堡垒圈。不过当时也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射程更远的火炮出现,上述弊端不可避免地会再度暴露出来。

这时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它决定了要塞的最终命运。

帝国主义时代把由数百万人组成的庞大军队带上了军事行动的舞台。往昔的任何一支军队,甚至一八一二年在法军统帅指挥下问莫斯科进军的所谓“远征军”与之也是无法相比拟的。于是,随着这一支支庞大的新军的出现,要塞的战略作用已化为乌有。对于数百万之众的进攻军队来说,要塞已不成其为重大障碍。入侵一个地方的敌军可以毫无顾忌地绕过要塞,顺便拨出一小部分兵力来将之封锁,而毫不延迟自己的进攻。相反,当今的要塞已不利于防御一方——在要塞中配置守军的需要迫使部分部队无法参加前线关键地段的机动作战行动,造成了兵力上不必要的分散。加之炮火的威力已变得难以估量的强大,而且出现了诸如飞机之类有力的新武器。倘若注意到上述情况,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要塞的厄运已无可挽回:它们过时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布列斯特要塞正在紧张地构筑第二道堡垒圈。但是在西线战事的头几个月里,德军向比利时军和法军展开了强大的进攻,这时俄军统帅部即已认识到,改造要塞并不能挽救要塞的命运。比利时和法国一些最具威力最现代化的要塞,如列日要塞,纳结尔要塞和英别什要塞,都未能阻止或长期延迟德军的进攻,几天之内便相继沦陷了。

这是前车之鉴,俄军统帅部从西部战线的战斗中吸取了教训,布列斯特要塞的各项工程停了下来,守军和几乎全部火炮均被调往前线。要塞里面只留下一些仓库,要塞本身变成了为前线组建预备师的基地。一九一五年夏季,当德国人在东部战线发动进攻并逼近布列斯特时,大部分仓库被撤走,当时驻扎在要塞中的军队,根据统帅部的命令,炸毁了部分堡垒和工事,未经战斗便撤出了要塞,把布列斯特弃给了敌人。从那时起直到战争结束,布列斯特要塞一直被德国人控制着。到了一九一八年,正是在这里,在要塞里,签署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难以接受的布列斯特和约。

帝国主义战争结束之后,白俄罗斯西部各省变成了地主波兰的一部分,直到一九三九年,这些白俄罗斯土地才合法地归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版图。而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间,波兰军队一直在布列斯特作威作福。

苏联军队进驻了布列斯特要塞。但这些古老的工事如今已不能称其为要塞了。在飞机、坦克、威力巨大的火炮和重机枪时代,在错弟耳和梯恩梯炸药时代,无论是土墙还是一米半厚的砖墙,都难以抵御现代化军队的火力,也不再构成进攻军队的什么重大障碍。但是,中央核堡的营房和土墙里面的库房完全可以用来配部队和贮存必需的给养。正是从这种意义,也只能从这种意义上说,布列斯特要塞作为营房和仓库,仍然是一个军事目标。

我军指挥部实际上已决定在西布格河畔建立宽阔的防御地带,布列斯特要塞也包括在内。为此,需要重新装备某些要塞堡垒,在一些地方构筑备有火炮和机枪的坚固的混凝土永久火力点,挖掘反坦克壕。

一九四一年春,配置在布列斯特要塞区的是红军的两个步兵师所属的部队。这两个师确实是勇敢顽强、久经战阵、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每天都在利用各种方式来继续完善自己的军事素质,如长时间的艰苦行军、射击、日常作业、演习和操练。

其中一个师是奥廖尔第六红旗师,它具有悠久的光荣战斗历史。该师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在彼得格勒创建,成员主要是来自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一九一九年,该师在纳尔瓦、雅穆布尔格和加特奇纳地区,初经讨伐尤登尼奇和爱沙尼亚白匪的战队。尤登尼奇被歼后,该师各部即奉命在爱沙尼亚边界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执行边防勤务。

但是早在一九二〇年夏天,该师所属各团即已编入梯队,开赴西部战线。在那里,该师参加了粉碎波兰白匪的战斗,并在红军进攻部队编成内胜利打到了华沙城下。

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该师部署在奥廖尔及其郊区,这时它被命名为奥廖尔师。一九二八年十二月,正值第六师组建于十年,为表彰它为祖国建树的战斗功勋,苏联政府授予它革命红旗勋章。

另一个师是陆军第四十二师。该师创建于一九四〇年,时逢芬兰战争,因此得以在曼纳海姆防线的战斗中大显神威。许多指战员因勇敢无畏而荣膺政府的勋章和奖章。该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当数第四十四步兵团,指挥员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少校加夫里洛夫。加夫里洛夫少校是一九一八年的志愿兵和内战参加者,入党近二十年,具有杰出的组织能力。他勇敢无畏,性格刚毅,是一位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指挥员,他孜孜不倦地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战士。这样的人才今后在组织布列斯特要塞的英勇保卫战中,必然会发挥杰出的作用。

春季里,要塞驻军人数还相当多,可是到了一九四一年夏初,两个师所属各团及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却按照惯例都开出了要塞,驻进了配置在布列斯特郊区的营地。例行的夏季野营训练开始了;在西布格河畔,防御区的建设工程在继续进行。要塞中只剩下各团团部和大多为一两个连组成的值班分队。

因此,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夜间战争爆发时,布列斯特要塞守军极为有限,总共约有两个步兵团。如果再看到这些小分队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队,而且还分散在要塞的各个地区,就总体而言并不是一个统一和协调的军事整体,那么这种情况下的防御是何等艰难,便可想而知了。至于说到火炮和坦克,留在要塞里的就更是少而又少,而且有些坦克和火炮当晚还被拆卸开来,由于星期天要检修技术装备,故而直至清晨也没有装复。

