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兰多的职业生涯中,这一阶段是他在官场上最为活跃的阶段,但我们对此掌握的资料最少,这当然很不幸,令人十分遗憾。我们知道,他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受封巴思勋章和公爵爵位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知道,他参与了查理王与土耳其人之间某些最机密的谈判,对此,档案馆档案柜中的条约可以为证。但是,在他的任内,爆发了革命,紧接着又发生一场大火,损毁了载有可信记录的所有文件。因此,我们的叙述很不完整,这不免可惜。往往,一句最要紧的话,中间却烧得焦黑。有时,我们以为,这下可以破解百年来让历史学家困惑不清的秘密,结果手稿上却突然出现一个指头大的窟窿。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试图根据虽已烧得支离破碎却存留至今的文件,一点点拼凑出一个梗概,却常常还得去推想、猜测,甚至要凭空虚构。

奥兰多的日子似乎是这样度过的。他大约七点起床,披一件土耳其长袍,点一支方头雪茄,然后支着双肘,靠在露台的矮墙上。他站在那里,凝视身下的城市,显然非常入迷。这个时辰,四周总是浓雾弥漫,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和其他一切仿佛都悬浮在空中。慢慢地,浓雾散去,可以看到那些气泡似的圆顶显露出来,稳稳地固定着,然后河流露了出来,还有盖勒塔大桥。可以看到缠绿色包头、遮住鼻眼的香客沿街乞讨,无主的野狗刨食垃圾,包头巾的女人,无数的驴子,男人手持长竿骑在马上。瞬间,整个城市洋溢着清脆的鞭声、锣声、声嘶力竭的祷告声、抽打骡子声、包铜车轮的嘎吱声。空气中弥漫着发面饼、焚香和调味香料混合而成的酸味儿,一直飘到皮拉山的高峰,似乎它就是这个吵吵嚷嚷、多姿多彩的野蛮民族的气息。

他凝视着此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景色想道,它们与苏瑞郡和肯特郡的乡间风光,或是与伦敦和坦布里奇韦尔斯的城市风光,真可谓天壤之别。左右两侧高耸着光秃秃的亚洲山脉,岩石突兀、荒凉贫瘠。峭壁上或曾有过一两个强盗头子的城堡,现在已经了无生气。那里没有牧师寓所,没有采邑庄园,没有农舍,没有橡树、榆树、紫罗兰、常春藤,也没有野蔷薇。那里没有树篱可供蕨类生长,亦没有田野可以放牧牛羊。白色的房屋,像蛋壳一样秃裸。他很惊奇自己这个地道的英国人,何以从内心深处迷恋这一荒凉的全景,久久凝视山口的隘道和遥远的高原,盘算只身徒步前往那些昔日只有山羊和牧人出没的地方;何以喜欢那些鲜艳的奇花异草;怜爱那些毛发蓬乱的野狗,甚至冷落了家中的挪威猎犬;何以急不可耐地用力吸嗅街上刺鼻的酸味。他怀疑这是不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时,他的一位祖先曾与某个切尔卡西亚农妇相好,想想觉得可能,又猜想自己肤色有点儿黑当是这个原因,然后回到屋里,开始沐浴。

一小时后,他已准备停当,薰了香,卷好头发,涂了油膏,开始接待大臣和其他高级官员的来访。这些人鱼贯而入,人人携带只有他的金钥匙才能开启的红盒子。盒内装有利害攸关的重要文件,至今仅剩一些碎片,时而有些花饰,时而有些盖在烧焦丝绸上的印章痕迹。因此,它们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证明奥兰多当初公务繁忙,忙着盖印和决定以不同方式系各种颜色的蝴蝶结,用大字体清晰端正地书写各种官衔,描画大写字母周围的花饰,直到午宴开始,这或许是一顿有三十道菜的午餐。

餐毕,男仆通报他的六轮马车已在门外等候,他便出发拜访其他大使和政要显贵。土耳其禁卫军士兵身着紫衣,手擎高过头顶的巨大鸵毛扇,一路小跑,在车前开路。拜访的仪式千篇一律。抵达庭院之后,禁卫军士兵上前用扇子拍打大门,大门立即敞开,现出装饰得富丽堂皇的接待大厅,厅内端坐两人,一般是男女各一。宾主相对鞠躬、行屈膝礼。在第一间大厅,只允许谈论天气。寒暄完毕天气的阴晴冷暖,大使来到另一大厅,厅里又有两人起身相迎。此处只准把君士坦丁堡作为居住地与伦敦比较;大使自然说喜欢君士坦丁堡,主人自然说,尽管未到过伦敦,伦敦却更让人喜欢。进入下一大厅,须得谈论一阵查理王和苏丹的健康。下一大厅,谈论大使的健康和主人妻子的健康,但简短一些。下一大厅,大使恭维主人的家具,主人恭维大使的衣饰。下一大厅,仆人奉上果脯,主人谦称人不得口,大使则称赞其滋味纯正。整个仪式最终以吸水烟袋和饮咖啡结束;不过,虽然吸烟和饮咖啡的招式一丝不苟,实际上烟斗里没有烟叶,杯子里也没有咖啡,因为如果都是真的,人的身体会因吸饮过度而垮掉。因为,此一轮拜访结束后,大使紧接着要去履行下一轮拜访。在其他政要的府邸,要以完全同样的顺序,重复六七遍同样的仪式,回到家里往往已是夜深。奥兰多出色地履行了这些职责,从不否认它们或许就是外交官职责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他无疑因此疲惫不堪,时常情绪消沉抑郁,晚餐时宁可独自一人,仅仅与狗为伴。不错,人们可以听到他用自己的语言和它们说话。据说,他有时会在夜阑人静之时走出家门,化装得连哨兵都认不出。他会混迹于盖勒塔桥上的人群,或在集市上溜达,或脱掉鞋子,加入清真寺朝拜者的行列。一次,在宣布他身体欠佳后,到市场卖山羊的牧人传说,他们曾在山顶遇到一位英国贵族,听到他向自己的上帝祷告。人们认为这必是奥兰多,所谓祷告无疑是高声吟诵一首诗,因为据说他仍随身携带一本标有很多记号的手抄本,藏在披风下的怀中;仆人们在门外,常听到大使独自一人时,怪声怪调地咏唱着什么。

