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贝里地区的边缘,卢瓦尔河畔,坐落着一座城市,叫桑塞尔。以其地理位置来说,这座城市必然吸引住游人的目光。尼维尔内地形起伏,最后一段隆起,构成一支不高的山脉,桑塞尔即处于这支山脉的顶巅。在这不高的山丘下面,卢瓦尔河滋润着这里的土地,留下黄色的冲积土。这是北卢瓦尔河。这条河和维斯瓦河一样,经常洪水泛滥,凶猛异常。一次河水暴涨就会使田地盖满泥沙。不发生这种情形时,那黄色的冲积土则会使田地更加肥沃。桑塞尔城的房屋集中在山顶上。这座山距离卢瓦尔河相当远,小小的水路码头圣蒂波就得依靠桑塞尔的存在而存在了。当地生产的葡萄酒从这里装船运走,做木桶的橡木板在这里卸下,总之,上卢瓦尔河和下卢瓦尔河的全部产品都在这里集散。下列故事发生的时节,科纳桥和圣蒂波桥这两座吊桥已经建成。经通往意大利的那条路从巴黎到桑塞尔来的旅客,从科纳到圣蒂波,不必再坐渡船过卢瓦尔河。这不足以向你说明,一八三〇年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已经发生了么!因为奥尔良家族①到处搞点物质方面的小恩小惠,不过与那些用老婆的赔嫁买礼物送给老婆的那种丈夫相差无几。
①一八三〇年上台的路易-菲力浦属奥尔良家族。
这桑塞尔城,除了山顶那块平地以外,街道多多少少都有一定坡度,城市四周环以坡道,人称之为“大围墙”。听到这个名称,城市有几条大路你就知道个大概了。再往外,象腰带一样,伸展着一圈葡萄田。酿酒构成当地的主要工业及最重要的贸易。这里出产数种名牌醇酒,香气四溢,与勃艮第地区的产品十分相似,以致在巴黎,不高明的品尝家会将二者混同。于是,桑塞尔在巴黎的酒店里找到了快速消费的主顾,何况对于那些保存时间不能超过七、八年的葡萄酒来说,这样的快速消费实属必要。桑塞尔城山下,坐落着几个村庄,封特奈,圣萨图尔,好似城关,其地理位置使人不由得想起瑞士纳沙泰尔那景色悦目的葡萄园。桑寒尔城保留了昔日风貌的几个特点,街道狭窄,铺路的石块取自卢瓦尔河河床,古老的房屋仍到处可见。炮楼,这一军事力量和封建时代的遗物,唤起人们对于宗教战争中最可怕的一次围城的回忆。①那次围城过程中,我们的加尔文派教徒的表现远远超过瓦尔特·司各特笔下那些失去理性的清教徒。②桑塞尔城拥有光荣的历史,往日又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却注定要面临地狱一般的未来,因为商业活动属于卢瓦尔河的右岸,并不属于这里。
①这里指一五七三年的那次围城。那次,城市从一月三日被围,一直持续到十月八日,发生了严重的饥谨,最后只好放弃抵抗。
②指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的历史小说《清教徒》。这部小说发表于一八一六年,后被译成法文。《清教徒》描写一六七九年苏格兰清教徒反抗英国当局的迫害而爆发起义的事件。
这一段简要的描写证明,虽然有两座桥将它与科纳联接起来,桑塞尔城的与世隔绝状况仍要与日俱增。这座城市是卢瓦尔河左岸的骄傲,人口最多有三千五百人,而科纳时至今日已超过六千居民。这两座城市隔河相望,半个世纪来,完全调换了角色。尽管如此,地理位置的优势仍属于历史名城。
那里,无论从哪一角度看,景色都很迷人,空气新鲜,树木花草繁茂。居民与这宜人的景色融为一体,虽然三分之二的居民仍然是加尔文派教徒,但是他们和蔼可亲,是你的好游伴,毫无清教徒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要忍受小城市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虽然要处于半官方的监视之下,把你的私人生活变成几乎处于众目睽睽之下的生活,但是反过来,这里的乡土观念却发展到很高的程度,这种乡土观念是永远不会代替家庭观念的。所以,桑塞尔城看见当地出了两个名人,很觉光彩。这两个名人,一个是荷拉斯·毕安训,一位现代医学引以为荣的人物,一个是艾蒂安·卢斯托,一位杰出的报纸专栏作者。桑塞尔选区眼看自己受制于七、八个大产业主——上帝挑选的高等贵族,很受刺激,试图摆脱公教要理会在选举方面对他们的束缚,因为公教要理会把这个选区变成了腐败不堪的城关。