德军统帅部掌握着要塞留守部队人数的情报。所以,指挥第四集团军进攻布列斯特的德军元帅冯·克柳格原指望在战斗打响后的最初几小时内即可占领核堡。为确保此举成功,他决心在当地造成兵力上的压倒优势。在面对布列斯特要塞的边境地带,部署了施罗特将军的整整一个军。该军由三个新补充过的步兵师编成,其中之一是第四十五师,它曾最先突入战火纷飞的华沙和被征服的巴黎。在德军中被誉为最杰出的兵团之一,几次赢得希特勒传令嘉奖。这一次该师面临的任务是对布列斯特要塞实施主要打击。

施罗特军所属的全部炮兵以及配属给他的大量炮兵和迫击炮部队已预先集结在要塞附近,并隐蔽在布格河左岸的灌木和蒿草丛中。德军将领坚信,这次火力打击如此猛烈,如此出其不意,加上空中的猛烈轰炸,完全足以摧毁守军的士气,而在炮火准备后发起冲击的步兵,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被打得懵头转向、失魂落魄的俄国士兵抓来当俘虏而已。

敌人拥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由于背信弃义的夜间进攻具有极大的突然性,这种优势又增加了许多倍。

多少年来德国军阀一直把赌注押在短期战争上,即通过于敌以决定性致命打击而赢得的“一次行动胜利”。克劳塞维茨、毛奇和施利芬等德国军事理论的创始人,都对这种迅速结束的战争抱有幻想,始终都是以这种“短促”胜利为出发点的。这时他们最重视的就是进攻的突然性。德国军事理论家认为,突然性是战争中迅速制胜的关键。

希特勒的将军们是穷兵赎武的德国军国主义理论家的直接继承者和可靠接班人。“闪电战”理论成了他们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制订大规模侵略计划的基础。他们不仅在办公室里偷偷炮制这类计划,而且还企图在欧洲战场上将其成功地付诸实施。

“巴巴罗萨计划”就是一个闪电战计划,即短促战争的计划,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突然发动进攻。希特勒德国一面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用爱好和平的诺言麻痹苏联人民,一面却极其诡秘地准备着凶残的进犯。

步兵师、坦克师和炮兵主要利用夜幕的掩护来隐蔽地向边界接近。夜晚,用灌木精心伪装的大炮和坦克停放在边界线地带附近。希特勒的密探在苏联边境地区大肆活动,法西斯间谍机构不断向我侧边境派遣特务和破坏分于。

在布列斯特地区,希特勒间谍特别活跃。战争爆发的前几天,我边防军时常在当地捕获特务。六月二十一日傍晚,在市里和要塞内都出现了一些德国破坏分子,他们换上了苏军指战员的服装,讲一口地道的俄语。其中一部分可能是躲在货运列车中混过国境的。这次列车是德国人根据同苏联的贸易合同,以供货为名,在战争前夕送交布列斯特车站的。在夜幕的掩护下,这些破坏分子在市内和要塞切断照明用电线路,割断电话、电报线,而当战争的炮声一响,他们即开始在我后方活动。

不管敌人的准备活动多么诡秘,他们终归要露出蛛丝马迹。据我侦察员报告,德军正在边界附近集结。我边防军警惕地注视着边界地带,他们报告说:每天夜间西布格河左岸沙滩的灌木丛中,都有越来越多的精心伪装的德军火炮出现。

还有一些关于希特勒匪帮险恶企图的情报,也通过其他渠道频频传来。在布格河另一侧,靠近边界的波兰村民密切监视着德军在苏联国境线附近集结的情况。一些德军官兵时常公开向波兰人谈论即将对苏联发动的进攻。还有许多当地居民——我们真正的朋友——正在为无法向苏军指挥部报告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争而感到焦急。有些勇敢的波兰农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涉过布格河,向我边防战士报告法西斯匪帮指挥部的各种企图。

所有这些情报均由边防军迅即传递到莫斯科,并直接报告给当时担任内务部人民委员的贝利亚。然而,答复这些令人担忧的消息的命令始终只有一个:“加强监视,不要受人挑拨。”

总之,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使敌人的突然进攻能够得逞。

希特勒军队是一支久经战阵的部队,它那最初猛烈打击的突然性,它那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它那全面的动员和充分的准备,给法西斯军队制造了种种无可争辩的优势。正是在这里,在布列斯特要塞附近这块狭小的战场上,这些优势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在这里,敌人在数量和技术装备上占有特别巨大的优势,也正是在这里,敌人进攻的突然性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总之,在战争爆发前夜,布列斯特要塞中的守军人数简直微不足道,而且异常分散,更没有足够的装备和技术兵器,加之又被敌人搞了个措手不及。这说明根本不存在什么我军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占优势的问题,也谈不到事先有什么战斗准备。这说明,如果前线有关布列斯特要塞的传说是真实的,那么,对守军何以能抵抗得这样持久和成功,就只能有一种站得住脚的解释。要塞保卫者那令人震惊的坚强不屈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英勇顽强,他们具有军人的勇猛和战斗技巧。看来,我们的人——苏联军人——比由泥土和岩石构筑的工事还要坚强,比威力强大的战争技术装备更具有威力。所以在这个传说中,对于“要塞”一词的理解不应是直接的,而应是转意的。这里所指的是苏联人的不屈精神,是指亲身遭受过敌人最初可怕袭击的人的坚强意志。

可当时谁又能判断这个传说的真伪呢?在那频遭失败和挫折的困难时期,莫不是有人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凭借着丰富的想象,才搞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充满英雄主义的虚构?

只有时间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它也的确作出了回答。“)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