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丁多有暇者,以是为常。乡村务农丁少,照例每年十月初开学,腊月终罢。各父兄务隆待师之礼。岁晚罢馆,父兄帅子拜送,各申待师之敬。四时无事不许轻至社学,求师请对。其束修务从俗加厚。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有司以礼待送。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若待之不以礼及有始无终者,必罚。
为师者崇四术以教诸生,乡约会日,则举行焉。
一曰书。
凡社学,置签筒。乡约会日,讲书一章,须有关风化者。先生讲毕,抽签,诸生以次出讲。俱用正音。约众端坐拱听,毋得诘问讥笑。若讲《小学》、《日记故事》,亦如之。若律令、《大诰》、《教民榜》,则许诸人请益。
二曰诗。
叁曰礼。
凡社学,置文公《家礼》,礼器、祭器,如叁加缁布等冠,香案、祝版、酒注、杯盘之类,并楷书《四礼条约》揭于壁。乡约会日、行冠昏等礼毕,许各父兄质问,教读逐一讲解。丧礼难习,有丧来问者,宜考究示之。
四曰乐。
凡社学,置乐器,备八音,略如释奠之数。乡约会日。或击鲁薛鼓之半以习投壶;或击鲁薛鼓之全以习射仪;或习弹琴;或习吹笙;或审音于言,如宫舌居中、商口开张之类;或审音于听,如凡听宫如牛鸣窦中,凡听商如离群羊之类;或调声诗以比琴瑟,或讲究律吕大指。皆可。如有年长不习举业、愿来学乐歌诗者,许与诸生同事。
凡诸生有善者,直月书于善籍父兄名下,待祭社,会乡老约众共以叁物推举之:一曰性行,二曰经义,叁曰才能。有司取入儒学,则具以名闻。中选多者,免为师之人杂泛差徭,生员则优以廪膳。既入儒学而以学荒行亏见出者,罪其师。
右件出明道程子《文集》、东莱吕氏《学规》及见行礼部学政,参用昆山魏氏、泰和欧阳氏社学条约而润色之。倘肯遵行,必能正风俗,得贤才,而唐虞叁代之治因可复也。在城大馆器用,有司宜各措办。若闾巷荒僻,不能尽如制者,亦宜窃取其意,务行于乡,使风化有所禆益。
教读任一乡风化,与约正等公选于众,推年高有德者,每里一人,类送在城四隅大馆,转闻有司,点作该图乡老,使专一在乡听讼管仓。别无可推,则约正、约副内一人为之。又选其次者一二十人为众乡老。开馆之日,楷书《谕俗》六条、《劝民》二事及《四礼条件》,皆正句读,使之传写,各分投劝谕,深山穷谷必至,务多方以化导之。谕俗六条:一曰教子弟以兴礼义,二曰禁火化以厚人伦,叁曰辟异端以崇正道,四曰敦朴俭以保家业,五曰息争讼以免刑罪,六曰化愚顽以息盗贼。劝民二事:一曰劝农,二曰劝孝。
◎谕俗文
某府州县某处社学为谕俗事:遵奉钦差巡抚、巡按、分守分巡提学道各上司明文,除遵依外,窃以人才之贤否系于风俗,风俗之美恶在于渐摩。近见得本省系古南越,地称邹鲁,民杂华夷,文献固有源流,淫邪尚当洗涤。与其治于为恶之后,不若化于未恶之先。况民秉彝,本乎天性,好善恶恶,皆出自然。奈何闾阎有便安之习,教化无切实之功,相染为风,遂成弊俗。苟不晓谕丁宁,何以转移变化?上司深爱尔民,做好人,干好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守本分业,为太平民,不犯刑条,何等快活!不致祸败,何等安康!今乃愚信邪奸好讼,强凌弱,众暴寡,淫侈耗财,放纵败家,伤伦乱俗,有伤风教。今上司钦奉敕谕,兴复民间社学,训教童蒙,以为育才之本。其民间一切故弊有碍敕例教法者,悉行禁约区处。合先晓谕汝四民,毋得有违。违者送官问罪,定不敢恕。所有谕目禁约,开示于后:
●教弟子以兴礼义