几个自尊心受伤的人策划了这个阴谋,后来由于策划人之一地位迅速上升引起了同盟者的嫉妒而宣告失败。这个结果暴露出这种做法有致命的弊端。这以后,人们又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准备下次选举时,从在巴黎名气很大、足以代表桑塞尔的上面两个人中间,找出一个来作为本地的候选人。对外省来说,这个主张是极其先进的。自一八三〇年以来,任命当地知名人士的做法在外省已有极大进展,以致众议院中国家要人日益稀少。这个能否实现相当靠不住的计划,是桑塞尔选区出类拔萃的女性,即duxfemAinafacti①设想出来的,而且是出于个人利害的考虑。这个念头在这位女性过去的经历中早已根深蒂固,又大大关系着她的前程,所以,不把她从前的生活简要生动地叙述一下,理解这个人物就很困难。
①拉丁文:统率行动的女性。
桑塞尔当时很为一位出众的女性而感到骄傲。这位女性虽然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理解,但到了一八三六年前后,她在省内已颇有名气。上面所说的两位桑塞尔人在巴黎大大走红,一个达到事业的顶峰,一个达到时髦的顶峰,也正是这个时节。艾蒂安·卢斯托,经常在各种杂志上撰稿,他发表专栏文章的一家报纸,发行量达到八千份。毕安训已经当上了一家医院的主任医生,是荣誉勋位勋章获得者和科学院院士,刚刚登上教授的讲台。如果“乔治·桑主义”这个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包含着某种侮辱的话,那么大概可以说,是乔治·桑创造了“乔治·桑主义”。从道德上来说,善几乎总是夹杂着恶,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种情感上容易传染的恶习,腐蚀了许多妇女。如果她们不自认为是天才的话,本可以是十分可爱的女人。不过,乔治·桑主义有其好的一面,那就是得了这种毛病的女子总是用不为人知的情感去支撑她那所谓的超群出众之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女性成了爱情的“蓝袜子”①:结果谈情说爱抵销了一些文学,使她们不那么令人生厌了。所以乔治·桑名气很大,其主要结果就是叫人承认法国拥有大量的杰出女性,而且这些女性颇为慷慨,至今仍然对萨克森元帅的孙女②听之任之。桑塞尔的这位杰出女性住在拉博德赖。这所住宅既是城市住宅又是乡村别墅,距离城市十分钟的路程,位于圣萨图尔村中。当然,你想叫它圣萨图尔城关也未尝不可。拉博德赖这个姓氏在十字军东征时赫赫有名,与贝里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正如在许多贵族人家发生的事情那样,今日的拉博德赖家族已经取代了往昔的拉博德赖家族。对这一点,必须加以解释才能叫人明白。
①“蓝袜子”指女才子,女学者。
②指乔治·桑,她的父亲是萨克森元帅的私生子。
路易十四治下,有一位叫弥洛的助理法官,其祖先本是狂热的加尔文派教徒。南特敕令①废除时,弥洛改了宗。桑塞尔这地方本是加尔文教派的一处圣地,国王为了鼓励这种皈依运动,任命弥洛作了河泊森林管理处的大官,授予他德·拉博德赖老爷的徽章和贵族头衔,同时将真正而又古老的拉博德赖采邑赐给了他。可叹那著名的拉博德赖上尉的子孙却上了国王敕令给狂热的加尔文教徒设下的圈套,一个个都被绞死。伟大的君王如此对待他们,实在不该!到了路易十五治下,弥洛·德·拉博德赖从普普通通的新贵族一变而为骑士,居然势力大到能将自己的儿子安插到火枪手掌旗官的位置上。掌旗官在丰特诺阿②战死,留下一子。后来路易十六为纪念战死疆场的掌旗官,授予其子以包税人敕书。这个儿子成了金融家,舞文弄墨的文人骚客,在交际场中厮混,出入尼韦诺瓦公爵的圈子,自认为有义务追随贵族流亡国外。
①南特敕令为一五九八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南特城颁布的宗教信仰宽容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