就是凭借这类支离破碎的片断,我们力图拼凑出一幅奥兰多在这一时期生活和性格的图画。直至今日,对奥兰多在君士坦丁堡的生活,仍然存在一些无根据的流言蜚语、传说和轶闻(前面不过引了其中少数几条)。它们有助于证明,时值盛年的奥兰多有一种引入注目的力量,人们常常记住了他的引人注目,却忘记了产生这种引人注目的更持久的气质。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集俊美、血统和某种罕见的天赋于一身,我们可简单地称其为魅力。一如萨莎所说,“千万支蜡烛”在他身上燃烧,而他不必费力去点燃一支。他走起路来像只牡鹿,丝毫不必顾及腿的形状。他说话不用提高嗓门,四周就会响起银锣般的回声。于是他周围出现各种传闻。他成了无数女人和某些男人仰慕的对象。他们未必与他交谈过,甚至未必亲眼见过他,只是自己想象出一个衣冠楚楚的贵族身影,常常以浪漫的景色或日落为背景。他对穷人和不识字者,有对富人同样的魔力。牧人、吉卜赛人、赶驴人至今仍在吟唱“掷翡翠入井”的英国贵族。这无疑是指奥兰多。好像有一次,他在盛怒或狂喜之下,从身上扯下珠宝,掷入喷泉。后来,这些珠宝被侍者打捞上来。但众所周知,这种浪漫的力量往往与极端内向的气质相联系。奥兰多似乎没有什么朋友,而且就人们所知,也没有对谁产生爱慕之情。某位贵妇为接近他,不远万里从英国跑来,对他纠缠不休,但他继续孜孜不倦地履行大使的职责,以致在金角湾任大使不到两年半,查理王就表明有意提升他至同侪中的最高官职。妒忌他的人说,这是奈儿·格温忆起了他的美腿,赞美有加的结果。然而,她只见过他一面,当时还忙着为她的皇主敲榛子壳。因此,替他赢得公爵爵位的,很可能是他的业绩,而不是他的腿肚子。

此处我们必须打住,因为到了奥兰多生涯的一个重要时刻。由于奥兰多获得公爵爵位,是个闻名遐迩又争议颇多的事件,现在为描述这一事件,我们不得不尽量在烧焦的纸片和布条中间摸索寻觅。巴思勋章和公爵爵位的特许状,是在斋月的大斋结束后,随亚德里安-斯克罗普爵士指挥的快船一起到达的。奥兰多为这一时刻举办了君士坦丁堡有史以来最辉煌的盛会。那晚天朗气清,人声鼎沸,大使馆内灯火通明。此处同样缺少细节,因为大火烧毁了所有的记录,最重要的关节全都模糊不清,只留下一些令人浮想联翩的断片。不过,根据当时作为宾客在场的英国海军军官约翰·芬纳·布里格的日记,我们猜想,各国人士挤在院子里,摩肩擦背,像“桶里的鲱鱼”。布里格被挤得很不舒服,不一会儿就爬到一棵南欧紫荆树上,从那里,倒是便于更好地观察事情的全过程。当地人纷纷传言(又一次证明奥兰多激发人们想像力的神奇力量),即将出现奇迹。“因此,”布里格写道(但他的手稿遍布焦痕和窟窿,一些句子根本无法识别),“当火箭开始飞上天空,我们都感到惶恐不安,惟恐当地人会……控制……充满大家都不愉快的结果……英国的太太小姐在场,我的手握住了短弯刀。幸而,”他继续唠唠叨叨地写道,“那些恐惧当时似乎并无根据。观察当地人的举动……我断定,展现我们在烟火制造方面的技术,这一点很重要,即使只是向他们表明……英国人的优越性……的确,那景象之壮观无法描述。我发现自己一会儿赞美上帝,他允许……一会儿祝福我可怜和亲爱的母亲……遵照大使的指示,长窗全部敞开,这些长窗体现了东方建筑气势恢弘的特征,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很愚昧……;我们看到窗里是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或者说是舞台造型,英国的绅士淑女们……在表演假面剧……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但看到如此之多的同胞,雍容华贵……我感动得热血沸腾,对此我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尽管无法……我正专心致志地观察某夫人的奇怪举动——这种举动的性质就是给她所属的女性和国家带来耻辱,让人人的眼睛盯住她,当时——”不幸的是,紫荆树的一根树权突然折断,布里格中尉坠落在地,日记的其他部分只剩下他感谢上帝(上帝在这日记中举足轻重),还有伤势的轻重问题了。“)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