民生有欲,非教不善。方今圣明在上,礼乐大兴,兹欲一道德,同风俗,必当后刑罚,先教化。然学有大小始终,今社学之设,所以正其始于先。于是教以大人之学,斯可成其终于后。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十四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之教,不专于念书对句,务要教其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习礼乐,养性情,守教法,禁游逸,远玩好,戒骄纵。如此教之,斯可变化气质,为大学之基本。今人空教子弟念书对对,念得对得,固是子弟聪明,但不知子弟情性何如,气质何如,事亲何如,交友何如。手不执洒扫之事,身不习趋事之劳,耳不闻正乐,目不见正礼,随子弟自家资质做去,多有率意妄行、习与性成、恶人同归者也。至于入大学之时,气习已深,不复自知其非,所以陷于一偏而不能有成者众矣。其间有能成者,亦资质之美而已。故圣人有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立学之后,不论文武贫富之家,皆一体遵依《社学教条》,毋得违悖。
一,立学之后,汝四民如有能从教化,朴实尚义,好诗好礼,善处彝伦,能和乡里,笃教子孙,足为一乡敬信者,许里中老而有德者告于社学之师,访问得实,书于扬善簿内,以待上司查考,以礼褒劝。
一,父兄如有故违不送子弟入社学者,上司定行提问坐罪。
●禁火化以厚人伦
孝顺父母,是我太祖高皇帝亲口教诏汝民第一件好事。父母当初生我,爱我如金玉,痛我如肺肝,子一有病,祈天祷地,问卜求医,废寝忘飡,惟恐子身不安。子或汤烂火伤,即抚胸涕泪。爱子之心,人人如此。为人子者,以父母爱我痛我之心去爱痛父母,何患不能孝顺乎?今于父母生时触怒得罪,可杀可剐,父母死日即火烧路弃,可痛可伤。此固久安之陋习,亦由有等师巫谬彰邪说,惑乱民心,以西天为极乐,火化为归仙。不知西天是夷鬼之地,父母何居?火化乃炮烙之刑,父母何罪?不思爱痛深恩,顾乃以仇报德,既煎熬其骨肉,必飘散其神魂。日后虽有思亲之时,祭之不享,哀之无益,禽兽同归,天人共怒,家道凶亡,子孙衰替,皆本于此。自今以后,切须听我教诲,生时尽心孝顺,死后随力葬埋。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见也。贫者穴土藏棺,存礼而已。不许轻信风水祸福之说,及兴发某房之说,停藏父母至数十年不葬,以致尸棺暴露,鸦飡狗食,伤害天和,变生瘟疫,惜哉痛哉!晓谕明白,听者省之。
一,民间有义举助丧及周恤患难孤幼者,里人当报于社学师,书于簿内,待上司查赏褒劝。
一,未葬者,限一月葬毕。违者里甲邻人族长呈送本县问罪。如过限不呈,上司访出,一体治罪。
●辟异端以崇正道
禁止师巫邪术,律有明条。今有等愚民,自称师长、火居、道士及师公、师婆、圣子之类,大开坛场,假画地狱,私造科书,伪传佛曲,摇惑四民,交通妇女。或烧香而施茶,或降神而跳鬼。修斋则动费银钱,设醮必喧腾闾巷。暗损民财,明违国法。甚至妖言怪术,蛊毒采生,兴鬼道以乱皇风,夺民心以妨正教。弊固成于旧习,法实在所难容。尔等愚昧小民,不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且如师巫之家,亦有灾祸病死,既是敬奉鬼神,何以不能救护?士夫之家不祀外鬼邪神,多有富贵福寿,若说求神可以祈福免祸,则贫者尽死,富者长生,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今我皇上一新政化,大启文风,淫祠既毁,邪术当除。汝四民合行遵守,庶人祭先祖之礼,毋得因仍弊习,取罪招刑。
◇禁约之后,师长、火居、道士、师公、师婆、圣子、尼姑及无牒僧道各项邪术人等,各赴府县自首,各归原籍,别求生理买卖。故违者,上司定行拿问如律。
◇民家只许奉祀祖宗神主,如有私自奉祀外神、隐藏邪术者,上司访出问罪,决不轻恕。
●敦朴俭以保家业
夫四民之家,有千金之产者,有一金之产者。奢者以千金而不足,俭者以一金而有余。何也?奢者勉强随人,妄用无节,口好肥,身好懒,骄淫奸盗由此而至,所以虽有千金,亦必至于穷困。俭者随分守己,节用省事,减嗜欲,务勤俭,循理避祸,不至丧败,所以一金之家,反能长久而不困穷。今之四民,每每聘礼则虚张仪物,嫁女则多耀奁妆,设酒则将无作有,斗胜则借假为真,只取一时好看,不思日后有无,此愚伪之俗,祸败之机也。何不反奢从俭,以图长久受用,不致眼下穷忙!古人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此言极有理。愿尔民思之念之,无贻僭侈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