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里煮着羚羊肉,挂钩上烤着整只小犀牛,这时候探险家们忙着整理一天来的大量收获。
他们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光线减弱了,色彩也变得比平时更红了。他们抬头观看,想弄清这一现象的原因。他们确信天空是万里无云的,是普洛托本身暗淡无光,半个圆面上出现了许多大黑点。
随着光线的减弱,温度也开始下降。这一天背荫处为二十八度。气温下降倒是好事,但光线减弱却使他们不安。
“如果普洛托马上熄灭了怎么办呢?”格罗麦科问道,因为在吃晚饭的时候他确定光线在继续减弱,圆面上的大黑点在增多。
“难道我们会突然感到一片漆黑,随后极地的酷寒就会逐渐到来吗?”帕波奇金补了一句。
“而我们的寒衣还远在北边的厚毡帐篷里呢!”马克舍耶夫大声地叫了起来。
“我想,光线的减弱只是暂时的现象,”卡什坦诺夫说。“根据发红光和出现大量黑点来判断,普洛托确实已处在它燃烧的后期。可是这段时间还将持续几百年、几千年呢。我们在宇宙空间观察到的类似普洛托的星球有些也逐渐失明,濒于熄灭,可是后来又突然大放光明。在星体中,热能的储量还极大,虽然外壳的表面,由于冷却而出现我们看到的黑点,但内部的热还能一次又一次地爆发,并把外壳熔化掉。星体是不会一下儿就熄灭的,”
“不过普洛托也可以由于氧气不足而熄灭,要知道,它所需要的氧气,当然是来自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而且只能是通过极地的洞口进来的。”
“但也不见得,要是那样,普洛托在它燃烧着的几百万年间早就会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全部烧完啦,地球上的居住者岂不早就在氮气中同归于尽了吗。对于宇宙间星体的燃烧过程,我们知道的实在太少,也可能那种燃烧过程与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可能它们所需要的氧气是其他化学元素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近年来发现的关于镭的衰变的概念,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从前的看法。从前人们认为这些元素是永恒不变的,并认为这是无可争辨的真理。”
“总之,在普洛托尼亚每生活一天,我就愈加相信哈姆莱特的那句名言,‘朋友霍拉旭,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的哲人所没有梦想到的①。’”格罗麦科说罢,建议大家趁这黑夜和阴凉快躺下睡觉。
【①见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第33页。——原注】
森林中的动物界也同样感到了自然界中出现的异状。鸟雀沉默了。野兽惊恐的嚎叫声代替了鸟雀的歌唱和唧唧声。“将军”也时而抬头哀鸣。
可是探险家在帐篷前燃起篝火,毫不理会这些叫声。他们只顾埋头睡觉,睡得比平日时间长得多。
他们一觉醒来,天色仍然阴沉沉的,一切都笼罩在暗红的霞光之中。普洛托上布满了大量的黑点,光的强度减弱了十分之九。树叶和青草,如同这黯淡的天空,也显得近乎黑簇簇的,四周万籁俱静——无论是鸟雀、野兽,还是昆虫,都毫无生气。只有风儿穿梭在树叶间,偶尔发出沙沙的响声。在这一片寂寞中隐藏着某种凶兆。
大家经过商量,一致认为,在这昏暗中,沿着两岸都是树林的陌生河道行船是十分危险的。树林中有各种各样的猛兽,随时可能遭到袭击。张了风篷的小船很容易搁浅,或是撞上多枝的树梗,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要是一连几个星期,几个月都这样昏暗怎么办呢?”格罗麦科问道。“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我们的粮食也只够三四天吃的。”
“你真是个怪人,”卡什坦诺夫答道,“怎么现在就杞人忧天起来了呢!让我们再等一二天,到那时再来考虑,是进还是退。”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修理船只,制作竹筏,宿营地还有许多事要做,”马克舍耶夫说。“船已经漏水了。”
大家都同意这个建议,就在篝火的亮光下开始工作起来了。
他们修了船,锯倒了一些长在树林